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30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563篇
基础理论   17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37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粪产碱杆菌的脱氮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对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 No.4)的脱氮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同环境因子对菌株脱氮性能影响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菌能利用柠檬酸钠和乙酸钠作为惟一碳源,以柠檬酸钠为碳源时脱氮活性最高,硝酸铵、氯化铵、碳酸铵和硫酸铵4种铵盐均能作为惟一氮源,而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几乎不能被该菌代谢转化;当温度在30~37℃、摇床转速超过120 r/min、p H为6~8之间时,该菌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该菌对高中低浓度的氨氮都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对高浓度的氨氮有很好的耐受性;该菌对0%、3%盐度的适应期较短,对6%的盐度经过较长时间的适应期后,也能够快速地处理氨氮,具有良好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92.
Thermal desorption is widely used for remediation of soil contaminated with volatiles, such as solvents and distillates. In this study, a soil contaminated with semivolatile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was sampled at an interim storage point for waste PCB transformers and heated to temperatures from 300 to 600 °C in a flow of nitroge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particle size on thermal desorption. Two size fractions were tested: coarse soil of 420–841 μm and fine soil with particles <250 μm. A PCB removal efficiency of 98.0 % was attained after 1 h of thermal treatment at 600 °C. The residual amount of PCBs in this soil decreased with rising thermal treatment temperature while the amount transferred to the gas phase increased up to 550 °C; at 600 °C, destruction of PCBs became more obvious. At low temperature, the thermally treated soil still had a similar PCB homologue distribution as raw soil, indicating thermal desorption as a main mechanism in removal. Dechlorination and decomposition increasingly occurred at high temperature, since shifts in average chlorination level were observed, from 3.34 in the raw soil to 2.75 in soil treated at 600 °C. Fine soil particles showed higher removal efficiency and destruction efficiency than coarse particles, suggesting that desorption from coarse particles is influenced by mass transfer.  相似文献   
93.
A real-time, dynamic, early-warning model (EP-risk model) is proposed to cope with sudden water quality pollution accidents affecting downstream areas with raw-water intakes (denoted as EPs). The EP-risk model outputs the risk level of water pollution at the EP by calculating the likelihood of pollution and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pollution. A generalized form of the EP-risk model for river pollution accidents based on Monte Carlo simulati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method, and the risk matrix method is proposed. The likelihood of water pollution at the EP is calculated by the Monte Carlo method, which is used for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pollutants’ transport in rivers. The impact of water pollution at the EP is evaluated by expert knowledge and the results of Monte Carlo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final risk level of water pollution at the EP is determined by the risk matrix method. A case stud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illustrated with a phenol spill accid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94.
石化行业的VOCs排放控制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森  童莉  周学双  韩建华 《化工环保》2014,34(4):356-360
概述了我国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情况。介绍了国内外VOCs的管理现状。分析了国内石化行业VOCs排放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污染物排放过程的类别。提出了明确定义、制定相关标准、完善分类管理体系、研究最佳的可行性控制技术等加强VOCs排放控制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5.
针对山西某煤矿高矿化度、高铁酸性矿井水除铁效果差、出水容易返色等问题,采用NaOH中和调pH、曝气及化学氧化等处理工艺进行酸性矿井水中和沉淀法除铁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aOH中和沉淀法除铁时,投加中和剂使出水pH达6.7以上时,出水中铁含量低于10 mg/L,满足排放要求。对于本实验废水NaOH所需投加量为2.8 g/L,铁的去除率可达到99.75%;以H2O2对原水进行氧化处理,可迅速将Fe(Ⅱ)氧化成Fe(Ⅲ),其用量与原水中Fe(Ⅱ)的含量成正比。当其用量为1.6 mL/L时,可将原水中的Fe(Ⅱ)完全转化为Fe(Ⅲ),投加中和剂使出水pH达到4.5以上时,能使出水中铁含量满足排放要求。对于实验废水所需的NaOH投加量为2.0 g/L,比直接中和沉淀所需的NaOH用量要节省28.6%。曝气处理对原水中Fe(Ⅱ)的氧化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6.
利用白云石石灰去除与回收污泥厌氧消化液中氮和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云石石灰为实验材料去除与回收污泥厌氧消化液中的氮磷,通过小试实验研究不同投药固液比S/L、初始pH值、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及反应时间对去除与回收氮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投药固液比S/L为300mg/L,最佳初始pH值范围为8.5~9.5,反应温度为25.0℃,搅拌速度为150 r/min,反应时间为24 h条件下,氨氮(NH+4-N)和磷(PO3-4-P)的去除率分别为37.26%和89.60%。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沉淀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分析可知沉淀产物中含有磷酸铵镁(MAP),可实现废水中氮磷经济有效的回收。  相似文献   
97.
当前水环境污染扩散研究一般基于普通数值模型模拟,忽略了水污染扩散微观驱动力的影响。为能更真实地反映其动态扩散过程,针对水域总有机碳(TOC)扩散机理,基于CA和MAS技术,将影响TOC扩散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抽象为微观的水流Agent、风速Agent、径流量Agent、污水排放口Agent、人工管理Agent以及农业生产地Agent,将研究水域抽象为CA元胞空间,建立了CA-MAS水域总有机碳扩散模型,对水域总有机碳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模拟,并以武汉理工大学鉴湖水域作为实验区域,借助NetLogo仿真平台完成了模型的实现与验证。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基本能够反映水体总有机碳的扩散规律,可以为水环境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表面活性剂改性4A分子筛对Cr(VI)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对4A分子筛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引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使4A分子筛表面附着季铵型阳离子,并与反离子Br-形成"阴离子交换膜",从而促使更多的Cr(VI)阴离子通过离子交换吸附到改性4A分子筛上,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分析。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疏水碳氢链结构会影响4A分子筛的吸附能力,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B)碳氢链长,在分子筛表面形成的双分子层密,对Cr(VI)的吸附量最大。采用准一级、准二级、Elovich和Bangham动力学模型对六价铬的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其中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最符合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分子筛的吸附行为。同时,分别从Langmuir和Redlich-Peterson等温吸附模型获得六价铬的最大吸附量为13.98 mg/g,且改性分子筛以均一表面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99.
应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法,探讨了城市社会体育志愿者组织建设的方法策略,即以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成立志愿者分队为基点,依托当地已有的志愿者组织平台,融合吸纳更多的社会体育志愿者加入社会体育志愿者大队。通过社会体育志愿者分队的组建及服务项目的实施,为政府落实《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工作方案》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也为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00.
对鸭绿江河口剖面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和重金属含量的垂向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重金属元素之间和重金属与生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总结了近百年来鸭绿江河口地区的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除Cu以外,Cr、Ni、Zn、Cd、Pb、As和Hg之间及它们与生源要素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性,主要来源于工业和农业污染物排放等,Cu与其他环境因子有着不同的来源,人类活动对鸭绿江河口地区环境变化贡献极大;鸭绿江河口地区的环境演变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总体上鸭绿江河口地区的污染状况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