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7篇 |
免费 | 142篇 |
国内免费 | 69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8篇 |
废物处理 | 102篇 |
环保管理 | 172篇 |
综合类 | 1201篇 |
基础理论 | 359篇 |
污染及防治 | 608篇 |
评价与监测 | 127篇 |
社会与环境 | 102篇 |
灾害及防治 | 1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123篇 |
2021年 | 122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150篇 |
2016年 | 135篇 |
2015年 | 149篇 |
2014年 | 168篇 |
2013年 | 214篇 |
2012年 | 198篇 |
2011年 | 181篇 |
2010年 | 148篇 |
2009年 | 152篇 |
2008年 | 132篇 |
2007年 | 121篇 |
2006年 | 89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短程硝化的实现可推动能源节约型脱氮工艺的应用。通过阐述间歇曝气策略实现短程硝化的机理,分析了应用间歇曝气策略实例中的运行参数,总结了DO协同缺氧时长分别在单独短程硝化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PN/D)工艺以及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PN/A)工艺中的影响效果,如对功能菌活性和系统脱氮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以功能菌种、污泥存在形式等影响途径作为依据,基于DO协同缺氧时长的调控策略,并对各脱氮工艺中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以期为各工艺系统实现最佳运行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污染场地原位热脱附过程不可避免地产生尾水尾气,其处理技术普遍存在工艺设计不成熟、污染物脱附规律认识不明晰、二次污染控制措施薄弱等问题,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指导。通过分析污染场地原位热脱附工程尾水尾气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污染物脱附规律和现有专利情况,总结归纳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而提出原位热脱附工程尾水尾气处理工艺的设计和设备选型建议,并展望进一步的应用及研究,以期为我国有机污染土壤原位热脱附修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44.
危险废物作为具有较高危害特性的固体废物,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政府管理部门和公众的极大关注。危险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呈现量大、面广、源多、物杂的特点,因此,科学分级分类既是其精细管理、精确监控、精准处置的现实需求,也是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学科体系构建和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危险废物中有一重要类别,其共有的危险特性源于重金属的毒性。重金属的不可降解性决定了该类危险废物的环境风险和环境危害具有持久性;重金属的不可再生性又决定了该类危险废物的资源属性具有稀缺性。为此,探讨并定义了以重金属毒性为危险特性的这一重要而独特的危险废物细分领域,明确了其内涵和外延;提出了金属五分法及该类别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实现路径;分析了不同重金属提取工艺的适用性,并论述了该类别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核心要务和技术原理。 相似文献
45.
为降低电解锰渣中Mn2+和NH4+-N的污染,实现多种固体废物减量化处理,采用锰渣、赤泥、粉煤灰3种大宗固废协同处理,并加入少量生石灰,制备无害化固结体,利用水浸法评估无害化效果,并通过BCR提取、XRD和SEM对最佳处理固结体固锰除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优化实验,当固结体中锰渣、赤泥、粉煤灰、生石灰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44%、24%、2%时,浸出液中可溶性Mn2+质量浓度降至5.23 μg·L−1,固化率达99.99%;NH4+-N质量浓度降至0.70 mg·L−1,去除率达到99.93%,pH=8.86,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一级标准限值;同时浸出液中Mn2+、NH4+-N的质量浓度均满足《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HJ 1241-2022) 中锰渣利用污染控制要求,可以作为替代原料用于生产除水泥之外的其它建筑材料产品。赤泥、生石灰为处理体系提供碱度,粉煤灰增加胶凝作用,使得无害化处理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可为大宗固废协同无害化、减量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47.
