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40篇
安全科学   14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325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31.
将平板陶瓷膜组成膜组件对烟气水分和余热进行回收,考察了烟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流速和冷却水温度等参数对膜组件水热回收性能的影响。在实验工况下,水通量和水回收效率随着烟气温度、烟气相对湿度的增加和冷却水温度的降低而上升;水通量随着烟气流速的加快而上升,水回收效率随着烟气流速的加快先上升后降低;膜组件的水通量和水回收效率最高分别可达22.0 kg/(m2·h)和36.3%。平板陶瓷膜回收的热量主要来自烟气潜热,烟气潜热换热量与水通量呈正相关变化趋势。在实验工况下,平板陶瓷膜组件的总传热系数最高为412 W/(m2·℃),高于多通道管式陶瓷膜和单通道管式陶瓷膜。  相似文献   
632.
633.
634.
对太湖东部水域9个点位浮游硅藻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个点位的生物多样性处于一般到较丰富状态,其水质为中污染到轻污染;硅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生物量和密度因水域地形特点、换水周期等因素出现差异,在半封闭水体中的物种丰富度较差,生物量和藻密度较高,优势种所指示的水质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硅藻相对多度和各项环境因子冗余分析显示,总磷(TP)对群落的组成和分布影响显著。东北部水域浮游硅藻群落主要受到TP和浊度(NTU)的影响,东南部水域浮游硅藻群落受到TP和NTU的影响则很小。  相似文献   
635.
大气羰基化合物在对流层大气化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受到直接排放和二次生成的共同影响,来源研究面临挑战.本研究基于2017年3月在南京市开展的羰基化合物观测,分别利用源示踪物比例法(STR)和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对羰基化合物进行来源解析,并将二者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导致来源解析不确定性的因素.本研究共检测出11种羰基化合物,总体积分数范围为2.57×10-9~22.83×10-9,其中甲醛、乙醛和丙酮是主要组分,分别占羰基化合物总平均体积分数的36.8%、21.6%和18.5%.通过比较乙炔和甲苯作为示踪物时,以及第5和第10百分数作为背景体积分数时解析结果的差异,探讨了示踪物选取和背景体积分数对STR解析结果的影响.PMF解析出了交通排放源、石化化工源、涂料与溶剂使用源、二次生成及背景源和化工源这5类源.二次生成及背景源是羰基化合物最主要的来源,对甲醛、乙醛和丙酮的贡献分别为56.4%、48.2%和58.3%.STR和PMF解析结果的比较发现,STR法依赖于示踪物的选取,在VOCs来源复杂地区应用时需要进行严格评估.  相似文献   
636.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路径和有效举措,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生态产品的产权界限、公益性程度和供给消费方式,系统梳理了不同类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深入剖析了当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约瓶颈,如产权界定不清、法律制度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针对性对策建议:(1)完善生态产品产权体系,夯实“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制度基础;(2)培育生态产品市场建设,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市场化通道;(3)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优化多主体利益联结机制;(4)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体系,提升生态产品转化成效。  相似文献   
637.
根据±500kV直流输电工程中直流输电线路、换流站和接地极的环境影响与交流输电工程的明显不同,结合我国在该方面尚无环境评价标准及规范的现状,分析了运行期直流输电线路、换流站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范围和标准,以及接地极的环境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38.
研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气溶胶中铬,测定波长为540nm.铬浓度在0.05 μ g/50mL~10μg/50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气气溶胶中铬的检出浓度为2.2×10-4 μg·m-3.当铬的浓度为0.07 μ g/50mL时,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n=3),加标回收率为79%~113%.  相似文献   
639.
铬渣处理处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景学森  蔡木林  杨亚提 《环境技术》2006,24(3):33-36,42
介绍了国内外铬渣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各种处理处置技术的解毒机理、工艺条件及过程、优缺点、以及实践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40.
交替活性污泥工艺是在一个反应器或一组反应器中通过时间或空间的交替实现对污水的处理。从最初的SBR到各种改良形式,交替活性污泥工艺在控制系统、运行方式等方面迅速发展。传统的交替工艺只能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CAST、MSBR、UNITANK、多箱一体化工艺等通过运行方式组合,既提高了对处理规模的适应性,又能满足除磷脱氮要求。交替活性污泥工艺今后研究的重点是工艺组合优化,提高灵活性,特别是如何在单泥交替系统中解决除磷脱氮的矛盾,同时也要注意相应配套设备的开发,降低造价,提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