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35篇 |
免费 | 2851篇 |
国内免费 | 96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43篇 |
废物处理 | 646篇 |
环保管理 | 957篇 |
综合类 | 5193篇 |
基础理论 | 1952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3938篇 |
评价与监测 | 398篇 |
社会与环境 | 320篇 |
灾害及防治 | 39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02篇 |
2023年 | 256篇 |
2022年 | 552篇 |
2021年 | 408篇 |
2020年 | 317篇 |
2019年 | 313篇 |
2018年 | 357篇 |
2017年 | 478篇 |
2016年 | 589篇 |
2015年 | 713篇 |
2014年 | 829篇 |
2013年 | 1049篇 |
2012年 | 909篇 |
2011年 | 899篇 |
2010年 | 691篇 |
2009年 | 659篇 |
2008年 | 735篇 |
2007年 | 589篇 |
2006年 | 498篇 |
2005年 | 369篇 |
2004年 | 287篇 |
2003年 | 354篇 |
2002年 | 303篇 |
2001年 | 253篇 |
2000年 | 262篇 |
1999年 | 248篇 |
1998年 | 251篇 |
1997年 | 242篇 |
1996年 | 222篇 |
1995年 | 174篇 |
1994年 | 118篇 |
1993年 | 122篇 |
1992年 | 106篇 |
1991年 | 81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8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196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地质勘探巷道的通风新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巷道通风的新方法,其中包括用间断风筒的通风、半循环通风、封闭式通风、高压通风机通风等,并就通风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42.
刘利亚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10,(3):24-27
本文介绍了正压呼吸器佩戴者呼出来的气体再次被利用,补偿系统的吸气气源,使之达到其系统工作的气体传动及协调平衡系统的目的,极大地延长呼吸器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743.
分析了涂装行业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如火灾爆炸、毒物危害、粉尘危害、静电危害和噪声危害等,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74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消除了特种设备本身存在的隐患,为特种设备监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本身就有很强的安全性,如果不注意安全管理就极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745.
2002年8月25日至9月10日,以副局长王德学同志为团长,由田玉章、田淮俊、贺黎光、刘云昌、张历声,裴文田、王清华等8名同志组成的团组,分别就危险化学品和矿山安全管理工作对美国化学协会、危化品运输紧急救援中心、匹兹堡德国DBT矿山设备公司和巴西谈水河谷铁矿公司总部及淡水河谷公司康塞松铁矿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访问。本次考察对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一步推进我国危险化学品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46.
747.
74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因素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危害性也在逐渐提升。其中有机废气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产生量排放量都越来越高,如果不进行处理将对环境和人体都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基于VOCs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相关研究作了分析,希望对有机废气的处理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49.
计算机硬盘驱动器的振动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蕴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11(1):49-53
硬盘驱动器是计算机重要的外存储设备。它对随机振动环境较为敏感 ,是控制计算机系统工作安全性和进行信息处理的薄弱环节之一。笔者对计算机硬盘驱动器在随机振动环境下的工作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导致硬盘工作失效的基本形式 ,针对读写过程中头盘振动响应位置偏移与读写模式间的关系给出了硬盘工作失效的判定方法。有关结果对计算机系统的振动安全分析和评估是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50.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难以降解且通过食物链传递,影响农作物食品安全且具有潜在人体健康风险,其中以镉(Cd)、砷(As)污染尤为突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固化稳定化、化学淋洗、电动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等,其中,基于超富集植物的重金属抗性、活化和超吸收机制以及根际微生物对植物修复效率的强化作用,微生物-植物联合生物修复已成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热点,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关注农田土壤及农作物中Cd、As污染与土壤修复技术,在阐述土壤Cd、As污染现状基础上,综述微生物(丛枝菌根真菌、植物内生菌和根际促生菌等)-植物(东南景天、龙葵、美洲黑杨、蜈蚣草和樟子松等)联合修复Cd、As污染农田土壤的研究进展,阐述联合修复的过程作用机制(重金属抗性、解毒、活化、转运及微生物-植物共生),重点讨论不同微生物-植物联合技术的修复效率、作用机制、应用条件、限制因素及应用前景。合理利用微生物-植物联合技术修复体系,可充分发挥微生物与植物效力优势,提高污染土壤修复效率,以期为提高Cd、As污染农田土壤生物修复效率和保障土壤种植安全及食品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