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5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472篇
安全科学   317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11篇
综合类   1159篇
基础理论   167篇
污染及防治   98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91篇
灾害及防治   6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性污泥吸附重金属Cr6+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活性污泥为材料,采用不同时间、温度、pH进行吸附重金属Cr^6 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吸附时间为15min,吸附温度为28℃,吸附pH=7时具有较好吸附效果。在此条件下,当重金属Cr^6 浓度为50mg/L,其吸附率可达97.2%。  相似文献   
2.
国内车辆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辆可靠性强化试验属于可靠性强化试验的一个应用分支.首先论述了车辆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的理论基础;然后介绍了车辆试验场及试验道路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确定强化系数的各种方法.最后,指出车辆强化试验技术的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油田区土壤微生物种群构成及系统分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贾建丽  李广贺 《环境科学》2009,30(4):1185-1192
通过直接从土壤中提取总DNA,并对其16S rDNA 片段作PCR-DGGE分析,对油田区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其分布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改进的方法DNA提取率提高到现有方法的1.4~2.2倍,纯度提高到1.8~2.0;不同区域环境下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种群构成存在差异,CQ油田和DQ油田种群构成相似性较高,SL油田和YM油田则差异显著,其影响因素包括含油率、含水量等土壤基本特性;各油田土壤微生物与参考序列的相似性达89%~100%;油田区土壤香农-威纳指数分布在0.5~1.2之间,且随着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升高略有增加.通过上述研究可为评价区域环境下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调控和优化污染土壤的微生态环境以及识别优势群落提供客观、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Fenton氧化破解剩余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Fenton试剂的强氧化性破解剩余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EPS),通过释放出的多聚糖、蛋白质浓度以及SCOD的变化表征EPS的破解程度,旨在找出Fenton氧化破解EPS的适宜反应条件.结果表明,pH = 2.5,反应时间90 min,H2O2/Fe2+(质量比)= 8∶1,温度65~70℃为适宜反应条件.该条件下经Fenton氧化,污泥上清液中的SCOD、多聚糖和蛋白质浓度分别由45.88、 10.96和11.99 mg·L-1增加到684.93、 382.17和302.62 mg·L-1;污泥颗粒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径分别由供试污泥的838.89 μm和859.20 μm减小到137.22 μm和148.69 μm.Fenton氧化可以有效破解污泥中的EPS,提高污泥的无机化程度,有利于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相似文献   
5.
南海海域重要养殖水域牡蛎体中的腹泻性贝类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年和2007年南海海域23个重要养殖水域牡蛎体中腹泻性贝类毒素(DSP)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甲子港、唐家湾、镇海湾、安埔港、防城港、八所港和榆林港等7个水域牡蛎体DSP毒性呈阳性结果,占调查水域的30.4%,其DSP值均为0.05MU/g.2006年牡蛎体DSP检出率为8.7%(n=23),2007年为21.7%(n=23).调查期间,牡蛎体DSP检出值0.05MU/g已达到了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朝鲜等6个国家食用贝类标准警戒限量水平,和超出了我国<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规定贝类DSP不得检出标准,表明了近期南海海域某些养殖水域的牡蛎已经受到了DSP毒化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炼焦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其大气化学反应活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不锈钢采样罐和全自动预浓缩/GC/MS系统,在58-Ⅱ型和JN43-80型焦炉顶测试了炼焦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中各组分的浓度,研究了VOCs排放特征,结合OH自由基消耗速率分析了这些物质的反应活性.