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176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国内外地下水抗生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抗生素的污染特征,而较少关注地下水中抗生素的生态风险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鉴于此,选取石家庄市地下水环境为研究对象,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分析地下水中典型抗生素——喹诺酮类(QNs)浓度,研究QNs抗生素的生态风险,并建立QNs浓度与典型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石家庄地下水中QNs抗生素以环丙沙星(CIP)、依诺沙星(ENO)和氟甲喹(FLU)为主,其检出率分别为75.0%、80.0%和100%;②QNs抗生素浓度范围为3.02~98.5 ng·L-1;就空间分布而言,QNs浓度在S4处最高(98.5 ng·L-1),而在S19处最低(3.02 ng·L-1);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温度(T)、化学需氧量(COD)、总溶解固体(TDS)、菌落总数(BCTC)和pH与QNs相关性显著(P<0.01或P<0.05);④就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而言,S4为高风险区,其余各点为中低风险区;就QNs抗生素种类而言,除CIP处于中高风险水平,其余QNs处于中低风险水平.鉴于此,为了保障石家庄地下水环境安全,需进一步加强地下水中抗生素的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312.
城市污水分段进水A/O脱氮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分段进水A/O脱氮工艺技术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与单级A/O工艺相比,该工艺在运行中无需混合液内回流、反应器中平均污泥浓度高,具有脱氮效率高、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省等特点.并以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在有效容积为1.2 m3的四级分段进水A/O反应器中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在各级进水流量分配比例依次为40%,30%,20%和10%,以及污泥回流比为50%的工况下,连续运转了70 d.结果表明:采用分段进水A/O脱氮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出水水质稳定.在水力停留时间为7.5 h,污泥龄为15 d时,其CODCr,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3%,95.8%和68.5%;反应器中的平均污泥浓度比单级A/O工艺提高约30%以上.   相似文献   
313.
间歇曝气对膜生物反应器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生物反应器是生物处理和膜分离相结合的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研究,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较好的硝化能力.主要通过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来考察MBR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间歇时间能提高反应器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314.
温度和C/N比对生物膜反硝化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和C/N比是影响生物反硝化速率的2个重要参数,以反硝化生物膜为对象,研究了温度和C/N比对生物膜反硝化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膜在25 ℃下的反硝化速率要比13 ℃下的大;C/N比越高生物膜反硝化速率越大.  相似文献   
315.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对白洋淀水体、沉积物以及7种底栖动物中喹诺酮类抗生素(QNs)进行检测,并探究QNs在底栖动物中的生物富集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白洋淀水体中,ΣQNs浓度为0.7380~2004ng/L,其中氟甲喹(FLU)平均浓度最高(168.0ng/L),而在底栖动物...  相似文献   
316.
天津市近20年生态足迹的动态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天津市1987-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时间序列的测度,将天津市资源利用的动态特征纳入生态足迹模型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结果表明,20年来.天津市人均生态足迹快速增长,由1987年的1.446 9 hm2增长到2006年的2.892 5 hm2,人均生态赤字从1987年1.127 2hm2增长到2006年的2.609 2 hm2.这说明天津市在近20年的发展中,生产生活强度大幅度增加,大大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同时万元GDP占用生态足迹从1987年的5.470 4 hm2降低到2006年的0.713 3 hm2,说明天津市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较快,经济增长方式向良性发展.针对天津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天津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措施,包括减少生态赤字、控制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消费方式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  相似文献   
317.
318.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协调流域保护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自2012年全国首个跨省界流域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以来,截至目前已有10个跨省界流域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是在机制建立和实践过程中还存在概念泛化、动能不足、效益不明显以及方法指导少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优先考虑在水源地上游,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的补偿方式,加快形成一套技术方法体系等建议,以期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推进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19.
紫色土坡面跌坑贯穿发生细沟的水动力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跌坑是坡面土壤特性和薄层水流动力的耦合作用形成,而跌坑对坡面漫流的集中导致了水流流速、流深和切应力的变化,进一步塑造了侵蚀坡面形态导致跌坑贯穿发生细沟;目前关于跌坑与水动力耦合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分析了跌坑对径流特征的影响,定义了径流集中度〖WTBX〗Kc〖WTBZ〗,回归调查了径流集中后切应力与跌坑贯穿下切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紫色土曼宁糙度系数随雨强增大而减小,漫流区坡面曼宁糙度系数变化介于0014~0026,沟道曼宁糙度系数变化介于0008~0015;薄层水流流速和流深顺坡增大,在跌坑处集中后流速剧增,雨强越大流速越大、流深越小;径流切应力顺坡增大,跌坑集中薄层水流而切应力剧增导致跌坑贯穿;试验紫色土可蚀性参数〖WTBX〗Ke〖WTBZ〗为0144 s/m,跌坑贯穿的临界切应力为248 Pa。  相似文献   
320.
为积极稳妥推进全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本文紧紧围绕《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以环境执法改革为主体主线,从环境执法的总体方向、基本路径、主要任务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分析解读,给各地在环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有效推进环境执法改革,提供改革路径指引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