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38篇
安全科学   96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100篇
综合类   669篇
基础理论   197篇
污染及防治   263篇
评价与监测   60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常州市裸露地面风蚀扬尘排放清单及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14年为基准年,以常州市行政边界为研究区域,利用卫星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类型和裸土面积信息,并通过国土、气象等部门提供的土壤类型、气象因子等相关资料获取本地化因子和参数,估算常州市行政区域内裸露地面土壤扬尘中颗粒物的年排放量。结果表明:常州市裸露地面主要分布在金坛市、溧阳市和武进区,市中心区域最少,裸露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农田、滩涂、裸露山体、荒地及未硬化或未绿化的空地等;2014年常州市行政区域内裸露地面风蚀扬尘中TSP、PM 10、PM 2.5的年排放量分别为62.66 t、5.63 t、0.24 t,其中,金坛市土壤起尘量最大,其次为武进区,再次为新北区、溧阳市,市中心区域土壤扬尘最少。  相似文献   
122.
The dynamic and residues of florasulam and flumetsulam in corn field eco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and safe (QuEChERS) procedure with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MS/MS). The limits of quantification (LOQ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ranged from 0.005 to 0.01 mg/kg. Mean recoveries 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s) of the two compounds in all samples at three spiking levels ranged 94–110 % and 2.0–9.2 %, respectively. Florasulam and flumetsulam degradation followed first-order kinetics with half-lives 1.7–2.9 and 3.3–8.7 days in soil and 1.3–1.8 and 0.9–1.7 days in plant, respectively. The residues in all the samples were found to be less than the LOQs at preharvest intervals of 53 and 78 day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mbined use of florasulam and flumetsulam on corn is considered to be safe under the recommended conditions and can be utilized for establishing the maximum residue limit (MRL) of florasulam in cor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3.
分析2014—2016年江苏省O3污染状况,以及苏北、苏中和苏南3个典型区域O3年度、季度、日变化和频度占比等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的O3空间分布呈现北低南高,2014—2016年的O3超标占比由18.4%上升至34.9%;2016年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O3-8h第90百分位数与2014年相比,上升2.7%,21.8%和3.3%;3个区域夏季O3-8h均值最高,春、秋2季次之,冬季最低;O3-1h日变化呈单峰状态,最低值出现在06:00—07:00,最高值出现在15:00—16:00;2016年3个地区的O3频度占比均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40~80 μg/m3,所占比例均>15%;苏中和苏南区域2016和2014年相比O3频率占比的变化幅度较大,苏北地区变化幅度不大。指出,江苏省的O3污染程度在逐年提高,污染范围从苏南逐渐往中部和北部城市扩大。  相似文献   
124.
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城市湿地不断转化成建设用地,这打破了城市水量循环的均衡,城市内涝灾害的敏感性和危害性随之提高。选取城市快速扩张的武汉市南湖地区,基于1988~2015年近30 a南湖湿地多时相遥感影像,以武汉市南湖2016年7月内涝灾害为对象,运用遥感和GIS手段,分析南湖湿地损失过程、驱动因素以及城市涝灾害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1988~2015年间南湖湿地持续损失,累计消减1 563 hm2;南湖湿地损失经历了快速损失(1988~1996)急剧损失(1996~2004)缓慢损失(1996~2010)相对静止(2010~2015)的4个阶段,每个阶段南湖湿地转化为建设用地量分别为35.3、135、30、5.4 hm2;损失过程从南湖湿地北部开始,逐渐向南部蔓延;(2)环湖地区房地产发展是湖泊湿地损失的主要原因,52%的损失湿地转换为住宅用地;(3)85.7%的内涝灾害区域位于原湖泊湿地内;南湖地区海拔较低,随着住宅用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对湖泊湿地的侵占,南湖地区不透水面面积增加,湿地蓄水排水能力下降,在降雨量较多的时段,原湖泊湿地区域更容易受到内涝侵袭。 关键词: 城市湿地; 湿地损失; 内涝灾害; 武汉市南湖  相似文献   
125.
水质凯氏氮标准样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水质凯氏氮标准样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完成了样品的配制、均匀性、稳定性等工作。经过多家实验室协作定值,确定了样品的标准值及不确定度,并提供使用。  相似文献   
126.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Feedback between hydrologic variations and chemical weathering is thought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modulating global carbon cycling. The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27.
2006~2008年,对长江中游的一个浅水湖泊--肖四海进行了水质和水生植被研究,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肖四海1987~2008年不同渔业发展阶段的水环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7~2008年期间,该湖营养状况经历了中营养→富营养→中营养→富营养→中营养的变化过程,沉水植被经历了消亡→恢复→旺盛→衰退的演替过程,这种变化主要受不同阶段的渔业方式的影响。草食性鱼类和河蟹的过量放养、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饵料的大量投放等不合理的渔业方式导致了水生植被的消亡和水体的富营养化,而合理的渔业方式不会对水体环境产生消极影响,并据此提出了长江中下游湖泊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8.
随着近几年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浙江省的危险废物和污泥产生量呈不断增长趋势,它们的产生、贮存、转运和处置过程中的监管压力也逐年增大。总结了浙江省的危险废物产生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比了发达国家的相关管理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浙江省危险废物和污泥全过程监管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9.
5种植物材料的水解释碳性能及反硝化效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碳源在硝酸盐去除过程中起电子供体的作用,是生物反硝化反应的关键物质之一。为解决污水处理脱氮时碳源不足抑制反硝化反应造成脱氮效率低的问题,本研究选取风车草、甘蔗渣、芦竹、美人蕉和稻草秆5种植物材料作为反硝化碳源,探讨不同植物材料的水解释碳能力和释放规律;并进一步以其水解液作为外加碳源,探讨其对反硝化脱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材料水解释碳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反应规律,不同植物材料的释碳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以甘蔗渣在固液比1∶80时COD释放当量最大,为45.45 mg/L;添加植物水解液可显著提高反硝化脱氮效率,以芦竹水解液脱氮效果最好,达到71.9%。此外,碳氮比是影响脱氮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碳氮比为9时反硝化脱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0.
工业园区内企业众多,副产品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大,生产过程也复杂,采用生命周期对固体废物进行管理显得也复杂很多。该文从构建工业园区固体废物生命周期管理边界模型出发,并以电子信息产业园区为例,试着将固体废物与不同的企业或生产过程紧密耦合,构建可行的较稳定的生命周期管理边界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