研究发现,在装煤时刻和炼焦过程中,58-Ⅱ型焦炉产生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浓度分别为7022 μg·m-3和6266μg·m-3;JN43-80型焦炉产生的TVOCs浓度分别为4185 μg·m-3和3298μg·m-3.装煤时刻产生的TVOCs浓度明显高于炼焦过程产生的.炼焦过程(包括装煤时刻)无组织排放的VOCs,包含烯烃、烷烃、芳香烃、卤代烃以及少量的醛和酮,其中乙烯、乙烷、丙烯、苯以及甲苯等为主要成分.这些产生的VOCs反应活性各不相同,活性最大的是烯烃类物质.其活性占TVOCs反应活性比重为86.2%±2.1%;其次是芳香烃类物质,其活性比重为9.2%±3.1%;反应活性最大的5个物种分别是丙烯、乙烯、1,3-丁二烯、1-丁烯以及苯乙烯.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为源氨排放清单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31  
根据各类氨排放源的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估算了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氨排放量.结果表明,2004年长三角地区氨排放量为460.68kt,其中,氮肥使用和畜牧源是两个最大排放源,氨排放量分别为227.33kt和203.28kt,分别占长江三角洲地区氨排放总量的49.3%和44.1%,氨排放在长三角地区各城市间有较大差异,排放量超过40kt·a-1的城市为南通市、上海市、嘉兴市和泰州市,这4个城市的氨排放总量约占长三角地区氨排放量的42.5%.长江三角洲地区氨平均排放强度为4.20t·km-2·a-1,排放强度超过6t·km-2·a-1的城市为嘉兴市、南通市、泰州市和上海市,其中,嘉兴市的排放强度最大,为10.83 t·km-2·a-1.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特长公路隧道火灾烟气沉降对人员疏散安全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0,1.0,1.5 m/s和临界风速值4种不同纵向通风风速下隧道火灾烟气沉降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风速下烟气沉降对人员疏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无纵向风时,烟气沉降现象较为明显,烟气下沉造成的不均匀烟气温度、能见度分布,提前终止人员疏散的进行;随着纵向风速的增加,沉降现象仍存在,但沉降点后移,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减小;在1.5 m/s的纵向通风条件下,火源下游500 m范围内烟气基本不发生沉降且能维持分层,此时几乎不影响火灾下游人员疏散。在实际应用中,火灾初期可先以1.5 m/s的分层风速值进行通风,待下游人员疏散后,再施加临界风速加快烟气排出。研究结果可为特长公路隧道火灾防治和疏散救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硫酸盐还原菌介导的吸附态砷的迁移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中砷(As)主要被吸附在铁氧矿物上,吸附态砷从铁氧矿物释放至水体是水中砷污染的主要来源.在此过程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加入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vibrio vulgaris DP4对吸附态砷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 h两体系砷释放量均为0μmol·L~(-1).与对照组相比,前84 h DP4促进了吸附态五价砷[As(Ⅴ)]的脱附,在13 h砷的释放量达到最大值12.6μmol·L~(-1),占初始总吸附量(16μmol·L~(-1))的79%,是对照组(1.5μmol·L~(-1))的8.4倍.而在84 h之后,DP4体系的砷浓度低于非生物对照组,表明溶解态砷被再次固定.此过程中,砷的释放量与氧化还原电位(Eh)显著相关(P=0.001).XRD结果表明,在DP4作用下针铁矿的结晶度降低了50%,且结晶度越低,吸附能力越强,这可能是后期砷被再次固定的原因之一.同时SEM-EDS表明DP4使得针铁矿发生团聚,部分被转化为硫铁矿.As的XANES结果表明固相中没有硫化砷生成,这进一步证明固相中生成的主要是硫铁矿,它对砷的再吸附导致了后期DP4体系中溶解态砷的浓度低于非生物对照组.此外,在固相中检测出了19%的As(Ⅲ),而液相中并未检测出溶解态的As(Ⅲ),据此推测硫酸盐还原菌原位还原了吸附态As(Ⅴ).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畸变条件下移动通讯基站周围功率密度分布,合理确定其规划控制距离,在杭州市主城区选取具有不同网络类型和载波数的2057个移动基站,实测话务高峰期基站周围射频场功率密度.结果表明,畸变条件下GSM基站远场区功率密度S∝r-1.83 (非畸变条件下S∝r-2),决定系数R2=0.80;距基站天线20m内,约85.91%测点功率密度实测值小于非畸变条件下依据天线标称功率和增益计算的理论值.,频数统计结果表明,距天线1~15m范围内,运营商A所属基站S10值(表示有10%的测点功率密度高于该值)比运营商B高10.00%;距天线1~30m内,双网和三网共站基站S10值分别比单网基站高50.31%和57.10%.移动通讯基站规划控制距离以15m为宜,15m外测点功率密度值超过8μW/cm2的基站只占所测基站的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