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6篇 |
免费 | 105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8篇 |
废物处理 | 27篇 |
环保管理 | 57篇 |
综合类 | 200篇 |
基础理论 | 80篇 |
污染及防治 | 95篇 |
评价与监测 | 15篇 |
社会与环境 | 11篇 |
灾害及防治 | 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3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Binghui Zheng Xiaolei Liu Rui Guo Qing Fu Xingru Zhao Shanjun Wang Sheng Chang Xing Wang Mengjiao Geng Guang Yang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7,29(11):97-109
In this work, a method was developed and optimized for the analysis of polyfluoroalkyl and/or 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 content in surface water and sediment samples with high instrumental response and good separation. Surface water and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Yangtze River Delta(YRD)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rfluoroalkyl carboxylic acids(PFCAs), perfluoroalkane sulfonic acids(PFSAs), perfluoroalkyl phosphonic acids(PFPAs), perfluoroalkyl phosphinic acids(PFPiAs), and polyfluoroalkyl phosphoric acid diesters(di PA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PFCAs and PFSAs in YRD varied from 31 to 902 ng/L. PFCAs(≥ 11 carbons) and PFSAs(≥ 10 carbons atoms) were not detected in any surface water samples.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all PFCAs and PFSAs in surface water from the sampling areas decreased in the following order:Yangtze river(191 ng/L) ≈ Taihu lake(189 ng/L) Huangpu river(122 ng/L) ≈ Qiantang river(120 ng/L) Jiaxing urban river(100 ng/L). Strong significant(p 0.05)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many of the compounds were found in the sampling areas, suggesting a common source for these compounds. Only 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 was observed in all sediment samples, at concentrations varying from 0.02 to 1.35 ng/g. Finally, detection rates of two di PAPs were only 8% and 10%, respectively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di PAPs was two to three times lower compared to PFCAs and PFSAs. 相似文献
62.
耿德山 《安全.健康和环境》2012,12(3):41-43
介绍了金属软管在码头装卸船管路系统中的作用,并结合散装液体危化品浮式码头的实际,深入探讨了码头金属软管的失效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对提升金属软管的安全服役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3.
64.
65.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国土空间底线管控:“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新时代下的空间规划体系对国土空间底线管控提出了明确要求,“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是底线思维的体现。研究“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在国土空间底线管控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二者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体现,构建二者的联动方式,服务于国土空间底线管控及治理的全过程。“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共同组成底线管控的两个阶段,前者是开展底线管控的基础,后者是底线管控的路径和手段,两者皆是生态文明新时代下国土空间规划底线管控的重要工具,需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基础加强两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6.
67.
天然藻类吸附重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存在耗能高、运行成本高及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等诸多劣势;而天然海藻由于其来源广、产量大,在处理重金属废水方面存在较多的优点。介绍了藻类处理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背景、现状,阐述了藻类处理重金属的优点、机理,重点介绍了海藻处理废水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海藻处理废水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8.
深入研究辽河三角洲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其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0~2020年辽河三角洲7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当量因子系数修正法建立估算模型评估ESV,综合分析研究区ESV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究ESV驱动影响因素与机制.结果表明:①1990~2020年辽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大部分为耕地,30年间林地、湿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呈上升趋势,耕地面积基本无变化.②辽河三角洲ESV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整体呈现出西南部价值高,东北部价值低的空间分异规律.③辽河三角洲地区的所有土地利用类型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ESV缺乏弹性.④辽河三角洲ESV具有空间正相关性,整体而言,辽河三角洲以HH和LL聚类为主,HL聚类多分布在LL聚类边界处,LH聚类分布在HH聚类周围,少量分布在LL聚类周围.⑤辽河三角洲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的影响因子中,DEM对ESV的影响最小,HAI对ESV影响最大,其次是GDP,所有影响因子的交互结果对ESV空间分布的影响均具有增强作用,其中HAI和降水量的交互作用最强,达到了 95.58%. 相似文献
69.
耿玉国 《安全.健康和环境》2014,(1):30-33
分析了辛醇异丁醛装置化工异味来源,介绍了通过技术改造、回收利用、生物除臭等方法消除化工异味的成功经验,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