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44篇 |
免费 | 297篇 |
国内免费 | 105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88篇 |
废物处理 | 203篇 |
环保管理 | 222篇 |
综合类 | 1789篇 |
基础理论 | 627篇 |
污染及防治 | 1168篇 |
评价与监测 | 126篇 |
社会与环境 | 158篇 |
灾害及防治 | 1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138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112篇 |
2019年 | 85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147篇 |
2016年 | 165篇 |
2015年 | 233篇 |
2014年 | 223篇 |
2013年 | 291篇 |
2012年 | 272篇 |
2011年 | 265篇 |
2010年 | 195篇 |
2009年 | 213篇 |
2008年 | 221篇 |
2007年 | 200篇 |
2006年 | 153篇 |
2005年 | 107篇 |
2004年 | 101篇 |
2003年 | 113篇 |
2002年 | 101篇 |
2001年 | 99篇 |
2000年 | 107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109篇 |
1997年 | 105篇 |
1996年 | 111篇 |
1995年 | 72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54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Zhen Cheng Xinghua Qiu Xiaodi Shi Xing Jiang Tong Zhu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23,17(4):45
852.
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DCPP)在环境介质及生物样本中被广泛检出,为探究TDCPP的潜在神经毒性以及作用机制,以C57BL/6小鼠为动物模型,考察经300 mg·kg-1·d-1的TDCPP持续染毒35 d后,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功能相关因子及血清代谢组学的变化。结果显示,小鼠在TDCPP染毒35 d后,大脑皮层中5-羟色胺(5-HT)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而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神经营养因子-3(Ntf3)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同时,TDCPP染毒显著干扰了小鼠的代谢过程,引起异亮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β-葡萄糖等多种神经性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改变,以及氨基酸代谢、糖类代谢和脂质代谢紊乱。研究结果表明,TDCPP的神经毒性效应与神经炎症和神经元损伤相关因子转录水平改变,以及代谢失衡引起的信号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853.
土壤生物的学习行为是一种综合性的神经高级活动,对土壤中的神经毒性污染物生态风险监测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设计了一套试验装置,基于蚯蚓对白光刺激的厌恶本性,通过振动-白光配对刺激,对蚯蚓进行学习训练,使蚯蚓领会借助加速移动阻止白光刺激的策略,通过蚯蚓到达移动位移阈值的时间测定,对蚯蚓的学习行为进行测试,建立了蚯蚓的学习行为测试方法。采用建立的测试方法,对土壤中东莨菪碱和毒死蜱诱导下蚯蚓的学习行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3 mg·kg-1东莨菪碱与4~12 mg·kg-1毒死蜱污染处理均对蚯蚓的学习能力造成了损伤,污染浓度越高,蚯蚓的学习能力损伤越严重。该测试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土壤污染导致的蚯蚓学习行为变化,有望用于低浓度神经毒性农药污染土壤的神经毒性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854.
Jinwei Zhang Xiaopeng Li Zheng Zhu Tao Chang Xiying Fu Yongjing Hao Xiaocai Meng Balaji Panchal Shenjun Qin 《Advanced Sustainable Systems》2021,5(1)
Catalytic utilization of CO2 addition into chemicals has potential as a strategy for removing CO2 from the atmosphere. In this context the additive‐free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O2 into cyclic carbonates in the absence of metal and solvents under mild conditions is a major challenge. Herein, a series of hydroxylamino‐tethered polymeric ionic liquids bearing adjustable alkyl length substitutes are constructed from copolymerization of divinyl benzene and vicinal hydroxyl and amino base monomeric ionic liquids synthesized from 1‐glycidyl‐3‐vinylimidazolium bromide with alkyl amine. The polymeric ionic liquids are used in CO2‐epoxide cycloaddition reactions to prepare cyclic carbonates and demonstrate high efficiency and stable reusability without a co‐catalyst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s. The introduction of alkyl groups on an ionic polymer host backbone can accelerate the reaction process. A preliminary kinetic study is performed using [PDVB‐HAVIM‐C18]Br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is calculated as 53.2 kJ mol−1. A hydrogen bonding and Br– ion synergistic catalytic mechanism is proposed to account for the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synthesized ionic polymer. 相似文献
855.