Yifang Zhu Jayanth Pudota Donald Collins David Allen Andrea Clements Allison DenBleyker Matt Fraser Yuling Jia Elena McDonald-Buller Edward Michel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Oxford, England : 1994)》2009,43(30):4513-4522
Vehicular emitted air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were studied near three types of roadways in Austin, Texas: (1) State Highway 71 (SH-71), a heavily traveled arterial highway dominated by passenger vehicles; (2) Interstate 35 (I-35), a limited access highway north of Austin in Georgetown; and (3) Farm to Market Road 973 (FM-973), a heavily traveled surface roadway dominated by truck traffic. Air pollutants examined include carbon monoxide (CO), oxides of nitrogen (NOx), and carbonyl species in the gas-phase. In the particle phase, ultrafine particle (UFP) concentrations (diameter < 100 nm),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diameter < 2.5 μm) mass and carbon content and several particle-bound organics were examined. All roadways had an upwind stationary sampling location, one or two fixed downwind sample locations and a mobile monitoring platform that characterized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fall-off with increased distance from the roadways. Data reported in this paper focus on UFP while other pollutants and near-roadway chemical processes are examined in a companion paper. Traffic volume, especially heavy-duty traffic, wind speed, and proximity to the road were foun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determining UFP concentrations near the roadways. Since wind directions were not consistent during the sampling periods, distances along wind trajectories from the roadway to the sampling point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decay characteristics of UFPs. Under perpendicular wind conditions, for all studied roadway types,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moving from the upwind side to the downwind side. The elevated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s decay exponentially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s from the roadway with sharp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observed within 100–150 m, similar to previously reported studies. A single exponential decay curve was found to fit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all three roadways very well under perpendicular wind conditions. No consistent pattern was observed for UFPs under parallel wind conditions. However, regardless of wind conditions,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returned to background levels within a few hundred meters of the roadway. Within measured UFP size ranges, smaller particles (6–25 nm) decayed faster than larger ones (100–300 nm). Similar decay rates were observed among UFP number, surface, and volume. 相似文献
48.
针对活性污泥反应器中的流态研究需要,通过备选示踪剂氯化锂、亚甲蓝和氯化钠的污泥吸附试验以及曝气静沉试验,研究了活性污泥对这3种示踪剂的吸附作用,以及示踪剂浓度对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亚甲蓝易被污泥吸附,对试验数据干扰较大,且吸附亚甲蓝后,水样中污泥对CODCr的处理效率下降幅度达50%以上;氯化锂和氯化钠是离子型示踪剂,本身不易被吸附,投加后的活性污泥对CODCr的处理效率基本不变,保持在70%以上。从示踪剂投加量以及出水水质控制方面考虑,确定氯化锂为3种示踪剂中的最佳示踪剂。 相似文献
49.
以赤泥为主要原料,进行活化处理后,以粉煤灰为激发剂,膨润土(皂土)为黏结剂,碳酸氢钠为发泡剂制成不同配比的9种活化赤泥颗粒。将9种新型的活化赤泥颗粒吸附材料通过L9(34)正交试验进行对比,比较其对水体中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以吸附8 h后磷的吸附量为评价标准,在磷初始浓度为6.0 mg/L,pH为8.0时,配方8的赤泥颗粒对磷的吸附量为1.0 mg/g,对磷的去除率约为83.7%;而配方3的赤泥颗粒对磷的吸附量仅为0.1 mg/g,对磷的去除率约为7.2%。通过红外光谱法和XRD(X-衍射)对2种焙烧赤泥颗粒吸附材料的理化特性进行了表征和比较,发现焙烧后赤泥颗粒表面产生带有-OH官能团,可与磷酸根在溶液中发生配体交换反应而实现吸附。赤泥比例是影响吸附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0.
针对目前市政污泥处理资源化与减量化效率低的问题,利用微好氧预处理技术进行预处理,提高其甲烷产量。利用有机物溶出效率、VSS减量、甲烷产量3项指标对预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了不同参数条件下微好氧预处理对市政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影响;探讨了微好氧预处理对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好氧预处理可以促进污泥溶解性有机物释放、提高VSS去除率;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曝气强度0.30 m3·(min·m3)−1、预处理时间12 h),相对于未经过预处理的工况,甲烷产量可提高26.77%;微好氧预处理对剩余污泥活性细胞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胞外聚合物部分,同时也存在对活性微生物的破解作用。市政污泥经过微好氧预处理后,可有效提升后续中温厌氧消化或高温厌氧消化的甲烷产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