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1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1955篇
安全科学   446篇
废物处理   251篇
环保管理   379篇
综合类   3148篇
基础理论   852篇
污染及防治   1579篇
评价与监测   278篇
社会与环境   240篇
灾害及防治   2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480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周风帆  刘征涛 《环境化学》1994,13(2):152-156
实验水系统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在鲤科类金鱼体内分布、积累的研究结果表明,^3H-MET主要积累在鱼体消化系统;各器官/组织的积累量依次为:肠>肝>鳃>皮>肉>骨;多效唑效生物积累因子(BCF)和鱼体类脂质含量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2.
以o,o-二甲氧基或o,o-二乙氧基硫代磷酰氯废水为典型废水,在180—230℃,氧气压力为0.7—1.5MPa的反应条件下,在2L的不锈钢高压釜中,研究了农药废水中有机硫磷化合物在湿式空气氧化过程中的降解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硫磷化合物分子中的有机硫通过氧化反应降解为硫酸,有机磷通过水解反应降解为磷酸。有机硫氧化生成的硫酸是废水湿式空气氧化过程中酸度增加的主要来源,酸性条件比碱性条件更利于有机硫磷化合物的湿式空气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953.
吡虫清等4种新农药的水生态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斜生栅列藻 (Scenedesmusobliquus)、大型 (Daphniamagna)和斑马鱼 (Brachydaniorerio)为试验生物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吡虫清、吡嗪酮、恶草酮和精喹禾灵 4种新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IC50值或LC50 值 ,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 ,杀虫剂吡虫清对水极毒 ,对鱼类高毒 ,对藻类低毒 ;杀虫剂吡嗪酮对水和鱼类低毒 ,对藻类中等毒性 ;除草剂恶草酮对藻类高毒 ,对水和鱼类中等毒性 ;除草剂精喹禾灵对藻类高毒 ,对水中等毒性 ,对鱼类高毒。  相似文献   
954.
Atmospheric sulfur deposition onto different ecosystems over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regional acid deposition model system (RegADMS) was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air sulfur deposition onto different landuse types over China, in which the dry deposition velocities of SO2 and sulfate aerosol (SO4(2-) were estimated by use of a big leaf resistance analogy model and the wet scavenging coefficients were parameterized in terms of precipitation rate.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 annual total sulfur deposition over mainland China is 7.24mt (1 mt = 10(6) ton) , in which dry deposition and wet deposition accounts for 56 and 44%, respectively. The sulfur deposition onto agriculture land, grass land, and forest land is 1.09, 3.6 and 1.41 mt, respectively, which sums 6.1 mt and accounts for 84% of the total sulfur deposition. The modeled sulfur deposition was in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ment conducted at farmland in Yingtan, a typical read soil region in Jiangxi province of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November 1998--October 1999. The total sulfur deposition at the Yingtan site is about 10.3 gm(-2) year(-1) of which 83% is dry deposition. The modeling sulfur deposition at the same site is 8.4 g m(-2) year(-1) Furthermor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RegADMS and RAINS-ASIA on modeling regional sulfur deposition shows the consistence of the two model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simulated sulfur deposition at the medium-large cities reaches 0.72.  相似文献   
955.
多效唑在土壤中降解、吸附和淋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MET)在土壤中的环境引为,MET在土壤中降解较缓慢并随土壤环境条件而异,淹水厌氧条件比旱地好氧条件降解更缓慢,灭菌土壤中未见明显降解,微生物培养试验表明,MET对真菌有明显抑止作用,以MET为唯一营养源的培养基上能生长出几种放线菌,在三种供试土壤中,MET在高有机质含量的黑土中吸附常数远大于黄棕壤和潮土;MET的淋溶则在砂粒含量较高和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潮土中最快,黑土最慢,黄棕壤居间.  相似文献   
956.
几种植物对潜流型湖滨湿地中氮磷的处理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徐进  张奇  王世和  高海鹰 《生态环境》2006,15(5):936-940
湖滨带是连接湖泊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功能过渡区,是湖泊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在河流的入湖口建造湖滨湿地,可有效净化入湖水中携带的部分有机污染物、营养盐等。湿地净化污染物的机理极为复杂,其中植被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适当的植物是构建湿地系统的关键。以云南省抚仙湖北岸的湖滨湿地——马料河潜流型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美人蕉(Cannaindica),菖蒲(AcoruscalamusLinn),伞竹(Cyperusalternifolius),香蒲(Typhaelatifolia)四种不同植被系统的潜流型湖滨湿地去除污水中营养盐的效果,为抚仙湖湖滨带人工湿地的合理优化选择植物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四种植被系统的潜流湿地对总氮和总磷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是由于湿地长期运行而疏于管理,植物没有定期收割翻新,四种植物的氮磷去除率差别不太大,去除效果均不太佳。其中,美人蕉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较好,其去除率分别是30.4%,19.13%,其次为香蒲和伞竹,效果较差的是菖蒲。并且实验表明,暴雨对四种植物湿地氮的去除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连续几天的暴雨情况下,四种植物系统氮的去除率都很低。  相似文献   
957.
甲基异柳磷等四种农药的水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测定了甲基异柳磷、单甲脒、克草胺、嘧啶氧磷等四种农药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条件下的水解速率、探讨了影响水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中性水溶液中,25℃时四种农药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甲基异柳磷270.8d,单甲脒6.5d,克草胺602.7d,嘧啶氧磷55.9d;当温度升至50℃时,四种农药的水解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为原来的2.0—10.8倍;改变pH亦会影响水解速率,甲基异柳磷和单甲脒均随pH增加水解大大加快;克草胺则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很稳定,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差;而嘧啶氧磷在酸碱条件下都不如在中性条件下稳定。  相似文献   
958.
有机磷农药的残留、毒性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马瑾  潘根兴  万洪富  祝坚 《生态环境》2003,12(2):213-215
有机磷农药自问世到现在已有70年的历史。因为它的高效、快速、广谱等特点,一直在农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世界农业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它的不断使用,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高残留、毒性强等,尤其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其暴露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文章主要对有机磷农药的残留、毒性作了初步的分析,指出尽快开发替代产品是今后使用有机磷农药的方向。  相似文献   
959.
以扬麦 5号苗期叶片的类囊体膜和PSⅡ颗粒为对象 ,测定光胁迫条件 (2 50 0 μmol·m- 2 ·s- 1 )下PSⅡ组分和功能特性的变化。光逆境条件下 ,类囊体膜及PSⅡ颗粒的放氧活性明显下降。室温下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结果也表明 ,光逆境处理导致类囊体膜及PSⅡ颗粒荧光发射强度下降。多肽组分变化的分析显示 ,PSⅡ颗粒外周蛋白OEC 33 0 0 0u多肽对光胁迫响应最为敏感 ,降解较显著 ,外周蛋白OEC 1 70 0 0、2 3 0 0 0u和行使光能捕获功能的CP43多肽也先后有不同程度的降解  相似文献   
960.
泡沫树脂是一种新型安全填充密闭材料。以德国Isoschaum 型速凝泡沫树脂为例,分析与探讨了泡沫树脂材料的基本配方、性能、应用方法和应用范围以及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动向等问题。通过分析与研究发现,泡沫树脂具有良好的弹性、较低的透气性、不延燃、使用简便、可靠等优良特性,因此,建议我国矿山开采业尽快开发和应用这种新型安全填充密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