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47篇
安全科学   14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343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砷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元素,在环境中表现出复杂的地球化学性质,不同形态的砷在大气、土壤及水体中的迁移和富集受许多物理化学因素的制约,并产生毒害程度不同的环境效应。总结砷的来源、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存在状态及砷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应在了解不同介质环境中砷的赋存状态后,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有效地去除砷,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砷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2.
利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灾害风险估计模型对河南省1997-2005年间的火灾风险损失率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得到了河南省区域火灾灾害风险,并将所得结果数据制成专题图.这些专题图直观地展示了风险的分布及随灾害程度的增加风险的空间变化趋势.该方法简单易行,能为有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3.
基于灰色BP网络的火灾事故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BP网络模型与灰色系统预测方法相结合,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GM(1,1)模型进行残差修正,建立了火灾事故预测模型.该模型兼具灰色系统与BP网络的优点,不但能体现火灾复杂的灰色系统行为,又能根据每次学习误差的不同调整学习速率,加快收敛速度.与单一的GM(1,1)模型相比,该模型预测结果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4.
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安全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IS是有效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使事故对道路通行的影响最小化,有效合理分配交通流的重要手段.结合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实际,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构架,分析CIS技术应用于道路交通安全体系的必要性及优点,并且对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的采集、更新,交通事故信息的分析与预测等功能进行分析.GIS的建立为交管部门制定安全对策提供了依据,它提高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水平,对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5.
黎理  荆国华 《四川环境》2008,27(2):85-88
介绍了固定化微生物的制备方法和载体选择,综述了国内外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各种废气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6.
研究"城中村"改造中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及可行性,探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采取文献资料法和实例分析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城中村"土地利用混乱,效率低下,而且各种配套设施极不完善,给城市建设带来诸多问题急需改造;另一方面,"城中村"大量低效利用的土地经过开发整合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并具有可行性。"城中村"的改造需要政策支持和科学的规划,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价值,达到土地集约利用的三效合一。  相似文献   
197.
为有效控制流域水质污染,保障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安全,通过测定北京境内密云水库流域水体夏季悬浮颗粒有机质(POM)的浓度水平及其碳、氮同位素特征,同时以京密引水渠水体为参比,对密云水库汇水流域水体POM的来源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密云水库流域水体夏季颗粒态有机碳(POC)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04~0.71 mg/L,平均值...  相似文献   
198.
为探究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水溶性离子含量及其变化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污染防治方案,对2022年全年PM2.5水溶性离子、气态前体物(SO2、NO2)和气象因素(温度、RH)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区PM2.5中占比最高的水溶性离子为NO3-、NH4+和SO42-,占PM2.5的52.7%,ρ(PM2.5)(33.2 μg·m-3)和ρ(SNA)(18.9 μg·m-3)低于历史研究结果,但SNA占比(52.7%)、SOR(0.45)和NOR(0.15)高于历史研究结果,体现出北京市细颗粒物污染得到明显改善,但仍具有较强的二次污染特征.NO3-/SO42-为2.2,高于历史及附近省市研究结果,反映出移动源的影响不断扩大.从季节变化上看,PM2.5呈现秋高夏低的变化特征,秋、春、冬这3个季节NO3-的占比最高,夏季SO42-占比最高,而NH4+在各季节占比变化不大.NOR与SOR的季节变化规律几乎相反,反映出二者的转化形成因素存在差异.北京城区SNA的主要存在形式为NH4NO3和(NH42SO4,其中冬季阴阳离子中和度最高,夏季阳离子NH4+稍显不足,而春秋两季NH4+处于过量状态,北京城区为富氨环境.从污染级别看,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均随污染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最快的是SNA,其在PM2.5中占比出现先上升后稳定的变化特征.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中心城区和东南西北部郊区的SNA质量浓度大小均为:NO3->SO42->NH4+,体现了以NO3-为主导的污染特征;SNA对PM2.5的贡献率最高的区域发生在东部、中心城区和传输点,表明在中心城区和东部地区二次反应相对活跃,同时区域传输也是二次离子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9.
采用有限差分方法,通过算例研究了大型河谷场地地震动特性分析中的人工边界的选取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人工边界的选取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散射场地震反应分析输入边界的地震动输入方法,认为在进行有限差分动力计算时,模型两侧施加自由场边界的模拟效果要优于两侧施加粘性边界的模拟效果;同时,对FLAC计算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对2个地形差异较大的河谷场地,采用线性和非线性摩尔-库仑模型进行了地震反应对比分析,研究了河谷场地地震动幅值和频谱特性随地形变化的规律。模拟数据表明,河谷场地谷底处地震动基本无放大作用,地势凸起处放大作用则较为明显;当考虑土体非线性时,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加,放大作用逐渐减小;谱分析结果表明,地势凸起处受高频地震动的影响显著,而地势平坦的谷底则受低频地震动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0.
以某企业为例,运用道化法和蒙德法对其悬浮法氯乙烯聚合生产工艺中的聚合单元、汽提单元及压缩回收单元进行定量计算和评价,得出两者在进行火灾、爆炸的危险评价时,其结论基本上是接近的,但仍保持着各自的特点.这3个单元的主要物料是氯乙烯,若不考虑影响范围、损失情况的评价,选取蒙德法对聚合生产工艺进行安全评价更加切合实际,更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制定安全对策措施,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