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89篇
安全科学   86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125篇
综合类   690篇
基础理论   225篇
污染及防治   401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及环境监测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分析了生物处理工艺的特点及优越性 ,展望了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2.
Jiang JQ  Yin Q  Zhou JL  Pearce P 《Chemosphere》2005,61(4):544-550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both synthetic and natur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 (e.g., bisphenol A, estrone and 17beta-estradiol) were found in the crude wastewaters from two wastewater treatment works (WwTWs). Conventional biological processes can lower EDCs concentrations to several tens to hundreds ngl(-1). Since natural EDCs (e.g., estrone and 17beta-estradiol) have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advers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t extremely low concentrations (several tens of ngl(-1)), further treatment after conventional biological processes is required. Preliminary trials with ferrate(VI) and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process demonstrated that both process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EDCs to very low levels, ranging between 10 and 100ngl(-1), but the former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latter to reduce COD concentration in wastewater for given study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33.
微生物抗重金属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少重金属是微生物正常生长的必需元素 ,但是当重金属在菌体内浓度过高时 ,会对菌体产生毒性。微生物可通过细胞的表面富集与细胞膜成分的改变减小毒性的破坏 ,在重金属进一步的诱导下 ,菌体会产生由结构基因与调节基因组成的抗性基因 ,通过多途径的联合作用对重金属的毒性进行解毒  相似文献   
134.
光助Fenton氧化、化学絮凝法联合处理R盐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光助Fenton氧化、化学絮凝法联合处理生物难降解的R盐废水,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光助Fenton氧化、化学絮凝法联合处理废水,两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在最佳试验条件下,R盐废水经光助Fenton氧化、化学絮凝法联合处理后,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5.
秸秆固定化石油降解菌降解原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秸秆做载体固定嗜碱芽孢杆菌(Bacillus alcalophilus SG)降解原油,其原油去除率为73.88%,高于单纯投加菌液或者菌液与秸秆的混合物的原油去除率.秸秆的最佳投加量(干重)为25.0 g/L,最佳固定化时间为30 h.用预处理过的秸秆固定SG,降低了固定化SG的原油去除率.在固定化培养基中添加无机盐离子,促进了固定化SG对原油的降解.不同初始pH的原油培养基在固定化SG降解原油的过程中逐渐呈中性或偏碱性.固定化SG在pH 6.0~10.0时对原油均有不错的降粘能力.  相似文献   
136.
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用Fenton试剂对甘氨酸生产中的工业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各因素影响程度及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得出了最佳的操作条件为:H2O2:COD=1.8,[Fe2 ]=40 mmol/L,反应温度40℃,pH值为3,反应时间为80 min,最终的COD去除率为68%左右.  相似文献   
137.
选取武汉市动物园4种典型的不透水面暴雨径流污染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为旅游区面源污染危害评价和治理提供基本的依据.结果表明,动物园4种不透水面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很高,COD最大值达1140 mg/L,下垫面类型及地表累积污染物是影响径流水质的主要因素.通过无量纲累积曲线的分析,表明旅游区不透水面径流初期冲刷严重,该曲线还为面源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工程参数.  相似文献   
138.
Fenton试剂法处理甘氨酸废水中COD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用Fenton试剂对甘氨酸生产中的工业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各因素影响程度及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得出了最佳的操作条件为:H2O2:COD=1.8,[Fe^2+]=40mmol/L,反应温度40℃,pH值为3,反应时间为80min,最终的COD去除率为68%左右。  相似文献   
139.
微絮凝-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微絮凝.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微絮凝-超滤工艺中,相同混凝剂投加量(相同金属摩尔浓度)下铁盐比铝盐的混凝效果好;微絮凝-超滤工艺的最佳絮凝时间为120s左右;最佳混凝剂投加量为2.2mg/L(以Fe计)。微絮凝-超滤工艺在改善出水水质和缓解膜污染方面均优于直接超滤工艺。微絮凝-超滤工艺的出水水质均符合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要求。  相似文献   
140.
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酶的活性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茵  罗翠  Chr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5):333-335
通过水解模式底物进行分光光度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酶的活性.选取亮氨酸氨基肽酶、β-葡萄糖苷酶、碱性磷酸酶和脂酶等胞外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4种胞外酶的平均活性在31.O~88.5 μmol/(L·h),其中76.9%~94.8%的酶活性分布在活性污泥中,说明绝大部分胞外酶是与细胞相连或固定在细胞外多聚絮体基质里.混合水样和出水水样中的DOC几乎相等,而各胞外酶与DOC不存在任何显著的相关关系.增加NO3-浓度可提高亮氨酸氨基肽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但对碱性磷酸酶和脂酶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