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3篇
  免费   745篇
  国内免费   1244篇
安全科学   927篇
废物处理   70篇
环保管理   351篇
综合类   3352篇
基础理论   549篇
污染及防治   119篇
评价与监测   280篇
社会与环境   292篇
灾害及防治   202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342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新型生物质活性炭烟气脱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洁岭  汤争光  陈杰  蒋文举  江霞 《环境科学》2013,34(4):1623-1627
以农业废弃物核桃壳为原料,天然软锰矿为添加剂共混制备得到的新型生物质柱状活性炭进行烟气脱硫的性能研究.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进行脱硫实验,装填活性炭质量为16 g,考察了进口SO2含量、空速、床层温度、水蒸气和氧气含量等工艺参数对活性炭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SO2含量在0.1%~0.3%(体积含量)范围内时,活性炭的穿透硫容和穿透时间随着进口SO2含量的升高而降低;空速越大,活性炭越容易穿透,较佳的空速为600 h-1;最适的床层温度为80℃,过高会降低脱硫效率;水蒸气和氧气的存在大大促进了活性炭对SO2的吸附性能,最佳水蒸气含量为10%,最佳氧气含量为10%~13%.在最佳工艺操作条件下,当进口SO2含量为0.2%时,活性炭穿透硫容为252 mg.g-1,穿透时间可达26 h.  相似文献   
192.
层次化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苯污染场地的应用及效益评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北京某大型苯污染场地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开展层次化健康风险评估.同时,结合场地污染调查结果,比较了不同层次风险评价确定的土壤苯修复目标、修复量及修复成本的差异.结果表明,在1×10-6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下,该场地第二层次风险评价确定的0~1.5 m深度范围内土壤苯修复目标为0.26 mg·kg-1、1.5~10 m范围内土壤苯修复目标为0.15mg·kg-1,相应的土壤修复量约为292 759 m3,修复成本约2.06亿元.但是,基于该场地苯污染区域土壤气中苯浓度进行的第三层次风险评价确定的0~1.5 m深度范围内土壤苯修复目标为2.6 mg·kg-1、1.5~10 m范围内土壤苯修复目标为1.5mg·kg-1,相应的土壤修复量约为153 222 m3,减少139 537 m3,修复成本为1.49亿元,减少了5 700万元,修复成本的降低远多于因开展第三层次风险评价所付出的约10万元的成本.因此,对于类似大型VOCs污染场地,开采第三层次健康风险评价能够节省大量修复成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3.
三峡库区大宁河枯水期藻细胞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永生  郑丙辉  王坤  姜霞  郑浩 《环境科学》2013,34(6):2166-2175
本研究旨在为三峡库区大宁河藻华预警提供基础数据,于2011年4~9月期间在大宁河流域选择4个取样点开展藻细胞时空变化研究.藻细胞在时间序列表现为:4~9月,藻种主要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藻密度呈逐步递增趋势;在此期间4个取样点的蓝藻比重均逐步增大,硅藻比重逐步降低,绿藻比重变化不显著.藻细胞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藻密度与水温和叶绿素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95,与光照、溶解氧、pH值和可溶性磷盐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83、0.82、0.82;菜子坝在整个试验期间0 m处藻密度比其他水层的藻密度高,白水河在6月和7月的2.0 m处藻密度最高,双龙在7、8和9月的0 m和2.0 m处藻密度较高,大昌在整个试验期间,藻密度变化不大;不同藻细胞在垂向水层中的比重也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可能是不同藻细胞适合不同生态环境所致.  相似文献   
194.
天津近岸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渤海湾天津海域1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重金属和核素放射性活度测量,结果显示,沉积物组成以粉砂为主,其粒径在研究区横纵向上分别呈由南至北、由东至西逐渐变粗的分布特征.重金属元素含量为Cu:25.6~35.1mg/kg、Pb:44.1~67.7mg/kg、Zn:60~73.5mg/kg;210Pb活度为13.2~35.3Bq/kg,137Cs活度为0.05~1.28Bq/kg,重金属含量和放射性活度随粒径减小而增大,总体上呈由北至南逐渐增大的分布特征,在中部和南部分别呈由西北至东南和由西至东逐渐增大的分布特征.这主要是因为细颗粒组分对Cu、Pb、Zn、210Pb和137Cs的吸附作用大于粗颗粒组分,因此,其分布受渤海湾水流及其所导致的粒径变化所影响.  相似文献   
195.
