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6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772篇
安全科学   190篇
废物处理   107篇
环保管理   162篇
综合类   1275篇
基础理论   315篇
污染及防治   493篇
评价与监测   92篇
社会与环境   98篇
灾害及防治   1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程学文  莫馗  王珺  张宾  侯秀华 《化工环保》2016,36(6):641-645
以初步驯化后的絮状污泥作为内循环(IC)反应器的接种污泥,厌氧处理甲醇制烯烃(MTO)废水(COD大于50 000 mg/L、TOC大于10 000 mg/L),以高负荷、高进水浓度方式培养颗粒污泥,考察了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废水处理效果及污泥性状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IC反应器的进水COD容积负荷可达29.0 kg/(m~3·d),COD和TOC去除率可稳定在96%以上;在污泥培养阶段,废水升流速率宜采用0.4~0.6 m/h;在颗粒污泥未成熟时废水升流速率不宜提高过快,而在颗粒污泥成熟后,废水升流速率可在一定范围内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982.
2019年秋季和2020年春季在大亚湾海域开展了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调查要素包括水温、盐度、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无机氮(DIN)、磷酸盐(DIP)、叶绿素a等。秋季DIN和DIP平均浓度分别为(5.00±3.36)、(0.31±0.56) μmol/L,春季分别为(3.12±1.97)、(0.13±0.05) μmol/L,春季DIN和DIP含量低于秋季。秋、春季DIN和DIP高值区均位于淡澳河入海口、哑铃湾和范和港湾口以及渔业养殖和港口交汇海域,且呈现自湾顶至湾口逐渐减小趋势,主要受入海径流、外海水入侵、渔业养殖、污水排放等多重因素影响。大部分海域处于贫营养化状态,仅湾顶局部海域为中度富营养化水平。春季叶绿素a平均值为(2.10±1.07) μg/L,大于秋季[(0.83±0.54) μg/L],秋、春季叶绿素a空间分布大体与营养盐相同,即湾顶高,湾中和湾口逐渐降低,秋、春季N/P平均值分别为30.52±20.09和26.68±17.70,湾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限制因子为磷,湾口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氮。  相似文献   
983.
针对草浆造纸中段废水 ,进行了ABR、SBR及ABR SBR组合处理工艺的研究 ,结果表明 :ABR的HRT为 6h时 ,废水可生化性由 0 2— 0 2 5增加到 0 4— 0 5 ;SBR最佳HRT为 8h ,单独运行 ,COD去除率 6 5 %左右 ;ABR SBR组合工艺中SBR处理效果明显提高 ,COD去除率达 80 %左右 ,且组合工艺处理效果好 ,COD和BOD5去除率达 90 %左右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相似文献   
984.
黄土固化处理是解决黄土地区建筑地基变形与沉降问题的有效途径。选取活性MgO、粉煤灰和水泥3种不同类型固化剂,通过开展不固结不排水直接剪切试验,研究固化剂掺量、类型和养护龄期等因素对黄土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MgO可显著提高黄土抗剪强度;随着活性MgO掺量和养护龄期增加,固化黄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先增加后减小,在6%掺量和14 d养护龄期附近达到峰值;粉煤灰掺入可有效改善活性MgO固化黄土抗剪性能,尤其对黏聚力提高效果明显,随着养护龄期和固化剂掺量增加,固化土抗剪强度不断增大;水泥固化黄土抗剪强度随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呈现类似增长规律。活性MgO-粉煤灰等3种材料可提高固化黄土抗剪强度,MgO-粉煤灰效果最优,单掺活性MgO次之,二者均优于水泥。  相似文献   
985.
在乌鲁木齐市南、北设置2个采样点,从2011年3-12月采集可吸入颗粒物(PM2.5、PM2.5-10)样品,分析了美国环境保护署优控的13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采用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乌鲁木齐市大气PM2.5、PM2.5-10中PAHs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科学院站PM2.5中13种PAHs的总质量浓度平均值为247.2ng/m3,变动范围为1.14~2 113.33ng/m3;新大站PAHs的总质量浓度平均值为240.84ng/m3,变动范围为4.96~1 359.41ng/m3。而科学院站PM2.5-10中13种PAHs的总质量浓度平均值为57.78ng/m3,变动范围为1.18~519.87ng/m3;新大站的总质量浓度平均值为49.18ng/m3,变动范围为1.38~412.52ng/m3。比值法分析结果表明,所采集样品的2/3来自煤和生物质的燃烧排放;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结果表明,采暖期汽油和煤源对PM2.5中总PAHs的贡献率为46%,而非采暖期混合源的贡献率高达85%。采暖期汽油和柴油源对PM2.5-10中总PAHs的贡献率为66%,而非采暖期混合源的贡献率为78%。  相似文献   
986.
