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93篇 |
免费 | 599篇 |
国内免费 | 240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18篇 |
废物处理 | 244篇 |
环保管理 | 549篇 |
综合类 | 4343篇 |
基础理论 | 1038篇 |
污染及防治 | 1375篇 |
评价与监测 | 435篇 |
社会与环境 | 371篇 |
灾害及防治 | 2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180篇 |
2022年 | 423篇 |
2021年 | 397篇 |
2020年 | 399篇 |
2019年 | 296篇 |
2018年 | 309篇 |
2017年 | 394篇 |
2016年 | 406篇 |
2015年 | 443篇 |
2014年 | 487篇 |
2013年 | 606篇 |
2012年 | 554篇 |
2011年 | 598篇 |
2010年 | 523篇 |
2009年 | 478篇 |
2008年 | 411篇 |
2007年 | 382篇 |
2006年 | 356篇 |
2005年 | 238篇 |
2004年 | 140篇 |
2003年 | 151篇 |
2002年 | 151篇 |
2001年 | 125篇 |
2000年 | 127篇 |
1999年 | 96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5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3.
994.
995.
文章基于蒲河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建设目标,对蒲河流域水生态特征和受控因素进行了解析,探讨了具有北方地域特征河流的水生态修复对策和途径,总结了河道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实用技术的研发方向和应用的前景,为突破城市河流水生态修复的瓶颈问题提供了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6.
写在前面的话.本文完成于今年早些时候,但由于刊物在5月时更换出版单位,因而文章在实效性上略有欠缺,但访谈的内容是永久而实际的问题,在当今和未来都是可资借鉴的。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固体废物中钡的方法。确定了石墨管类型、最佳升温程序和酸消解体系等的测定条件,并通过实际样品检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热解涂层石墨管,当溶液钡浓度在0~50.0 μg/L,最佳灰化温度为1 000 ℃,最佳灰化时间为8.0 s,最佳原子化温度为2 600 ℃,最佳原子化时间为2.8 s时,钡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1,方法检出限为2.7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2.7%~5.4%,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9.5%~94.5%。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环境中生物炭胶体形成受到广泛关注,它是生物炭在环境中物理分解作用的重要过程,对污染物迁移有着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对生物炭胶体释放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甚少,人们对生物炭胶体释放机理的认识还很有限.本研究以小麦秸秆和花生壳为生物质来源,系统地探讨了生物炭的裂解温度(300~700℃)和溶液离子强度(0.1~10 mmol·L-1)对生物炭胶体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的耐磨性增强,且在较高的裂解温度下(≥500℃)花生壳生物炭的耐磨性显著强于小麦秸秆生物炭.生物炭的胶体产率受到生物质来源和裂解温度的显著影响,花生壳生物炭的胶体产率低于小麦秸秆生物炭,高温裂解(≥600℃)生物炭的胶体产率显著低于中低温裂解生物炭.在相同溶液离子强度下,生物炭胶体产率与其亚微米级碎片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即生物炭中亚微米级碎片率越高,生物炭胶体产率越高.当溶液离子强度从1 mmol·L-1增加到10 mmol·L-1时,两种来源生物炭的胶体产率均显著降低,其降低的程度因生物炭裂解温度而异,其中低温裂解... 相似文献
999.
Xiaoai Lu Junqian He Jing Xie Ying Zhou Shuo Liu Qiulian Zhu Hanfeng Lu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20,32(1):39-48
Carbon–silica materials with hierarchical pores consisting of micropores and mesopores were prepared by introducing nanocarbon microspheres derived from biomass sugar into silica gel channels in a hydrothermal environment.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nitrogen physical adsorption(BET),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and thermogravimetric(TG),and 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various organic waste gase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icroporous...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南京与北京地区2014年5月1日—2019年10月31日的PM2.5监测数据、气溶胶光学厚度观测资料以及同期MICAPS地面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对两地PM2.5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气溶胶光学厚度、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南京与北京均呈现PM2.5浓度冬季显著高于夏季,AOD冬季小于夏季的特征;对比而言,北京PM2.5月均浓度高于南京地区;南京与北京的PM2.5浓度与AOD均为正相关关系,PM2.5浓度与AOD间相关性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主要表现为夏季相关性大于冬季相关性;两地AOD与PM2.5浓度均为正相关关系,在同一AOD水平下,相对湿度越大,PM2.5浓度越大,气溶胶吸湿增长易造成污染物积累;南京PM2.5浓度与能见度的r为0.57,而北京的r为0.83,两地的PM2.5浓度与能见度的冬季相关性较夏季好,在高相对湿度下,同一PM2.5浓度水平时,南京能见度较北京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