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3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1473篇
安全科学   247篇
废物处理   277篇
环保管理   270篇
综合类   2201篇
基础理论   61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446篇
评价与监测   134篇
社会与环境   118篇
灾害及防治   1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根据污染源头控制和废水回用的要求,对典型棉针织染整厂的不同生产过程废水排水水质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较实用的废水源头清浊分流方案。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混凝-臭氧组合工艺对清废水处理效果,确定了最优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清废水主要为洗水,占废水总量的25%~30%;混凝-臭氧组合工艺的最优工艺条件为:pH为6~9,PAC投加量为48 mg/L,PAM投加量为1.0 mg/L,臭氧接触时间为12 min(臭氧浓度为14.5 mg/L),这时,清废水COD、色度去除率分别为71%和98%,实践证明,出水水质完全能够满足染整生产。  相似文献   
992.
抗压实验法厌氧颗粒污泥机械强度的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首先对厌氧颗粒污泥样品进行筛分,然后测定其机械强度,解决了实际操作过程中现有抗压实验法出现的精确度与重现性较差的问题。通过对不同来源厌氧颗粒污泥样品机械强度的测定、对比分析发现,厌氧颗粒污泥的机械强度大小与反应器的规模、反应器所采用水力负荷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且与其主要金属元素(Ca、Fe和Mg)含量的大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3.
对生物膜填料塔对模拟烟气和电厂烟气的净化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对比分析了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生物膜填料塔对不同烟气中SO2和NOx的净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循环液温度在24~35℃、空床停留时间(EBRT)为60s、喷淋量为8~10L/h、脱硫塔的pH为0.8~1.5、脱氮塔的pH为7.5~8.0的条件下,生物膜填料塔对模拟烟气和电厂烟气中SO2的净化效率都很高,但模拟烟气条件下的总脱氮率的平均值为80%,而在电厂烟气条件下只有35%。经分析认为,脱氮率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电厂烟气中杂质的影响,以及烟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同时因为生长条件不同从而驯化出的微生物群体组成也不同。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生物倍增工艺处理市政污水的沿程污染物降解规律的考察表明,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显著,COD和BOD5出水分别为47.80 mg/L和19.80 mg/L;氨氮去除率可达100%。发现厌氧区提前发生反硝化并一定程度上影响系统除磷效果;通过对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低碳源的进水条件是影响系统同步脱氮除磷效果的关键因素;提出在进水口直接添加碳源以及分点进水的碳源分配+辅助化学除磷的方式可强化氮磷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95.
某矿区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湘南某矿区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状况,对该矿区东河流域附近重金属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地下水和土壤样品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1)该矿区东河流域附近的主要污染源有18个,其中有色金属选厂、尾矿库、采矿场和冶炼厂是排放重金属较多的污染源;(2)20个采样点中土壤重金属Pb、Cd、Zn、As和Hg大部分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综合污染指数P综〉1,该矿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d、As和Hg,且土壤中Cd、Zn和As的含量两两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3)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纵向迁移不明显,该矿区附近20个采样点的地下水并未受到污染,综合污染指数P综〈1。20个采样点地下水Pb、Cd、Zn、As、Hg浓度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中的Ⅲ类标准。  相似文献   
996.
Biomass is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solution to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related to fossil fuel usage.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biomass waste is important not only for the prevention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but also for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Pyrolysis and hyrolysis in subcritical water are promising processes for biomass waste conversion. This paper deals with hydrolysis and pyrolysis of peanut shells. Hydrolysis and pyrolysis kinetics of peanut shell waste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process mechanisms and for the control of the reactions. Hydrolysis kinetics was conducted in a temperature range of 180–240 °C. A simplified kinetic model to describe the hydrolysis of peanut shells was proposed. Hydrolysis activation energy as well as the pre-exponential factor wa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model. The target products of peanut shell hydrolysis, reducing sugars, can reach up to 40.5 % (maximum yield) at 220 °C and 180 s.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stages appeared in this thermal degradation process. Kinetic parameters in terms of apparent pyrolysis activation energy and pre-exponential factor were obtained by the Coats–Redfern method.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以超高盐榨菜腌制废水为对象,考察填料种类、负荷和温度对ASBBR启动及处理效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盐度为7%(NaCl计),负荷为1 kg COD/(m3·d)的条件下,采用聚氨酯泡沫填料的反应器经67 d可成功构建超高盐榨菜腌制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系统,较未设置填料、投加半软性组合填料、球形组合填料和聚苯乙烯泡沫填料的反应器分别缩短了26、6、24和18 d,且运行至第79天,可使出水COD降至375 mg/L,COD去除率为92.86%;通过对负荷的阶段逐步提高,可提升反应器有机负荷至15 kg COD/(m3·d),使进水COD为(27 000±2 000)mg/L的超高盐废水,出水COD均值降至2 200 mg/L ,平均去除率达到92.03%;温度对反应器处理效能影响显著,温度分别为30、25、20、15和10℃时,反应器COD去除率分别为92.63%、84.07%、67.13%、54.61%和44.19%。  相似文献   
998.
在以焦炭为填料的生物滴滤塔对挥发性脂肪酸臭气的处理研究中考察了空床停留时间、臭气浓度、体积负荷以及进气温度等参数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床停留时间较长时对臭气降解有利。在停留时间超过97 s时,能实现完全降解;此外,净化率随臭气浓度和体积负荷的不断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臭气浓度为24.29 mg/m3即臭气的体积负荷为3 g/(m3·h)时,去除率约为96%;当臭气浓度增至1 345.74 mg/m3即体积负荷增至18 g/(m3·h),去除率达100%;然而,当臭气浓度增至4 934.38 mg/m3即体积负荷增至66 g/(m3·h)时,去除率降至73.1%。另外,进气温度对净化率也有一定程度影响。当进气温度较低时,净化效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99.
易然  徐静  宋玉栋  周岳溪  张胜  王红 《化工环保》2013,33(4):289-293
采用氨基膦酸螯合树脂C-900去除丙烯酸丁酯废水中的二价阳离子,考察了吸附温度和废水流量对树脂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用Thomas模型进行动态吸附数据的拟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35℃、废水流量为15SV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中3种二价阳离子总质量浓度为1.0mg/L时的穿透体积为240BV,达到穿透体积时树脂对Ca2+,Mg2+,Cu2+的去除率分别为100%,99.2%,99.8%。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芳香聚酰胺膜(NF-1#)、复合膜(NF-2#)和聚酰胺复合膜(NF-3#)深度处理棉针织品印染废水,考察了膜分离性能及膜污染情况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为0.5MPa、废水温度为25~35℃、废水pH为7的条件下,NF-1#膜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率最高,为76.0%~85.0%;脱盐率也最高,达90.0%。膜过滤后浓水送污水厂处理,产水回用于车间生产。操作压力增高、废水温度升高和废水pH增大均导致滤饼层阻力(Rc)和膜过滤过程中的总阻力(Rt)增加,Rc是Rt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导致膜透过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