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8篇 |
免费 | 534篇 |
国内免费 | 14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3篇 |
废物处理 | 113篇 |
环保管理 | 162篇 |
综合类 | 1095篇 |
基础理论 | 374篇 |
污染及防治 | 598篇 |
评价与监测 | 97篇 |
社会与环境 | 66篇 |
灾害及防治 | 6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90篇 |
2022年 | 147篇 |
2021年 | 111篇 |
2020年 | 87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80篇 |
2017年 | 94篇 |
2016年 | 127篇 |
2015年 | 125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182篇 |
2012年 | 146篇 |
2011年 | 155篇 |
2010年 | 119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102篇 |
2007年 | 113篇 |
2006年 | 76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填料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种填料进行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通过出水COD、NH4+-N等指标的测定以及生物膜的扫描电镜观察,考察了运用不同填料时SBBR的污染物去除情况和生物膜的长势,以期筛选出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填料。结果表明,3#、4#SBBR(分别选用组合填料和碳素纤维填料)的DO、pH波动幅度均相对较小,比1#、2#SBBR(分别选用立体网状填料及海绵填料)更加稳定;4#SBBR的COD去除效果最好,水力停留时间仅需5h,3#SBBR的COD去除效果其次,所需水力停留时间为6h,而1#、2#SBBR在运行8h时也无法将COD完全消化;3#、4#SBBR出水的NH4+-N、TN去除效果均高于1#、2#SBBR;采用4种填料的SBBR的生物膜长势优劣情况为碳素纤维填料>组合填料>海绵填料>立体网状填料;碳素纤维填料及组合填料在受到进水负荷冲击后,能相对较快适应环境,且填料上的微生物活性较高,较适合运用于中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992.
993.
为研究猪粪堆肥中铜锌与腐殖质组分的结合竞争,以猪粪和秸秆为堆腐原料,进行了为期36 d的好氧堆肥实验,研究猪粪堆肥过程中腐殖质组分(胡敏酸和富里酸)、胡敏酸结合态铜锌、富里酸结合态铜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堆肥结束后,腐殖化程度提高,胡敏酸碳含量增加394.4%,富里酸碳含量降低64.9%,腐殖化指数从0.24增加到3.33;随着堆肥的进行,胡敏酸结合态铜锌含量分别增加394.3%和56%,而富里酸结合态铜锌含量分别下降17.5%和28.4%;相关分析表明,胡敏酸结合态铜、富里酸结合态锌与胡敏酸、富里酸碳含量及腐殖化指数均成显著相关(P<0.01);堆肥过程中,胡敏酸结合态铜与富里酸结合态铜之比大于1,而胡敏酸结合态锌与富里酸结合态锌小于1,另外,胡敏酸中的Cu/Zn大于1,而富里酸中的Cu/Zn小于1,表明在腐殖质中铜主要与胡敏酸结合,而锌主要与富里酸结合。研究揭示了猪粪堆肥中重金属铜锌与不同腐殖质组分的结合竞争关系,为畜禽粪便堆肥土地利用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电子废物含有大量的金属、塑料和阻燃剂等物质,如果处理不当,电子废物将向环境排放种类繁多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电子废物处理所致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已经开展了不少相关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几个电子废物处理处置典型地区。本文对近5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综述,内容涉及电子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污染物,电子废物处理处置活动所致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的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以及电子废物处理处置活动对动植物和人体的污染风险等,并提出将来关于电子废物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土柱模拟实验研究含水层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缓冲能力及其在不同氧化还原带中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污染的加重,沉积物的氧化容量(OXC)减小,而还原容量(RDC)升高.在未受污染的沉积物中,Fe3+是OXC的主要组成,约占OXC的70.5%;TOC是RDC的主要组成,约占RDC的98.7%.在厌氧环境中大部分无定型态和部分晶体态Fe3+被还原,还原产物主要以FeCO3和FeS形式沉淀;在产甲烷带/硫酸盐还原带和铁还原带中,Fe2+的沉积使得可离子交换态Fe2+含量由原样中的0.5%分别升高至3%和1.84%.因此Fe3+是含水层中主要的氧化还原缓冲剂,Fe3+还原、Fe2+沉淀和Fe2+的离子交换等作用大大减小了厌氧渗滤液污染羽的扩展,对进入含水层的还原性污染物有重要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应用BIOLOG实验技术,结合土壤和植物的相关指标,对广东省大宝山矿山周边多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代谢方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活性:粉煤灰>石灰>白云石>对照,其中粉煤灰对提高多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多样性有显著效果;种植麻疯树后土壤微生物活性也发生变化,结果为:白云石>石灰>粉煤灰>对照,白云石和麻疯树联合使用修复效果更显著;白云石可以刺激根系分泌L-丝氨酸、4-羟基苯甲酸、L-精氨酸、D-纤维二糖、β-甲基—D-葡萄糖苷、D-甘露醇、D-半乳糖醛酸等碳源;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对糖类、其它类、氨基酸类和胺类等碳源利用能力强的,能促进麻疯树生长并抑制对重金属的吸收. 相似文献
999.
通过水热共沉淀法制备了Mn1-yNiyOx复合氧化物催化剂(y=0.1~0.5),考察掺杂Ni对Mn基氧化物在甲苯燃烧中的影响,在获得最优锰镍比例后,对其热稳定性与耐久性进行测试,然后通过XRD、N2吸脱附、SEM、H2-TPR以及XPS对其物理结构和氧化还原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n和Ni在甲苯吸附和活化中产生相互作用,生成更多的Mn4+以及表面吸附氧,提供大量的反应活性位点,增强了催化氧化性能.Mn0.8Ni0.2Ox在甲苯催化燃烧中表现出的催化性能最好,其热稳定性与耐久性也表现优异,与MnOx在甲苯催化燃烧中相比,其T50、T90分别下降12和11 ℃,在238℃即可将甲苯完全氧化,并且碳平衡值约为99%,无二次污染产生,该研究成果可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催化燃烧提供更好的方式和材料. 相似文献
1000.
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之一N2O的部分来源尚不清楚,以前认为只有土壤微生物过程是N2O的生物源,本文则旨在证明自然状态下植物也是N2O的排放源.采用同步空气样品采集装置和气相色谱仪观测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空气N2O的垂直分布特征,发现林冠或其附近处出现高N2O浓度,高N2O浓度比同一时刻其他高度处的正常N2O浓度高3.03%~64.9%,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在林冠高度处的高N2O浓度和树干高度处的正常N2O浓度同时存在的现象证明了植物向外排放N2O,即植物自身在自然状态下是N2O的一个排放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