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弹药公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安全是弹药运输安全的前提条件.分析交通系统的构成要素,指出驾驶员是影响交通安全的核心因素.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建立了交通安全事故模型.分析了弹药运输环境条件对弹药运输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研究运行速度与运输冲击振动环境变化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弹药公路运输安全的3点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22.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Atrazine (ATZ), a widely used herbicide, had received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attention due to its widespread detection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as...  相似文献   
23.
PAC-chitosan复合絮凝剂中铝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不同碱化度(B)的聚合氯化铝(PAC)和不同粘度的壳聚糖为原料制备出一系列PAC-chitosan复合絮凝剂。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PAC-chitosan复合絮凝剂中铝的形态分布,探讨了PAC的B值、壳聚糖的含量(C)和粘度(η)对复合絮凝剂中铝的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与PAC之间发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通过试验结果推断出当B=1.5,壳聚糖粘度η=800 Pa·s,C=0.6 mg/mL絮凝效果最佳。并用某造纸废水进行了烧杯絮凝试验。絮凝试验结果与推断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24.
概括了基于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的快速工/模具制造的两种方法——间接法和直接法,对两种工/模具制造技术作了较具体的介绍,并分析了其特点.  相似文献   
25.
平流式沉淀池流场的计算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生昌  陈亮  胡晋明 《环境科技》2003,16(4):10-12,21
计算了平流式沉淀池的流场,并和理想沉淀池关于速度分布假定进行了比较,指出关于理想沉淀池的速度假定并不一定十分符合实际,这可能是造成我国沉淀池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6.
本文对1992年11月棉兰老岛东南海域,伊里安岛北部海域上层水及40°S156°E定点长达4个月的pH,Eh,ΣS调查分析,研究了上述海域的海水化学状况,结果表明,1992年11月,在上层水中,棉兰老岛东南海域海水的碱性较弱,氧化性较强,伊里安岛北部海域海水碱性较强,还原性较强,4°S156°E的上层水界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高铁酸钾(K_2FeO_4)对处理活性污泥脱水性的效果,重点考察了不同pH和剂量条件下,K_2FeO_4调理对污泥过滤脱水特性和胞外聚合物(EPS)分布和组成的影响,以深入认识K_2FeO_4调理污泥的反应机制.研究表明,K_2FeO_4调理效果随pH值的降低而改善,其不仅有氧化裂解作用导致结合型EPS(BEPS)释放,同时其还原产物三价铁离子兼具混凝功效,能够通过电中和与界面吸附去除部分溶解性EPS(SEPS),同时压缩EPS结构,增强污泥絮体结构.此外,当pH值为3,K_2FeO_4投加量为0.1 g·g~(-1)(以TSS计)时,污泥过滤脱水速率和程度均达到最佳.过量投加K_2FeO_4(0.2 g·g~(-1),以TSS计)后,BEPS大量释放,污泥过滤阻力增加,脱水性能恶化.  相似文献   
28.
Insights from the adverse effect of humic acid(HA) on arsenate removal with hydrous ferric oxide(HFO) coprecipitation can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ate of As(V) in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The motivation of our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ompetitive adsorption mechanisms of humic acid and As(V) on HFO on the molecular scale. Multiple complementary techniques were used including macroscopic adsorption experiments,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 extended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EXAFS) spectroscopy, flow-cell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ATR-FTIR) measurement, and charge distribution multisite complexation(CDMUSIC) modeling. The As(V) removal efficiency was reduced from over 95% to about 10% with the increasing HA concentration to 25 times of As(V) mass concentration. The SERS analysis excluded the HA-As(V) complex formation. The EXAFS results indicate that As(V) formed bidentate binuclear surface complexes in the presence of HA as evidenced by an As-Fe distance of 3.26–3.31 ?. The in situ ATR-FTIR measurements show that As(V) replaces surface hydroxyl groups and forms innersphere complex. High concentrations of HA may physically block the surface sites and inhibit the As(V) access. The adsorption of As(V) and HA decreased the point of zero charge of HFO from 7.8 to 5.8 and 6.3, respectively. The CD-MUSIC model described the zeta potential curves and adsorption edges of As(V) and HA reasonably well.  相似文献   
29.
矿泉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化学体系。本文从无机地球化学和化学热力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卧龙饮用天然热矿水的硅、锶、氡、碳酸盐化学和稳定同位素特征。为该矿水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化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化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0.
本文在简介莱斯特·布朗关于21世纪中国粮食问题论点的基础上、分析了21世纪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有利因素与发展潜力、不利因素与潜在危机.提出了与此相关的理论导向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