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26篇 |
免费 | 217篇 |
国内免费 | 106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7篇 |
废物处理 | 158篇 |
环保管理 | 248篇 |
综合类 | 1498篇 |
基础理论 | 653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1333篇 |
评价与监测 | 119篇 |
社会与环境 | 96篇 |
灾害及防治 | 1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166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81篇 |
2019年 | 82篇 |
2018年 | 117篇 |
2017年 | 138篇 |
2016年 | 174篇 |
2015年 | 218篇 |
2014年 | 231篇 |
2013年 | 301篇 |
2012年 | 273篇 |
2011年 | 248篇 |
2010年 | 178篇 |
2009年 | 218篇 |
2008年 | 206篇 |
2007年 | 183篇 |
2006年 | 175篇 |
2005年 | 117篇 |
2004年 | 94篇 |
2003年 | 119篇 |
2002年 | 106篇 |
2001年 | 88篇 |
2000年 | 89篇 |
1999年 | 97篇 |
1998年 | 115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62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Fang GC Lo CT Huang WJ Wu YS Huang JH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11,181(1-4):273-289
The main purpose for this study is to observe the seasonal and month variations for particulates-bound mercury Hg(p) in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SP) concentration, dry deposition at five characteristic sampling sites during years of 2009-2010 in central Taiwa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st and lowest monthly average particulates-bound mercury Hg(p) concentrations in TSP were occurred in Dec. and Oct. at Gao-mei (wetland), Chang-hua (downtown) and He-mei (residential) sampling site.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st and lowest monthly average particulates-bound mercury Hg(p) dry deposition was occurred in Feb. and Oct. at Quan-xing (industrial) sampling site. This study reflected that the mean highest particulates-bound mercury Hg(p) concentrations in TSP and mean highest particulates-bound mercury Hg(p) dry deposition were occurred at Gao-mei (wetland) and Quan-xing (industrial). However, the mean lowest particulates-bound mercury Hg(p) concentrations in TSP and mean lowest particulates-bound mercury Hg(p) dry deposition were also occurred at Gao-mei (wetland). Regarding seasonal variation, the order of mean-particulates-bound mercury Hg(p) concentrations in TSP in winter and spring were Gao-mei (wetland) > Quan-xing (industrial) > Bei-shi (suburban/coastal) > Chang-hua (downtown) > He-mei (residential). Finally, the order of mean-particulates-bound mercury Hg(p) dry deposition in fall, spring and summer were Quan-xing (industrial) > Bei-shi (suburban/coastal) > Chang-hua (downtown) > He-mei (residential) > Gao-mei (wetland). 相似文献
712.
713.
污水处理厂出水中雌激素活性物质浓度与生态风险水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再生水在环境和景观水体利用中,由微量有毒有害污染物,特别是内分泌干扰物引起的长期生态风险备受关注. 以再生水生态风险控制为目的,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再生水)中雌激素活性物质浓度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归纳了8种雌激素活性物质的出水浓度水平,比较分析了各物质的雌激素活性和生态风险. 结果表明:8种物质的质量浓度分布在ng/L~μg/L,其中ρ(类固醇)最低,为nd~50 ng/L;ρ(酚类)及ρ(酞酸酯类)主要在μg/L水平,个别高达40 μg/L. 雌激素活性分析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出水(再生水)中3类雌激素活性物质的雌激素活性和生态风险顺序均为类固醇物质>酚类物质>酞酸酯类物质. 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厂应优先控制乙炔基雌二醇(EE2)、雌酮(E1)和雌三醇(E3)等3种雌激素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714.
715.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杀螨剂克螨特、霸螨灵及其混剂速霸螨(霸螨灵:克螨特=1:3)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克螨特、霸螨灵及其混剂对土壤的呼吸作用均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各浓度处理对土壤呼吸作用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统计分析表明霸螨灵、克螨特及其混剂各浓度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没有明显的影响.采用危害系数法来评价克螨特、霸螨灵及其混剂速霸螨的危害程度,各处理浓度的霸螨灵、霸螨灵及其混剂速霸螨的危害系数均不超过20,亦表明霸螨灵、霸螨灵及其混剂速霸螨对土壤微生物均属于低毒级或无实际危害级的农药. 相似文献
716.
717.
718.
应用改进密切值法进行地表水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密切值法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引入目标差值率和虚拟优点、劣点的概念,对密切值法进行了改进.将改进后的密切值法应用于地表水环境综合评价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概念清晰、计算简便实用,且从评价结果可获许多潜在的信息,是开展地表水流域水环境综合评价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19.
pH和DO对好氧颗粒污泥去除高氨氮废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使用SBR成功培养的结构紧密、外形规则,具有良好脱氮性能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并探讨pH和DO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旨在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人工模拟废水,以蔗糖作为唯一碳源,NH4Cl为氮源,将进水NH4+-N浓度由300 mg/L逐步提高至900 mg/L,相应的NH4+-N负荷由0.6 kg/(m3.d)提高至1.8 kg/(m3.d),考察pH和DO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控制反应器pH为8.0,曝气量为75 L/h时,好氧颗粒污泥脱氮的效果最好,氨氮去处率分别为96.70%9、2.33%。由于运行过程中每隔15 min监测每个反应器pH值,使其维持在各自pH值7.0±0.1范围内。这种酸碱度环境对异养菌等微生物并没有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在各pH条件下,COD去除的所需时间和去除率基本没有差别。在不同的DO下,COD在初始的60 min里降解速度有明显区别。曝气量为150 L/h时,COD的降解速度最快,但是曝气量过大颗粒污泥内部厌氧区被压缩,因此选择最佳的曝气量为75 L/h。 相似文献
720.
近年来,废弃产品回收处理行业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回收处理企业是实施回收处理活动的主体,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对回收处理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概括梳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废弃产品回收处理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回收处理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降低环境负荷、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和企业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以适应国家政策要求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