以同时含La(Ⅲ)和B(iⅢ)的双金属配合物BiLa(dtpa)(NO3).3.5H2O为前驱体,通过500℃的热分解制得铋-镧复合氧化物Bi0.775La0.225O1.5,并利用XRD、SEM和UV-Vis漫反射等分析手段研究灼烧时间对样品的结构及光吸收特性的影响。以甲基橙模拟废水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研究不同灼烧时间对铋-镧复合氧化物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分解所得铋-镧复合氧化物样品呈疏松多孔结构,对光具有较宽的吸收范围,在紫外光区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灼烧时间影响样品的粒径和形貌以及光催化效果,在20 mg/L甲基橙溶液中添加灼烧1 h和4 h所得的催化剂样品1 g/L,光照4 h后甲基橙褪色率分别达95%和91%。  相似文献   
196.
活化温度对SCAC制备过程中副产物生成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污泥-玉米芯活性炭(SCAC)制备过程中,活化温度对副产物(热解气和热解油)生成规律的影响。热解气和热解油分别采用气相色谱仪和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SCAC的产量逐渐降低,热解气与热解油的产量则随之增多。不同温度条件下,热解气的主要成分均为H2和CO2,热解气中H2所占的体积百分数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CO2则相应降低。此外,热解气中CH4的含量也会随着活化温度的上升而略有提高,说明较高的活化温度更有利于热解气的资源利用。热解油组分较为复杂,每个温度条件下的液态产物都包括上百种化合物,可分为烷烃,烯烃,苯类,酚类,腈类,杂环化合物,多环芳烃,有机酸,酰胺,酯类,甾体,醇,酮以及其他类共14大类型,其中以有机酸、腈类和甾体类有机物含量居多。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有机酸和多环芳烃的含量有所增加,而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则有所降低;当活化温度升高至650℃以上时,甾体类有机物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7.
针对传统水力循环澄清池运行中所遇到的混凝效率低、出水水质差、抗冲击负荷能力弱等瓶颈问题,该试验通过对涡流澄清池与网格澄清池的启动、除浊效果、产水能力、抗冲击负荷能力进行平行对比试验,研究了涡流澄清池实际运行效果,确定了涡流澄清池的最佳运行工况及相关设计参数,为微涡流澄清技术在水厂改造、净水装置研发及其他工程应用提供设计参数支持和推广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198.
2种生物反硝化法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柱装置,在实验室研究了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2种生物反硝化方法对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效果。自养反硝化反应在以硫作为电子供体的硫/石灰石/细沙反应柱中进行,异养反硝化反应在石灰石/细沙反应柱中进行,进水增加乙醇作为外加碳源。实验结果用以比较2种反硝化方法在硝酸盐去除率、微生物反应动力学和反应产物三者的异同。结果表明,自养反硝化反应中NO3--N去除率达95.4%,异养反硝化反应去除率可达99.3%;分别与Monod微生物0级、1/2级和1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2种反硝化反应均符合1/2级微生物反应动力学,适合用1/2级微生物反应方程描述;在反应结束阶段,自养反硝化主要反应产物SO42-出水浓度低于250mg/L,异养反硝化副产物CH3OO-易成为二次污染源,异养反硝化的反硝化速率明显高于自养反硝化反应。  相似文献   
199.
对上海市不同区域疏浚泥的颗粒粒径、化学成分、毒性、养分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继而对其资源化可利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疏浚泥可定性为粘质粉土和粉质粘土;3个采样区的样品均没有达到清洁疏浚泥的标准。内河航道疏浚泥养分充足但镉污染稍显严重,采取重金属预防措施后适宜作为农作地和湿地矿山修复用地;黄浦江码头前沿和长江码头前沿疏浚泥有机质严重不足,仅适于在绿地、绿化带、防护林等处使用;3处疏浚泥均可制陶粒和制砖,亦可用于围内吹填工程,但需事先对疏浚泥里的重金属成分进行固化。  相似文献   
200.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条纹环沟藻(Gyrodinium instriatum)生长的影响。在28个温度(15~30℃)和盐度(0~35)组合中,条纹环沟藻在20℃和盐度25下生长最好。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盐度为20~25。在适宜的盐度下,藻细胞对高/低温度的忍耐能力增强,同样适宜温度也可促进藻细胞对高/低盐度的抵抗能力。条纹环沟藻不能在无盐环境生长,但在适温下(20~25℃),能在盐度为10的条件下生长。研究结果说明条纹环沟藻是一种广盐生物,能适应较低的盐度,这也是其赤潮多在低盐的河口海域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