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49篇 |
免费 | 515篇 |
国内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2篇 |
废物处理 | 72篇 |
环保管理 | 170篇 |
综合类 | 1005篇 |
基础理论 | 311篇 |
污染及防治 | 493篇 |
评价与监测 | 92篇 |
社会与环境 | 95篇 |
灾害及防治 | 6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108篇 |
2021年 | 97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83篇 |
2018年 | 90篇 |
2017年 | 111篇 |
2016年 | 114篇 |
2015年 | 119篇 |
2014年 | 139篇 |
2013年 | 176篇 |
2012年 | 148篇 |
2011年 | 154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104篇 |
2008年 | 105篇 |
2007年 | 106篇 |
2006年 | 77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58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892.
893.
近20年来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定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黑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实施后(即2000年以后),流域干流中游地区用水量在时空上进一步受到限制。为此,研究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力,尤其是黑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①研究区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1985-2000年,耕地、林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逐渐增加,而草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不断减少,2000-2005年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逐渐增加,而草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不断减少;②黑河流域干流水量统一调配以来,一方面研究区可用水量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研究区耕地短时间增加较快,研究区生态环境有退化的迹象,草地、林地、水域面积呈现减少趋势,变化率分别为2.14%、7.36%和3.69%;③1985-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呈现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之间的相互转换,草地转为耕地,2000-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呈现未利用土地转为耕地,草地和耕地之间相互转换;④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以甘州区变化最大;⑤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社会经济因子,包括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等,2000年黑河流域水量统一调配以后,中游可利用水量的约束直接影响着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 相似文献
894.
当今世界全球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全球双边/区域贸易协定的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贸易自由化在促进经济扩张的同时,也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污染排放。因此需要建立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及时跟踪反馈,有针对性地引导中国出口方向的转变和进口水平的提升,为落实后续的监督管理,以及我国在贸易协定谈判或协定升级谈判中处理贸易与环境问题提供决策建议。在国内外已普遍开展贸易协定环境影响预评价并忽略后评价的背景下,本文选取工业行业大气污染排放作为指标,通过整合现有的贸易协定对经济影响测算的因素剥离方法以及经济对环境影响测算的环境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初步构建贸易协定对我国工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后评价模型。建议下一步:建立贸易协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评估;积极跟踪并参与国际贸易谈判,适时向商务部门提出打造绿色贸易的建议;加强环境与贸易领域能力建设,提升我国应对环境与贸易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95.
Food and Environmental Virology - Oysters are major transmission vectors of noroviruses (NoVs) in the environment. Outbreaks of NoVs a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consumption of NoV-contaminated... 相似文献
896.
沈阳市运河和细河为典型人工河渠,对其污染特征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历年的整治措施和效益进行了评述,针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对人工河渠未来的建设目标和对策进行展望,本文侧重论述了城市相关排污因素对人工河渠的影响以及必然经历的整治进程,对于生态城市水系建设和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点进行了概述分析。 相似文献
897.
理论分析和生产实践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是很小的 ,而板材相对厚度是影响单位厚度上冲裁力的主要因素。当材料性能等其它条件一定时 ,冲裁力随着板厚的增大而增大 ,但单位板厚上的冲裁力则随着板厚的增加而减小。在有限元模拟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计算冲裁力的新方法 ,对揭示剪切加工机理及正确确定冲裁力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98.
基于2007—2016年东北三省地级市面板数据,结合夜间灯光指数核算地级市碳排放,运用基尼系数、莫兰指数、热点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了不同环境规制对东北三省地级市碳排放的空间效应.结果发现:①区域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碳排放的热点区域在相邻地区发生转移,且都有排放中心区域,研究时段内,碳排放在空间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负增长区域较少.②命令型、经济型和自愿型3种环境规制强度在空间上趋向于更加平衡化的方向发展,存在空间分异性.③自愿型环境规制主要通过直接效应降低碳排放,命令型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溢出效应降低碳排放,而经济型环境规制则通过总效应对碳排放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政府环保部门应促进命令型环境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提高经济型环境规制的有效性刺激技术更新,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实行绿色发展模式,以实现\"波特假说\"的目标. 相似文献
899.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