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0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550篇
安全科学   279篇
废物处理   74篇
环保管理   178篇
综合类   1220篇
基础理论   416篇
污染及防治   471篇
评价与监测   176篇
社会与环境   120篇
灾害及防治   7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hay-fever patients in the city of Córdoba, south-western Iberian Peninsula, and the specific atmospheric biological content originating from local sources. Four different district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the city, according to vegetational and urbanistic characteristics. Air samples were taken in each area using portable Hirst-type samplers (Lanzoni VPPS 1000) and the spectrum of biological content was defined. Patients attending the Allergy Unit at Córdoba Teaching Hospital in 2000 with allergic rhinitis and/or asthma, and displaying a positive reaction to aeroallergen extracts, were distributed within the areas as a function of their district of residence. Aerobiological results revealed differences in pollen content between areas, in terms of both quantity and number of pollen types recorded. These differences were largely due to proximity to rural areas, prevalence of pollen from typically urban species and the possible effect of urban architecture as a barrier to the dispersal/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s and other pollutants. Patients were not uniformly distributed within the city. The majority lived in districts in which pollen from rural species was mixed with pollen from ornamentals. Patients living in typically urban districts displayed a higher prevalence of allergy to pollen from ornamentals. It is concluded that a high degree of exposure to the same environment ma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sensitisation to the particular pollen load associated with that area.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地表水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北京市地表水水质污染现状、污染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深入剖析了目前地表水环境及其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地表水环境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研究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基于ArcViewGIS探讨实现GIS热链接的方法,通过Avenue语言编写程序进行ArcView的二次开发,同时建立文本、图像热链接,克服系统只能实现单一对象热连接的不便.建立环境治理区城图像数据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环境治理工程规划设计、检查验收的可视化.通过ArcViewGIS的热链接功能提供准确的、可视化的环境综合治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功能考虑的西北干旱地区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生态需水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植被盖度作为衡量绿洲生态功能的主要指标,根据植被盖度和侵蚀率之间的关系,从生态系统的需水机理出发,提出了基于生态功能考虑的西北干旱地区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以额济纳绿洲为例,计算了2000年额济纳绿洲生态需水,并与额济纳绿洲不同时期的生态需水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室内有害气体氨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详细介绍了日前国内外测量室内空气中氨含量所应用的不同方法 ,研究讨论了各种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 ,在具体检测中各种不同方法的干扰离子以及干扰离子所允许的最高浓度 ,比较各种不同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扬尘污染源遥感解译及其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遥感影像资料,分析了上海市扬尘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并计算了上海市主要扬尘源的起尘量。利用获取的基础数据,建立了上海市扬尘污染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为上海市扬尘污染源的控制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级氧化技术强化皮革废水生化处理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革废水中含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导致常规好氧生化处理速率低、效果差.实验考察了在Us(超声波)、UV(紫外光)、US/Fenton、UV/Fenton等高级氧化技术强化作用下的生化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水质和实验条件下,废水经Us、UV处理30min后可使后续生化反应速率显著提高,分别反应8h、24h后的COD去除率即可达到直接经微生物处理48h后达到的48%,但延长反应时间至48h对COD去除率没有明显提高;Fenton试剂强化US、UV的处理效果要高于单独Us、UV工艺,经30min预处理,随后在微生物作用下分别反应4h和8h即可达到45%和51%的COD去除率,同时延长反应时间也能使最终COD去除率明显提高,反应48h后,COD去除率可分别提高至64%和72%.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Mostofnitroaromaticsareimportantenvironmentalpollutants.ThecarpisthemajoreconomicfishinChinaandisoneofthefivestan?..  相似文献   
19.
20.
A dicentric X chromosome was found in a female fetus during cytogenetic studies performed on amniotic cells. Blood samples from the parents showed normal karyotypes and the pregnancy was terminated. The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this ‘de novo’ rearrangement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