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43篇 |
免费 | 1878篇 |
国内免费 | 209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74篇 |
废物处理 | 138篇 |
环保管理 | 521篇 |
综合类 | 5064篇 |
基础理论 | 1257篇 |
污染及防治 | 937篇 |
评价与监测 | 381篇 |
社会与环境 | 403篇 |
灾害及防治 | 24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32篇 |
2023年 | 310篇 |
2022年 | 529篇 |
2021年 | 501篇 |
2020年 | 566篇 |
2019年 | 381篇 |
2018年 | 429篇 |
2017年 | 441篇 |
2016年 | 381篇 |
2015年 | 385篇 |
2014年 | 390篇 |
2013年 | 529篇 |
2012年 | 581篇 |
2011年 | 594篇 |
2010年 | 544篇 |
2009年 | 483篇 |
2008年 | 452篇 |
2007年 | 465篇 |
2006年 | 429篇 |
2005年 | 307篇 |
2004年 | 231篇 |
2003年 | 165篇 |
2002年 | 164篇 |
2001年 | 118篇 |
2000年 | 117篇 |
1999年 | 80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山东及其近海小震群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山东及其近海30多年来发生的39次小震群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结果表明:这39次小震群大多分布在断裂带上,发生在2条(或2条以上)断裂交汇部位的占67%,这些容易发生小震群的断层大多为走滑性质的活动断裂,占到86.5%;其中主余型的占57%,双震型的占32%,多震型的占11%,该区震群活动与外围的中、强地震对应率为56%,其中的较显著小震群与外围的中、强地震对应率为71%。对震群与中强地震的间隔时间和间隔距离,以及与区域地震构造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2.
采用共振拉曼光谱技术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苯甲酰苯胺在甲醇和乙腈溶液中的短时光化学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苯甲酰苯胺的非平面反式结构为最稳定结构;在Frank-Condon区域内,苯甲酰苯胺主要由9个活性振动模组成;其中ν24(苯环上CC不对称伸缩振动和CCH的面内弯曲振动,NH面内弯曲振动)振动模在甲醇溶剂中的强度远远大于其在乙腈的强度;与脂肪酰胺类化合物和苯甲酰胺的研究结果比较发现,苯基取代—NH2上的H原子使得CO不再具有明显的溶剂效应. 相似文献
203.
应用化学逐级提取流程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简称IAEA)气溶胶、室内和室外气溶胶、煤飞灰中元素的组成和化学种态进行了分析,应用仪器中子活化法测定了各种态中元素的含量,计算出元素在各种态中的分配比例.按照气溶胶中元素不同种态的环境和生物活性以及主要来源来分类,评述了元素在环境和生态系统中的吸收和转化能力,并对气溶胶中元素对环境的影响作出了初步的探讨.实验数据表明,气溶胶中的不同元素在各种态中的分布是有差异的.地壳来源元素中,Sc,Al,Fe和Ti主要分布在不溶物态中,稀土元素主要分布在氧化物态和不溶物态;不溶物态沉降到地表后不易进行迁移和转化,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氧化物态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反应.Mn在气溶胶中主要分布在水可溶态和氧化物态,环境可交换性要比Al,Fe,Ti等大得多.人为来源元素的环境可交换态的比例都比较高,这说明它们通过干、湿清除过程沉降到地表后,水可溶态可以直接进入水循环;碳酸盐、氧化物和有机物态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进入生态环境中,对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4.
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剂对城镇生活污水除磷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PAFC用量对模拟污水和实际生活污水除磷效果的影响,污水经PAFC处理后pH值的变化情况,污水酸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PAFC用量对模拟污水和实际生活污水除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铁复合絮凝剂有良好的除磷效果,除磷处理后磷含量可低于0.5mg·l-1,能达到生活污水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后pH值较稳定;除浊效果好,除浊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05.
206.
207.
用植草方法研究了受DDT及其主要降解产物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试验, 比较了10种草在不同污染浓度下对 5种土壤的修复能力.研究表明, 同一品种的草在不同土壤中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是不同的, 不同品种的草在同一土壤中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也是不同的.在植物修复的过程中, 通过草对有机污染物吸收的途径而去除土壤中污染物所作的贡献很小, 植草3个月后, 草对DDT及其主要降解产物的吸收与富集仅占原施药总量的 0.13%—3.0%, 而7.10%—71.94%的DDT及其主要降解产物从土壤中消失. 相似文献
208.
研究了淀山湖上覆水和沉积物孔隙水中Pb,Cd,Cr,Cu,Fe和Mn的浓度及Eh 分布,分析了孔隙水中重金属的扩散通量.结果表明,淀山湖中重金属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Mn >Fe > Cr,Cu,Pb > Cd;Fe和Mn在孔隙水中的浓度远远大于它们在上覆水中的浓度,表层沉积物孔隙水中Pb,Cd,Cr,Cu的浓度稍大于它们在上覆水中的浓度;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可能按照浓度梯度经孔隙水从沉积物向上覆水中扩散而最终影响上覆水的水质. 相似文献
209.
选取河南某低阶煤热解废水处理典型工艺流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各单元对芳香化合物的降解特性。通过降解效能对比发现,SBR工艺对酚类(96.13%)和氮杂环类化合物(78.13%)的降解能力最高,故其为芳香化合物降解的核心单元。通过凝胶色谱、紫外-可见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对全流程废水特性的表征,推测出其分子质量在3 kDa左右,荧光峰在Ex/Em=(300~370) nm/(400~450) nm的腐殖酸物质是煤热解废水关键的难生化物质。各单元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废水处理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酸化、气浮、好氧及强氧化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最新研究结果和成功案例对现有工艺提出了针对性改进方案。以上结果可为类似的废水处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0.
农村污水管道系统是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采用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处理和村落集中处理模式的农村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农村污水管道在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环节存在一些问题,农村污水管道堵塞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有效降低农村污水管道堵塞发生率,保证农村污水收集系统的稳定运行,分析了农村污水管道堵塞的成因,提出了农村污水管道防堵和长效运行的建议和对策,包括优化农村污水管道管径设计、补齐管道系统配套设施、提升施工质量、强化正确的排水习惯宣传、加强科学维护管理工作和采用“三位一体”的县域统筹模式等。这些建议和对策可以有效降低农村污水管道堵塞的发生率,为提升农村卫生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