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7篇
  免费   645篇
  国内免费   2543篇
安全科学   750篇
废物处理   357篇
环保管理   665篇
综合类   4902篇
基础理论   1187篇
污染及防治   1747篇
评价与监测   425篇
社会与环境   432篇
灾害及防治   33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354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359篇
  2016年   352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687篇
  2012年   682篇
  2011年   722篇
  2010年   593篇
  2009年   608篇
  2008年   567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484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张飞飞  刘蓓蓓  毕军  陈锦 《四川环境》2012,31(3):132-138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能源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大,交通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调查南京居民出行交通方式,并通过多项logit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探究影响居民交通选择的关键因素,为城市交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根据估算结果分析不同政策下交通方式改变带来的节能减排效应。结果显示:出行特性(如出行距离)、出行者的个人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与出行者的家庭特征(如是否有私家车,是否有小孩)都对交通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如果通过有效的交通政策引导,使私家车出行转变为轨道交通出行,南京每天大约可减少1573.5吨碳排放。  相似文献   
912.
综合调查分析大连市炮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特尔斐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而计算土地集约利用度,并分别从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管理潜力四个方面计算土地集约利用强度。综合分析土地集约利用度与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强度计算结果表明,炮台开发区土地集约度分值达到86.16%,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土地利用强度潜力较小。未来土地利用潜力主要为扩展潜力,不存在管理潜力,从而对炮台开发区未来发展土地集约利用提出相应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913.
李雪铭  王凯  杨俊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2):114-117,F0004
从宜居的视角出发,结合大连市发展现状建立居住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居住城市化水平测度综合指数。通过整理样本社区测度综合指数的数据,建立指标数据库,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 10进行格网赋值,构建基于空间插值法的居住城市化水平测度模型,绘制大连居住城市化水平测度专题图,直观展现大连市居住城市化水平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5—2010年大连市居住城市化发展呈现出由整体发展水平低、内部差异小到发展速度提高、地域发展不均衡,再到发展速度减慢,日趋平衡,最后实现发展速度再次提高、均衡发展、差异减小的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914.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必须对海洋环境进行长期连续、多要素、多维空间的立体监控。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技术摒弃了传统将水样带回实验室预处理、存放再进行后期分析的低效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采集效率,减轻了海洋监测工作者的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本文介绍了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中的系统集成及数据分析平台等。  相似文献   
915.
利用2006-2010年上海市青浦区PM10和同期地面气象要素的监测资料,定量分析PM10的季节变化规律以及PM10与降雨量、大气湿度和风速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PM10浓度在夏季处于低值,冬季处于高值;5mm/d以上的降雨对PM10有显著的清除作用,且春夏季降雨的清除作用大于秋冬季节。PM10浓度与大气湿度基本呈负相关关系。风速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PM10的扩散但不至造成扬尘,春夏季节的适宜风速是1.5~3.5m/s,冬季的适宜风速是1.5~2.5m/s。  相似文献   
916.
企业环境管理会计从环境的角度,将企业的环境影响纳入到环境会计的核算范围之内,构建一些实物型或价值型的环境业绩指标,表达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或损害。本文立足于国际环境会计应用案例,结合财务会计特征和我国目前的环境数据基础,研究提出了中国企业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内涵和方法框架,并就如何加强企业环境管理会计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17.
The concentrations, compositional profiles, and possible sources of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 (PCDD/PCDF) in water column and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from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potential risks posed by these chemicals were evaluated. Concentrations of the 17 2,3,7,8-substituted PCDD/PCDF in the water and sediment samples ranged from 0.45 to 10.0 pg TEQ/L (mean 2.34 pg TEQ/L) and from 0.31 to 51 pg TEQ/g dw (mean 5.25 pg TEQ/g dw), respectively. Water and sediments from the Nanjing–Nantong sections of the Yangtze River were found to have elevated PCDD/PCDF levels, and the PCDD/PCDF TEQ concentrations in 13 sediment samples exceeded the probable effect levels (PEL), above which adverse biological effects are likely.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principal PCDD/PCDF contamination source for the water and sediment was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pentachlorophenol (PCP) or sodium pentachlorophenate (PCP-Na). PCDD/PCDF concentrations were stable over time near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but had increased sharply in recent decades in the Nanjing–Nantong section, which will have been related to the growth in industrial activities and other anthropogenic PCDD/PCDF sources.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d PCDD/PCDF concentrations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R?=?0.474, P?<?0.01), suggesting that TO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port and re-distribution of PCDD/PCDF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相似文献   
918.
氯过氧化物酶是一种底物广泛的手性催化剂,可以催化卤素离子、芳香族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等进行过氧化反应.利用氯过氧化物酶催化氧化苯酚,考察其对苯酚生物降解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500、1 000 mg/L苯酚在氯过氧化物酶为10 U/mL、pH为6.5、H2 O2投加量为10 mg/L时8h苯酚降解率分别达到86.6%和83.8%,比单纯菌株降解显著提高.说明氯过氧化物酶能快速清除苯酚污染的危害,提高苯酚的生物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919.
以多孔硅酸钙滤料为吸附载体处理含磷的二沉池出水.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吸附试验,研究了滤料粒径及投加量、初始pH、反应时间、温度以及滤料填充高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在静态吸附试验中,取初始磷质量浓度为4.98 mg/L的含磷废水100 mL,当多孔硅酸钙滤料粒径为4~14目,投加量为1.0g,吸附时间为2.5h,温度为25℃,溶液初始pH为7.0~9.0时,磷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出水磷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0.5 mg/L).动态吸附试验表明,在长期运行条件下,多孔硅酸钙滤料吸附床能持续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磷,综合考虑吸附率和运行费用,选择水力停留时间为30 min,滤料填充高度为60 cm为宜.  相似文献   
920.
通过静态实验研究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改性沸石和天然沸石对废水中Hg^2+的吸附特性,探讨了吸附动力学、吸附平衡和吸附热力学机制。研究表明:Langmuir方程能较好地描述2种沸石对Hg^2+的吸附,CPB改性沸石对Hg^2+的吸附率得到显著提高。实验条件下,改性沸石对Hg^2+的吸附率从67.5%提高到98.9%,吸附容量从0.521mg/g提高到3.07mg/g。利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假二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内扩散模型和Elovich方程分别对动力学过程进行拟合,发现2种沸石对Hg^2+的吸附均满足假二级动力学方程,且离子的颗粒内扩散对整个吸附过程有影响。动力学拟合、D-R方程拟合和热力学研究综合表明:2种沸石对Hg^2+的吸附既存在化学吸附又存在物理吸附,吸附吉布斯自由能变(△G^0)、焓变(△H^0)、熵变(△S^0)均小于0,反应为自发的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