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24篇 |
免费 | 921篇 |
国内免费 | 617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159篇 |
废物处理 | 913篇 |
环保管理 | 1294篇 |
综合类 | 9834篇 |
基础理论 | 2742篇 |
环境理论 | 6篇 |
污染及防治 | 5318篇 |
评价与监测 | 805篇 |
社会与环境 | 729篇 |
灾害及防治 | 7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310篇 |
2022年 | 851篇 |
2021年 | 737篇 |
2020年 | 638篇 |
2019年 | 563篇 |
2018年 | 691篇 |
2017年 | 821篇 |
2016年 | 905篇 |
2015年 | 1123篇 |
2014年 | 1275篇 |
2013年 | 1631篇 |
2012年 | 1391篇 |
2011年 | 1578篇 |
2010年 | 1226篇 |
2009年 | 1196篇 |
2008年 | 1182篇 |
2007年 | 961篇 |
2006年 | 916篇 |
2005年 | 647篇 |
2004年 | 446篇 |
2003年 | 546篇 |
2002年 | 481篇 |
2001年 | 389篇 |
2000年 | 415篇 |
1999年 | 444篇 |
1998年 | 348篇 |
1997年 | 330篇 |
1996年 | 317篇 |
1995年 | 274篇 |
1994年 | 196篇 |
1993年 | 172篇 |
1992年 | 124篇 |
1991年 | 96篇 |
1990年 | 69篇 |
1989年 | 54篇 |
1988年 | 44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Field measurements of salinity, wind and river discharg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hydrodynamics from 1978 to 1984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s of the buoyant plume of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PRE), China during summer. Th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re are four major horizontal buoyant plume types in summer: Offshore Bulge Spreading (Type I), West Alongshore Spreading (Type II), East Offshore Spreading (Type III), and Symmetrical Alongshore Spreading (Type IV). River mouth conditions, winds and ambient coastal currents have inter-influences to the transport processes of the buoyant plume. It is found that all of the four types are surface-advected plumes by analysing the vert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plumes, and the monthly variations of the river discharge affect the plume size dominantly.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PRE plume size and the river discharge reaches 0.85 during the high river discharge season. A wind strength index has been introduced to examine the wind effect. It is confirmed that wind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forming the plume morphology. The alongshore wind stress and the coastal currents determine the alongshore plume spreading. The impact of the ambient currents such as Dongsha Current and South China Sea (SCS) Warm Current on the plume off the shelf has also assessed. The present study has demonstrated that both the river discharge and wind conditions affect the plume evolution. 相似文献
222.
土霉素对小麦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发育的生态毒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土霉素对小麦种子发芽以及早期幼苗生长发育的生态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土霉素对小麦种子芽长及根长的抑制效应显著(p<0.01),而且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根据线性回归方程得出土霉素对小麦种子芽长和根长的半抑制浓度为65.5 mg/L和34.7 mg/L.然而,土霉素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还表明,0.15~2.4 mg/L土霉素暴露21 d后,小麦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了35.6%~47.3%,叶片及根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也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暴露7 d后,0.15~2.4 mg/L土霉素对小麦叶片和根部SOD与POD活性的抑制效应不显著,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土霉素对小麦的SOD与POD酶活性抑制率显著下降;2.4 mg/L土霉素暴露21 d后,小麦根部的SOD活性下降72.3%,说明土霉素对小麦幼苗体内的抗氧化系统具有破坏作用.该实验结果显示,低浓度土霉素长期暴露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不良的生态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223.
加油站地下储油罐压力管理系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当前普遍采用的加油站真空辅助式第二阶段油气回收系统中,为了避免回收到地下储油罐中的油气再次通过P/V阀排空,必须对其中气相空间的压力实施有效控制。从国外的发展情况来看,地下储油罐的压力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基于膜分离技术、基于弹性气囊和基于活性炭吸附三大类,其中膜法油气回收装置在国内已经得到了较多关注。首次系统介绍了气囊式压力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结构设计,具体包括管线布局、钢制压力容器壳体、位于容器顶部封头上的接口组件和全部位于容器内的气囊等;同时对另外一种可行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24.
Cr(Ⅵ)污染土壤的热解还原无害化处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用热解还原法对含铬土壤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新技术,研究了热解温度、热解时间及土壤有机质对铬无害化处理的影响,分析了热解前后土壤中铬的元素形态的变化.同时还探讨了热解还原过程中Cr(Ⅵ)的无害化机制.结果表明,土壤中的有机质在热解还原过程中产生的挥发分对Cr(Ⅵ)的无害化起核心作用;在200~600℃范围内,Cr(Ⅵ)的还原量随着热解温度升高而增大,500.0℃最适合于经济有效地实现Cr(Ⅵ)的热解还原处理;Cr(Ⅵ)的热解还原过程较快.铬的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热解后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铬量大大降低,大部分铬转化成了活性低的残渣态,极大地降低了铬的危害. 相似文献
225.
226.
227.
228.
颗粒化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工艺处理化粪池污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成功培养出适应化粪池污水水质的好氧颗粒污泥.并将其应用于化粪池污水的处理.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第15天左右,SBR中开始出现细小的颗粒,然后微生物在其上繁殖生长使颗粒逐渐增大而成熟;在第24天时,SBR中絮状活性污泥已基本实现了颗粒化.培养出的好氧颗粒污泥对化粪池污水有稳定的处理效果,在进水完全为化粪池污水时,COD、NH_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61%、47%.但是,由于化粪池污水COD较低,因此无法维持较高的生物量,在后期的稳定运行过程中MLSS始终维持在2 500 mg/L左右.好氧颗粒污泥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是其稳定脱氮的保证. 相似文献
229.
铁炭微电解预处理电路板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预处理电路板废水.结果表明,在进水pH为2.00、铁炭质量比为4:1、振荡时间为20 min的铁炭微电解静态实验最佳条件下,絮凝出水COD去除率为30%;在进水pH为2.00、铁炭质量比为4:1、水力停留时间为50 min的铁炭微电解柱动态实验最佳条件下,连续曝气.絮凝出水COD为11021 mg/L,COD去除率约为34%,BOD5/COD从0.12上升到0.32,可生化性提高,Cu2+质量浓度从9.11 mg/L下降至0.76 mg/L,降低了废水的生物毒性,为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30.
污染物负荷对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进水有机负荷和氨氮负荷对曝气生物滤池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COD、氨氮和TN的去除率随进水有机负荷的增加而下降,在氨氮为28.3~33.6 mg/L、TN为39.0~45.8 mg/L条件下,有机负荷小于3.53 kg/(ms3·d)时,出水COD、氨氮和TN分别小于50、5、15 mg/L,去除率分别在85%、85%和65%以上;氨氮和TN的去除率随氨氮负荷的增加而下降,在COD为287.6~313.4 mg/L、氨氮负荷小于0.56 kg/(m3·d)时,出水氨氮小于8 mg/L,去除率在85%以上,出水TN小于15mg/L,去除率在65%以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