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9篇 |
免费 | 170篇 |
国内免费 | 44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5篇 |
废物处理 | 17篇 |
环保管理 | 86篇 |
综合类 | 896篇 |
基础理论 | 160篇 |
污染及防治 | 111篇 |
评价与监测 | 103篇 |
社会与环境 | 62篇 |
灾害及防治 | 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100篇 |
2021年 | 92篇 |
2020年 | 100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84篇 |
2012年 | 99篇 |
2011年 | 102篇 |
2010年 | 80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01.
本文采用TPTZ(2,4,6-三吡啶-s-三嗪,C18H12N6)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017年春季南黄海和中国东海海水中的溶解态单糖(MCHO)、多糖(PCHO)及总糖(TCHO)的浓度,对比了南黄海和东海表层海水中MCHO、PCHO和TCHO的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黄海表层海水中碳水化合物浓度高于东海。通过对南黄海B断面和东海P断面的调查发现,B断面MCHO、PCHO和TCHO分布趋势总体为近岸高、远岸低,表层高、底层低,而P断面由于受到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和黑潮的综合影响,MCHO、PCHO和TCHO未表现出与B段面相似的分布特征。对E2站位的周日变化观测结果显示,MCHO、PCHO和TCHO的高值主要集中在12:00-18:00时段,低值区段主要集中在4:00-8:00时段,PCHO和TCHO呈线性正相关,MCHO与PCHO没有相关性,但是MCHO的浓度高峰滞后于PCHO的浓度高峰,这可能是由于PCHO被分解,断裂糖苷键释放MCHO所致。 相似文献
502.
针对喀斯特流域下垫面空间异质性强,地表、地下径流转化复杂的特点,本文选择贵州陈旗实验小流域,根据实地调查流域内水源位置以及同位素、水化学样品的采集,将流域内水源划分为地表水(仅当强降雨时发生)、表层岩溶带水和深层地下水,采用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成分组合方法划分了流域出口径流的水源成分。结果表明:降雨期间,坡面地表径流所占比例较少,小于10%,表层岩溶带所占比例在28%~45%之间,地下径流所占比例在49%~62%之间;降雨过程中表层岩溶带径流比例增大,地下径流比例减少。降雨过后,表层岩溶带径流比例迅速减少、地下径流比例呈现增加趋势;地下径流是无雨期流域出口断面径流的主要组成部分,无雨期地下径流占地下暗河出口径流量68%~88%。 相似文献
503.
三峡库区消落带干湿交替表层沉积物磷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研究分析经历完整反季节干湿交替周期的三峡库区消落带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含量变化,揭示了消落带沉积物磷的源/汇转化趋势。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本底土壤、覆水沉积物以及落干沉积物无机形态磷分布均呈现一致规律,即钙磷>闭蓄态磷>铝磷>铁磷>可交换态磷,反映出三峡库区短期反季节干湿交替对无机形态磷分布规律影响不大。消落带反季节干湿交替有利于表层沉积物中活性较高的有机磷、活性磷累积,有利于相对稳定的闭蓄态磷、钙磷释放。 相似文献
50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海洋溶解有机物荧光特性研究的飞速发展,本文对海洋溶解有机物荧光的类型、荧光峰的位置、荧光效率、荧光定性定量,以及荧光与浮游植物增殖的关系、荧光在河口和大洋区的分布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05.
我国的电子垃圾回收利用基本处于失控状态,缺乏监管。回收处理方式:一是作为普通垃圾被填埋;二是对于尚能使用的废弃电子产品拿到旧货市场贩卖,不能使用的则私自拆解,回收提炼贵金属,丢弃不能利用的产品,对环境产生极大危害。因此,应建立和完善电子垃圾回收处理法规体系,回收利用体系,开发电子废物处理利用的新技术,改变无序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506.
507.
508.
实验以模拟甲苯废气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温度对生物过滤塔填料层含水率、甲苯去除能力、抗冲击负荷能力和再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过滤塔在温度20~30℃下,填料层含水率随温度变化不大(维持在45%),较高的进气温度(40~62℃)对填料层含水率影响显著,当气流温度从40℃升高至62℃时,填料层含水率从47%下降至19%.生物过滤塔处理每立方米体积废气需水量与气流温度间存在幂函数关系.温度过高会降低生物过滤塔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并增加生物过滤塔的启动时间.温度在不同范围内对生物过滤塔甲苯去除性能的影响存在差异.在20~30℃下,生物过滤塔的甲苯去除速率常数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符合Arrhenius公式.而在40~62℃时,生物过滤塔的甲苯去除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现出先上升而下降的趋势,符合Ratkowsky模型. 相似文献
509.
粉煤灰矿化CO2是一种极具前景的减少燃煤电厂CO2排放的技术.然而,目前还缺乏从矿物学角度对碳酸化反应机理的详细认识.本研究选取了3种粉煤灰开展碳酸化实验和矿物学研究,考察碳酸化过程中温度对碳酸化能力及粉煤灰矿物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任一温度下,BJ粉煤灰的碳酸化率均高于YA和LY粉煤灰,这是由于BJ粉煤灰中硬石膏、钙铁石和无定形相等活性矿物相含量较高,LY粉煤灰缺少高活性的钙、镁结晶相.对YA粉煤灰而言,升高温度可显著提高透辉石、尖晶石、黑钙铁矿和方镁石的转化率.在碳酸化YA粉煤灰中同时检测出碳酸钙和碳酸镁/铁,说明除含钙相其他活性元素(Mg和Fe)也参与了碳酸化过程.因此,需要对每个粉煤灰原始材料的矿物学和操作温度进行具体的个案优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定CO2能力和碳酸化率.结果还表明温度对不同晶型碳酸钙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方解石在低温(40和80℃)下形成,而文石在高温(180和220℃)下形成. 相似文献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