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0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341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100篇
综合类   863篇
基础理论   186篇
污染及防治   215篇
评价与监测   79篇
社会与环境   88篇
灾害及防治   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51.
152.
黄菖蒲和狭叶香蒲根系对氮磷的吸收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进的常规耗竭法,研究了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和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根系对NH4+、NO3-和H2PO4-的吸收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这2种植物根系对NH4+、NO3-和H2PO4-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均可采用Michaelis-Menten方程描述。2种植物根系对NH4+、NO3-和H2PO4-的亲和力(Km)和最大吸收速率(Vmax)有显著差异。吸收H2PO4-时,黄菖蒲根系具有较高的Vmax值和较低的Km值,说明黄菖蒲具有嗜磷特性,并能够适应广范围浓度的H2PO4-环境,适宜用于污染水体磷的去除;吸收NO3-时,狭叶香蒲根系具有较高的Vmax值和较低的Km值,表明狭叶香蒲可用于广范围浓度NO3-污染的水体修复;吸收NH4+时,黄菖蒲根系具有较低的Vmax值和Km值,而狭叶香蒲根系具有较高的Vmax值和Km值,说明黄菖蒲适宜用于NH4+污染较轻水体的修复,而在NH4+污染较重水体中宜选用狭叶香蒲作为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153.
Zuo Y  Zhang K  Wu J  Men B  He M 《Chemosphere》2011,83(7):1014-1019
Phthalic acid and its photochemical degradation has been determined in snow and rainwater samples collected during winters (2003-2010) in the Southeast of Massachusetts using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GC) with flame ionization and mass spectrometric detection. Water samples were dried using a rotary evaporator and derivatized with a 14% BF3/methanol reagent before GC analysis. The developed method proved simple and accurate. Phthalic acid was found in snow samples collected in a concentration range of 7.22-76.5 nM.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phthalate was carried out under 300 nm UV light. The direct photodecomposition of the acid is slow (5% h−1). However, the addition of dissolved Fe(III) species at 2.0 μM accelerated the light-induced degradation of phthalic acid by 3.5 times in the atmospheric water samples. Photodegradation rates of phthalic acid increases with decreasing pH value of water samples in the range of pH 2.8-4.5.  相似文献   
154.
Arsenic mobility may increase in liquid phase due to association with colloidal Fe oxides. We studied the association of As with Fe oxide colloids in the effluent from water-saturated soil columns run under anoxic conditions. Upon exfiltration, the solutions, which contained Fe2+, were re-aerated and ferrihydrite colloids precipitated. The entire amount of effluent A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ferrihydrite colloids, although PO43−, SiO44−, CO32− an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were present in the effluent during ferrihydrite colloid formation. Furthermore, no subsequent release of As from the ferrihydrite colloids was observed despite the presence of these (in)organic species known to compete with As for adsorption on Fe oxides. Arsenic was bound via inner-sphere complexation on the ferrihydrite surface. FTIR spectroscopy also revealed adsorption of PO43− and polymerized silica. However, these species could not impede the quantitative association of As with colloidal ferrihydrite in the soil effluents.  相似文献   
155.
针对再生水厂膜生物反应器(MBR)出水水质特征,对后续深度处理工艺中与纳滤组合的预处理技术进行筛选.通过对臭氧、活性炭、臭氧-活性炭3种预处理技术对比,分析3种预处理方式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及对分子尺寸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3种预处理技术对MBR出水中有机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31.7%和36.6%;市政污水...  相似文献   
156.
从胜利油田回注水中筛选得到一株硫酸盐还原菌,命名为zsz1209。经过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zsz1209为梭菌属(Clostridium)。实验研究了zsz109的生理特性,并对通过调节环境pH来抑制菌株zsz1209生长繁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菌株zsz1209的理想碳源为乙酸钠,在30~60℃之间可较好地生长;SOi浓度低至50mg/L时,生长未受到明显抑制。当培养环境pH高至8.5~9.0或低至3.5~4.0时,检测菌株zsz1209对SO4^2-和碳源(COD)的利用情况,发现zsz1209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结果表明利用改变环境pH来抑制微生物对油田的腐蚀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7.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活性红X-3B染料废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活性红X-3B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废水电导率、脉冲电压、脉冲频率、针板间距以及曝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废水电导率为200μS/cm、脉冲电压为34kV、脉冲频率为60Hz、针板间距为15mm、曝气量为12L/h、处理时间为60m in时,活性红X-3B染料废水脱色率能达到98.6%。  相似文献   
158.
分析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中烟气系统、吸收塔系统、石灰石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等在运行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9.
三峡蓄水成库后仍属于典型的河道型水库,其总体水流、水质运动特性符合一维水流水质运动规律。针对三峡库区总体水流、水质运动特性,采用一维水流水质模型对三峡库区水流和水质进行了模拟。以该模型为核心,利用Web Services技术开发并在互联网上发布了模型服务,在此基础上采用成熟的WebGIS和富客户端Flex等技术构建了适用于三峡库区的干流水质模拟平台;能够实现包括各计算断面流速、流量、水位以及污染物浓度时空过程在内的三峡库区干流流速场和浓度场的数值模拟。以库区干流清溪场至十里铺断面内的江段作为模拟实例,利用该平台模拟计算江段内水流和水质状况,并以水文水质同步观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为三峡库区污染物总体输移扩散特性研究提供了有利工具,同时也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进行库区水环境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0.
中国南方塑料大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中国南方地区15个省市自治区160个气象观测站台1990-2009年的气象资料,综合考虑气温、光照、风速、降水等主要致灾因子,并根据这些数据建立了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的南方塑料大棚气象灾害的投影寻踪等级评价模型,计算出南方塑料大棚的气象灾害月份和季节的风险等级,并按季节进行了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春季四川盆地地区气温回升较快,有利于设施作物生长,风险最低,重庆、贵州等地由于由于太阳总辐射低,设施作物易受到寡照灾害,风险等级最高;夏季沿海地区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对设施结构有较大影响,有较高的风险;秋季高灾害风险等级分布较少,以低风险为主;冬季以北纬25°为分界线,北部地区气温低、热量条件缺乏,不适宜塑料大棚发展,南部地区则相反,风险低。我国南方秋季西部地区、冬季南部地区及春夏两季的四川盆地地区的气象灾害风险最小,适合塑料大棚的发展,研究结果为我国南方塑料大棚发展的合理布局和气象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