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7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815篇
安全科学   189篇
废物处理   146篇
环保管理   210篇
综合类   1263篇
基础理论   505篇
污染及防治   972篇
评价与监测   124篇
社会与环境   94篇
灾害及防治   12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根据某催化裂化装置的生产工艺特点,分析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针对高毒物品和能够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工程控制措施,从源头上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862.
介绍了HAZOP分析在高含硫气田开发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HAZOP分析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63.
文章在无外源接种体的条件下,评估了强制通风(通风量为1.51 L/min)与营养元素对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降解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仅靠合适的营养液配方和长时间通风可以刺激污染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生长,并影响微生物菌群的形成。通风同时添加营养液有利于好氧菌生长、加快PAHs的降解;与通风相比,添加营养元素是影响PAHs降解的主要因素。通风和添加营养元素对3环PAHs降解影响不显著,但可促进4环、5环和6环PAHs污染物降解。60 d内,仅通风、仅添加营养元素、同时通风和添加营养元素处理的PAHs分别降解了52%、59%、67%。  相似文献   
864.
湖泊和水库中藻类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边归国 《福建环境》2003,20(5):62-65
由于富营养化的影响,在我省少部分湖泊和水库中多次发生因藻类的强烈光合作用而产生的高pH值污染和藻类毒素对饮用水的污染等现象。该文综合了除藻的各种方式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多种因素,认为以生物除藻和物理除藻两种方法比较适合我省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65.
Wu  Xiaosong  Chen  Yin  Wang  Ling  Guo  Xiling  Cui  Lunbiao  Shen  Yiming  Li  Fang  Sun  Hong  Zhang  Liubo  Shen  Jin  Xu  Yan 《Food and environmental virology》2022,14(1):101-104
Food and Environmental Virology -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SARS-CoV-2 in cold-chain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we developed specific cryogenic disinfectants. Carrier tests were performed against...  相似文献   
866.
Volatile fatty acids (VFAs), which are largely generated during the anaerobic acidification process, are considered to be reliable indicators of the stable process operation. However, the common methods for monitoring VFAs are offline, and they are typically manual requiring time-consuming, costly and complex instruments. 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a novel online analyzer for automatic measuring VFAs, which was based on the 5-pH point titration, embedded with a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PID)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can achieve accurate and rapid monitoring of VFAs ranging between 0-400 mg/L (<9 min/sample) but simultaneously faces the problems of overtitration and interference of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of wastewater.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accuracy and stability, the effects of three general coefficients (KI, KP, and KD) of PID on the titrati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optimal values of KI, KP, and KD were found to be 1.5, 1.0, and -1.0~0.5, respectively. Besides, the initial titration speed was set at 0.06 mL/min, equal to the minimum speed of the peristaltic pump, and the dichotomy approach was integrated into the PID feedback controller. Owing to the above improvements, the relative mean deviatio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measuring VFAs in both synthetic and real wastewaters were mostly lower than 5.0% and 5.0 mg/L, proving the online analyzer is rapid, accurate and reliable.  相似文献   
867.
为了更好地对延河污染进行控制,增加延河水资源的利用率,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延河5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指标进行评价,最后确定延河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物类型及主要污染断面。结果表明,延河水主要污染物为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以及氨氮,延河水质三氮类、有机类污染为中度污染,重金属类和细菌类污染为轻度污染,总体延河水质属有机类污染,延河主要污染断面为石窑村断面。  相似文献   
868.
文章从万寿菊无土栽培技术要点出发,对万寿菊无土栽培技术进行简单的研究,力图筛选出万寿菊适于生产应用的栽培基质和营养液的配方,为研究万寿菊的无土栽培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花卉无土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的保护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869.
刘杨  张延青  郭一令  王森 《环境工程》2011,29(6):42-45,52
对土地处理法中适合于小城镇的耕作层下土地自然净化系统的成本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已经运行的几个实际工程的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的数据监测与收集,利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拟合,得到处理规模(Q,m3/天)与建设投资(C,万元)之间的关系C=258.130 6Q0.433 7。预测了不同处理规模该系统建设投资与运行...  相似文献   
870.
针对我国部分炼油企业含盐废水难以达标排放这一现状,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部分废水实施零排放处理的措施。分析了炼油废水实施零排放处理诸方面的问题,并围绕"预处理—减量化—深度浓缩—分盐结晶"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