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02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99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Mercury (Hg) mining is an important anthropogenic source of atmospheric Hg emissions. The Guizhou Province in Southwestern China is a region with extensive artisanal mercury mining (AMM), but little Hg emission data from this area is available. Using a mass balance method, we estimated emission factors from artisanal mercury mining in Wuchuan mercury mining area (WMMA) and Gouxi area (GX). Average emission factors were 18.2% in WMMA (ranging from 6.9% to 32.1%) and 9.8% in GX (ranging from 6.6% to 14.5%),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2.2–36.4 times higher than the literature values used to estimate Hg emission from Hg mining. Furthermore, the average Hg emission factor of AMM in WMMA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GX, indicating that double condensation processes practiced in GX resulted in higher recoveries and lower emission factors compared to single condensation process applied in WMMA. Atmospheric Hg emission was estimated to be 3.7–9.6 metric tons in 2004 for WMMA and 1.3–2.7 metric tons in 2006 for GX, indicating artisanal Hg mining was an important atmospheric Hg emission source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162.
自养反硝化菌对硝酸盐氮去除动力学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涛  唐顺  杨琦  尚海涛 《环境工程学报》2009,3(11):1943-1946
为更经济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硝酸盐,从兼性污泥中分离获得6株能氧化单质硫和还原硝酸盐的自养反硝化菌。根据各菌株的降解曲线筛选出优势菌种N-I,并研究影响菌株N-I降解性能的环境因素,如pH、温度、碳源及硝酸盐的降解动力学。实验表明,菌株N-I对硝酸盐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反应的半衰期t1/2为1.42 h,反应速率常数为0.488 h-1。最佳反应pH=7,最佳反应温度为30℃,最佳NaHCO3浓度为大于或等于2.5 g/L。  相似文献   
163.
垂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树脂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采用垂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VABR)处理离子交换树脂生产废水的中试实验装置以及实验研究过程,并着重分析了COD容积负荷和盐分对COD的去除率及出水VFA的影响,并确定了该废水的厌氧产沼气率。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温(37±1℃)环境下,容积负荷在9 kg COD/(m3.d)左右时,HRT为24 h的条件下,VABR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保持在70%左右,平均每去除1 kg COD约产生沼气0.44 m3,且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64.
以硅藻土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引入金属氧化物SnO2和Fe2O3,制备了二元氧化物复合型SO42-/SnO2-Fe2O3-硅藻土固体酸催化剂。利用该催化剂与H2O2构成非均相类Fenton试剂氧化体系,催化H2O2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OH,用于处理实际翠蓝废水和模拟亚甲基蓝废水。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H2SO4溶液的浓度3 mol/L,浸渍时间2.0 h,焙烧温度550 ℃,焙烧时间3.5 h,焙烧方式为随炉升降温。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催化剂,处理实际翠蓝废水COD去除率可达79.5%、脱色率达99.6%;处理模拟亚甲基蓝废水COD去除率可达83.1%、脱色率达99.6%。  相似文献   
165.
商丹红  包敏 《环境工程学报》2014,8(5):1982-1986
采用铁盐改性制得铁基膨润土,研究了其对水中磷酸根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通过对膨润土的改性提高了磷的去除率,含磷废水初始pH值的大小对磷的去除率影响不大,初始浓度越低越有利于磷的去除。磷的去除率随改性膨润土的投加量增大而提高,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进一步研究表明,改性膨润土对磷的吸附是吸热反应,其吸附等温线可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拟合;改性膨润土对磷的吸附是快速吸附,在20 min内,磷去除率达70%以上,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6.
Cd、Ni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外源添加重金属和露天盆栽实验研究了Cd、Ni对含羞草、三叶草根际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Ni单一污染条件下,低浓度的Cd、Ni对含羞草组、三叶草组的脲酶、过氧化氢酶有激活作用,高浓度的Cd、Ni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蔗糖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Cd、Ni复合污染条件下,对含羞草组、三叶草组的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产生抑制作用;Cd、Ni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大小顺序为: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其中土壤脲酶可以作为Cd、Ni污染的预警指标。含羞草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修复能力大于三叶草,在Cd、Ni污染修复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7.
餐厨垃圾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相恶臭排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餐厨垃圾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相恶臭排放规律,在中温(35℃)条件下,以餐厨垃圾为发酵底物进行中试规模的两相连续式厌氧发酵试验,并对一个周期内不同时间段产甲烷相产生的气体进行采样,分析其臭气浓度和物质浓度,结合各组分的阈稀释倍数,筛选出主要的恶臭污染物。结果表明,在发酵系统稳定运行阶段,产甲烷相产生的臭气浓度较大,都在23万以上;产甲烷相产生的恶臭物质主要包括硫化物、萜烯类、含氧类和芳烃类四类化合物,其中质量浓度最高的恶臭物质是硫化氢,超过了150 mg/m3;产甲烷相的主要致臭物质是硫化物,其中贡献最大的是硫化氢,其阈稀释倍数都在26万以上,其次为乙硫醇﹥甲硫醇﹥乙硫醚,这3种物质的阈稀释倍数都在4 000以上;除了这4种硫化物,丁醛对恶臭的贡献也比较大,其阈稀释倍数也在4 000以上。  相似文献   
168.
以果蔬残余(VW)、食物残余(FL)及混配餐厨垃圾(MIX)为原料,用生化处理机进行堆肥处理,分别测定比较堆肥产品的肥力特性和污染特性,并探讨其绿地应用适宜性。研究表明,总氮、总磷和有机质含量MIX>VW>FL,均值分别为23.8、3.88和525 g/kg,符合相关标准;重金属及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含量很低,除FL产品的镍含量外均未超标;氯离子、动植物油含量均值分别高达11.1 g/kg和37.9 g/kg,施用于绿地时应控制用量;含水率、杂质含量较高,有臭味;种子发芽指数(GI)除MIX外均未达到50%。可见,原料对堆肥终产物有显著影响,VW比FL更适宜用于生产肥料,MIX产品比单一成分堆肥产品养分更均衡,毒性更低;餐厨垃圾肥料的绿地应用具有广阔前景,但需严格控制盐分及油脂含量,并改善堆肥工艺以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9.
对商业催化剂中最常见的载体钛白粉的脱硝活性和选择性展开实验研究,探究了不同钛白粉在相同实验参数下脱硝率的差异和N2O生成量的变化规律,并从组成成分、比表面积和孔容积等方面对各种钛白粉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其脱硝性能差异的原因。实验表明,6001和6002表现出相似的脱硝活性,且高于6003和6009;WO3能较为有效地发挥活性组分的作用,而Na2O、K2O等对于脱硝活性的影响不大;6001在低于400℃时生成更多的N2O,但超过400℃后明显低于6003和6009;负载WO3和掺加SiO2对钛白粉的孔隙结构没有太大的影响,但BaSO4的添加会显著影响钛白粉的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170.
Chaohu Lake is one of the five largest fresh lakes in China. Now it is one of the three most eutrophic lakes of China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world-wide-concern. From Zhongmiao Temple to Qitouzui Cape, the lak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eutrophication state of the lake western part is more serious than that of the eastern part, mainly because the former is the final place of industrial and municipal wastewater from Hefei City, the capital of Anhui Province. Through six routine national sampling sites of the Western Chaohu Lake, we analyzed the yearly variation of eutrophication from 1984 to 2004, the monthly variation from 2001 to 2004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the six sampling sites in the year 1992, 1996, 2000 and 2004 with Trophic State Index (TSI). The main reasons for Chaohu Lake eutrophication a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eutrophication in Western Chaohu Lake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