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7篇
  免费   1420篇
  国内免费   267篇
安全科学   461篇
废物处理   157篇
环保管理   326篇
综合类   2416篇
基础理论   772篇
污染及防治   1140篇
评价与监测   220篇
社会与环境   208篇
灾害及防治   204篇
  2025年   28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采用XRF,ICP-MS,XRD及SEM-EDS检测手段,研究了废旧阴极-赤泥高温协同处理所得熟料的溶出性能.结果表明,Na2CO3浓度,温度,时间及液固比因素对Al2O3,Na2O溶出率TFe2O3的富集效果的影响趋势一致.最适宜溶出条件为:Na2CO3 30g/L,温度50℃,时间30min,液固比8.该条件下,熟料中Al2O3和Na2O溶出率分别高达为87.41%和92.51%;相应的SiO2和CaO溶出率仅为3.02%和0.36%,铁矿物几乎不溶.溶出渣中的TFe2O3含量从熟料中23.64%提高到39.89%,研究表明溶出工艺同步实现了熟料中铝、钠的回收和铁的富集.再者,处理后溶出渣较熟料减量近16%(以铝和钠溶出率测算),且属于非危险性废物.  相似文献   
242.
针对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以一种全新的思路结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的系统化体系结构及其先进之处,以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为动力,建立了基于生产过程的绩效测量、人员职责分配、运行控制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4个主要因素的安全评价管理模型;并以此为指导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运用模糊综合安全评价的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合成;最后,结合矿井生产过程中的供电系统,对淮南潘三矿现场进行实例应用,证明其可行性.该管理模型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有推广和借鉴意义,可望为煤矿企业通过安全管理实现科技兴安提供一种更可靠,更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43.
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集传感器、测控、通信、计算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为一体,实现了"测得准、传得快、说得清、管得好"的总体目标,可为水环境管理、水功能区管理、污染物减排和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系统可方便接入其他业务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环保部门环境监察、管理能力,增强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快速反应能力,满足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244.
油品储运过程挥发损耗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燕化公司油品储运情况的调查,测算其油品储运过程中的挥发损耗,并提出了有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45.
分析简单地拉伸、压缩和扭转的情况时,应力状态能容易地被确定.但是,实际上在金属加工过程中材料是承受复杂的应力状态,在模具——工件接触面上增加有摩擦力.而且,这些应力和摩擦力一般地沿着接触面变化.准确的计算或预测载荷、力、应力和温度,不但对设计适宜的设备是重要的,而且对研究工艺期间材料的变化过程也是重要的.本文将讨论材料变形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分析方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246.
矿山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矿山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归纳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及诱发地质和工程灾害等三个方面。矿山固体废物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目前的利用途径主要有回收利用有用元素,工业原料、回填材料、能源发电、农用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等。  相似文献   
247.
柴油车的黑碳排放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但我国柴油车黑碳排放清单编制仍有较大局限性. 为进一步提高柴油车黑碳排放清单编制精度,采用整车转毂台架和热光折射的方法研究不同排放标准、行驶工况和负载状况对重型柴油货车黑碳排放的影响. 结果表明:我国排放标准升级对重型柴油货车的黑碳排放有重要影响,从国Ⅰ、国Ⅱ排放标准升级到国Ⅲ、国Ⅳ和国Ⅴ排放标准,黑碳在颗粒物中的占比由41%左右逐步提至72%左右. 行驶工况对重型柴油货车的黑碳排放也有一定影响,车辆在C-WTVC (中国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测试工况)下的黑碳排放占比较VECC (重型车典型道路行驶工况)下高5%~10%. 与半载状态相比,重型柴油货车在满载状态下黑碳排放占比更高,国Ⅲ、国Ⅳ重型柴油货车满载状态下黑碳排放占比较半载状态高7%~8%,国Ⅱ重型柴油货车满载状态下黑碳排放占比较半载状态高15%左右. 研究显示,柴油货车黑碳排放清单编制要综合考虑排放标准、驾驶特征、负荷状况等对黑碳排放的影响,不宜使用固定系数利用颗粒物排放因子外推黑碳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248.
充分发挥作物品种资源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十分重视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利用,并利用各种优异品种资源育成一批又一批新品种,主要粮食作物推广的品种经历了4~5次更换,随之粮食作物产量由50年代的1155kg/hm2增加到1994年的4065kg/hm2。迄今,我国收集的粮食作物品种资源约24万份,并对其中20万份进行了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抗逆、抗病虫鉴定和评价,筛选出大量具有优良性状的资源,有的已在我国粮食增产中发挥了明显作用,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加速现有粮食作物品种资源的鉴定和开发利用;根据生产和育种的需要,不断收集新资源,深入鉴定筛选优良资源;并创造新物种或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249.
郁亚娟  王翔  孙蔚鋆  黄凯  王冬 《环境工程》2012,(Z2):519-523
为了了解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在生产、使用、废弃或回收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二次电池环境影响机制分析方法。通过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采用Eco-indicator99体系,综合考虑电池循环容量衰减和循环次数的影响,建立了二次电池环境影响机制分析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两种实验用二次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环境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所选取的两种二次电池当中,锂离子(Li-ion)电池的环境影响明显比镍氢(Ni-MH)电池的低;2)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Li-ion电池环境影响衰减比Ni-MH电池的明显,即随着使用循环次数的增加,Li-ion电池对环境的影响会降低到更多。综合来说,所选取的Li-ion电池比Ni-MH电池更具环境可持续性。文中所提出的环境影响机制分析模型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二次电池,以期为环境友好型二次电池的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50.
Dyeing fabrics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CD) instead of water can save energy, reduce water use and prevent pollution. The special pilot plant was designed to test dyeing procedures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and the analyses of the results indicate major benefits as compared to water based procedures. The dyeing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fabric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using special pilot plant was investigated. Disperse dye, C.I. (color index) Disperse Blue 79, was used in this study. After dyeing, rinsing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which removes the excess dyes, was also discussed. At the same dyeing conditions, K/S (color yield) of dyed fabric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dye concentration from 1% o.w.f. (on weight of fabric) to 5% o.w.f. Dyeing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had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color yield. When the temperature rose above 110 °C, the increase in color yield was obvious. At 20 MPa, 120–130 °C, dyeing reached equilibrium after 60 min. The excess dye of the dyed PET fabric was small. The suitable condition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for removal of excess dye from the dyed fabric was 70 °C, 20 MPa. The PET fabric dyed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had good fastnes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