研究了添加生物质炭对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土壤中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受试天然土壤中添加不同量的生物质炭,土壤对BDE-47吸附能力的变化程度也将不同,当生物质炭添加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以下时,随着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土壤对BDE-47吸附能力的提高程度越明显,BDE-47的解吸滞后性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生物质炭添加量为0.1%、0.5%时,土壤单点分配系数分别为原土壤的0.98~1.39、1.02~1.50倍;当生物质炭添加量为1.0%、2.0%时,土壤单点分配系数分别为原土壤的1.44~1.68、3.25~3.27倍;生物质炭添加量为1.0%时,BDE-47的解吸滞后性最显著。  相似文献   
987.
通过监测西安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探讨饮料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COD去除率、沼气组分、氢分压、出水挥发性脂肪酸、产甲烷活性以及污泥形态。结果表明,UASB反应器对饮料废水中的COD去除率达到84.55%,产生的沼气中甲烷组分含量高达74.5%。反应器内的氢分压仅2.5 Pa,为水解发酵和产氢产乙酸过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UASB反应器中污泥具有较高的产甲烷活性,以乙酸、丙酸和丁酸为基质时,最大比产甲烷活性分别为407.14、331.74和241.27 m L CH4/(g VSS·d)。UASB反应器中的污泥形态主要为絮状,甲烷菌中的优势菌为甲烷丝菌,同时存在少量甲烷杆菌。针对该厂UASB反应器中污泥的现状,提出了影响颗粒化的因素和控制措施,为后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88.
洗毛废水是洗毛生产工艺排出的兼具高COD、高悬浮固体浓度、高色度、难固液分离等典型特征,且对环境存在潜在污染的一类工业废水。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预酸化条件下,生物沥浸技术对洗毛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洗毛废水经预酸化至p H 5.5、营养剂浓度≥4 g/L、回流比例为1∶1的情况下,3个批次实验内复合菌群生物沥浸过程稳定,洗毛废水能够很好地完成生物沥浸过程。反应结束后体系p H稳定在3.0左右,COD去除率高达90%以上,色度由原来的1 875倍降到20倍,沉淀中油脂去除率高于65%,且比阻降低至原来的0.2%~0.3%。而在对照处理中,体系p H值稳定在8.0左右,COD去除率小于10%,油脂去除率不足10%,洗毛废水比阻仅降低20%。因此,采用预酸化及生物沥浸作用有利于洗毛废水酸化处理的连续运行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9.
TiO2纳米材料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光催化纳米材料之一。但TiO2通常只在紫外光下具有光催化活性,严重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范围。光敏化作用以及配合物-金属电子转移等途径可将TiO2的光响应范围拓展到可见光区域,成为TiO2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光敏化作用和配合物-金属电子转移等方法在TiO2可见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进一步扩大TiO2的实际应用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0.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movement within the environmental industry to develop more sustainable approaches i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These have generally included carbon footprint analysis, life cycle assessment, and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reduce the overall net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impacts of investigation and remediation activities. One of the foundational reasons net environmental impacts are currently evaluated is to identify and, subsequently, reduce contributions to climate change, primarily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While this trend toward sustainability and reduction in impact to the global environment is both important and admirable, the approach to remediation design and long‐term planning now needs to evolve further to better incorporate climate resilience into sustainable remediatio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designing remediation solutions that account for the projected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s well as have the capacity to adapt to changing conditions. As a global population, we are now beyond the point of being able to prevent climate change and instead need to plan for adapting to it. In remediation,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create both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which should be considered during remedial design and long‐term planning. Responsible parties may see the push for—and management of—these considerations through their internal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 The authors of this paper propose a simple framework for climate adaptation and resilience evaluations and plan development for remediation projects. ©2015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