针对缺乏土石混合体地基系数评价模型这一现状,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土石混合体地基系数评价模型.该模型以土体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块石含石率作为输入参数,地基系数作为输出参数.为建立训练数据,基于土石混合体弹性模量与泊松比计算模型,建立了FLAC3D平板载荷模型开展数值实验.基于数值实验数据,训练支持向量机模型并进行初步验证.将该支持向量机模型用于预测现场试验获得的土石混合体地基系数,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土体弹性模量对土石混合体地基系数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含石率.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讨论了5种已有地基系数计算模型应用于土石混合体地基系数计算的可行性,确认了可用于评估土石混合体地基系数的显式模型. 相似文献
856.
通过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可以将松散土颗粒胶结成整体从而达到加固目的。胶结液的注入轮数和每轮使用的胶结液体积会影响加固效果,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充分。以海相粉土为处理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来研究胶结液的注入轮数和体积对加固效果的影响。改变胶结液注入轮数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注入轮数的增加,试样中沉积生成的碳酸钙逐渐增多,碳酸钙的分布比较均匀,加固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提高;但当胶结液的注入达到一定轮数后,强度的增长幅度逐渐减缓。改变每轮胶结液体积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胶结液体积的增加会带来碳酸钙数量的增加和强度的提高,但当胶结液体积从1.5Vv(孔隙体积)增加至2Vv后,效果改善不明显。从钙离子用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也表明,每轮注入的胶结液体积应选择1.5Vv。 相似文献
857.
城市道路网络是重要的生命线工程系统,其抗震性能直接影响城市震时人员逃生和震后救灾是否能够迅速开展。现阶段,地震工程学界已发展了完善的单一路段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但对道路网络整体性态水平划分、破坏指标选取和地震易损性评价等问题尚无明确结果。基于此,利用二维平面网络统计特征量作为破坏评价指标,提出了一类城市道路网络地震易损性的评价方法,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计算了实际城市路网的地震易损性矩阵。首先,给出了城市道路网络地震破坏模拟步骤,包括路网建模、空间变化地震动模拟和基于路段易损性函数的路网地震破坏模拟;然后,利用分支数量和最大分支直径作为指标,对城市道路网络性态水平进行了划分,给出了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路网地震易损性分析框架;最后,以河北省秦皇岛市为例,计算了城市道路网络的地震易损性矩阵。本文发展的城市路网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可为城市道路系统整体抗震安全性评价及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8.
结构面长期强度的确定对工程岩体长期安全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水泥砂浆结构面试件分别进行了不同法向应力条件的剪切应力分级剪切蠕变试验和循环剪切应力松弛试验的基础上,分别利用过渡蠕变法、应力-应变等时曲线法和应力松弛法对结构面的长期强度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过渡蠕变法确定的长期强度精度依赖于蠕变试验中加载应力级的划分;等时曲线法将长期强度值视为考虑时效作用的屈服强度值,结果偏保守;应力松弛法考虑了循环加载条件应力松弛的终止条件和长期强度之间的关系求得,结果合理明确。该研究对考虑时效作用的工程岩体安全稳定性支护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59.
为掌握冲击荷载下一定范围内地基土的应变发展、分布和变化规律,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技术,通过在级配连续的均匀密砂地基中水平埋设三层传感光纤,获得了不同落球高度条件下土体内部应变的动态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各组试验中土体应变经历了幂律增长、线性增长、幂律减小(回弹)和残余应变(稳定)的四个阶段。土体达到峰值应变的时刻存在高度一致性,试验中测得约为100 ms;冲击荷载的影响深度在20 cm左右,为钢球直径的4~5倍。在相同FBG埋深条件下,土体应变随钢球落高增加呈近线性增长;在相同钢球落高条件下,土体应变随FBG埋深增加呈指数减小。研究成果对揭示土体应变发展机理、估算地基土体强度参数和快速测定含水率的进一步探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