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81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57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519篇
基础理论   198篇
污染及防治   318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7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Aquifer recharge,which uses urban stormwater,i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to control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while clogging problems in infiltration systems remain the key restricting factor in broadening its practice.Quant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logging process is still very poor.A laboratory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surface physical clogging processes,with the primary aim of developing a model for predicting suspended solid clogging processes before aquifer recharge projects start.The experiments investigated the clogging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uspended solid sizes in recharge water by using a series of one-dimensional fine quartz sand colum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maller the suspended particles in recharge water,the farther the distance of movement and the larger the scope of clogging in porous media.Clogging extents in fine sand were 1 cm,for suspended particle size ranging from 0.075 to 0.0385 mm,and 2 cm,for particles less than 0.0385 mm.In addition,clogging development occurred more rapidly for smaller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It took 48,42,and 36 hr respectively,for large-,medium-,and small-sized particles to reach pre-determined clogging standards.An empirical formula and iteration model for the surface clogging evolution process were derived.The verification results obtained from stormwater recharge into fine sand demonstrated that the model could reflect the real laws of the surface clogg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12.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农村内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而与之配套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使得农村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经问卷调研,东北严寒地区村镇环境突出的问题是水体和空气污染严重,垃圾围村现象普遍,工业企业生产及道路交通使得噪声污染加剧,工业企业污染较重.探究环境污染形成机制包括:农村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农民生活形式现代化和模式传统化的矛盾、农民环保意识薄弱以及城乡二元化体制结构使得东北严寒地区村镇环境不断恶化.文章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3.
石灰石粉制浆系统是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脱硫剂浆液干式制备系统的一个主要部分。针对石灰石粉制浆系统传统设计的不足,提出了石灰石浆液罐与粉仓一体化设计的优化方案,具有节省投资、占地小、设计简单紧凑、系统可靠和寿命长的优点,尤其适合我国老小燃煤机组烟气脱硫改造工程。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多个烟气脱硫工程。  相似文献   
114.
某电厂300 MW机组由于燃用煤种与设计煤种差别很大,其实际燃煤的含硫量远远超过设计值,造成烟气中SO2排放量成倍增加,不能达标排放,需对其已有脱硫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主要是对吸收塔、氧化空气系统、石膏脱水、石灰石浆液供给系统、事故浆液排放系统进行了扩容改造。吸收塔浆液池增高壳体采用塔内立杆倒拉的方法进行顶升安装,上部1.8 m层喷淋层壳体采用吊装。改造后实际运行表明:脱硫率超过96%的设计值,其他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工程改造后每年减排SO2 6.4万t,减排粉尘358 t,每年可节省排污费支出4 032万元,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5.
冷冻分离法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含Ca2+、Mg2+、Na+等无机离子水样和含有溴氨酸(1-氨基-4-溴-蒽醌-2-磺酸钠)的水溶液、UIImann缩合反应产生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渐进冷冻法分别在人工条件下进行实验,分析并对比了冷冻法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规律。结果表明:冷冻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由于污染物自身结构不同,冷冻法对污染物分离有选择性,对有机物的去除高于无机离子,对单一污染物去除高于复杂废水。  相似文献   
116.
论述了输油泵站控制系统及微波通信系统遭受雷击的危害及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各种防雷的有效措施,完善微波通讯和站控及网络防雷保护系统,为确保输油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利保证.  相似文献   
117.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地域划分中的SOFM网络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目前地域划分中存在的问题,论文尝试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作为区划工作的理论支撑,构建了自组织特征映射SOFM网络,以青藏高原环境与生态系统资产作为待分客体,探索了新技术和方法在生态资产地域划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对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非线性问题,SOFM网络具有比聚类分析等线性分类器更强的适应性。应用SOFM网络在对待分客体生态资产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使用策略性循环尺度转换(SCS)范式对其进行了区域转换,最终完成了青藏高原范围内生态资产的地域划分。  相似文献   
118.
以石家庄市显像管玻壳厂排放的铅尘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该玻壳厂周围土壤布点采样,较系统地研究了铅尘在大气和周围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研究表明,用高斯模式能成功地预测铅尘在大气中的迁移扩散规律,玻壳厂周围土壤表层铅含量较大值出现在当地年主导风向(SSE,N)下风向,铅在土壤中的分布主要集中在0-20cm的耕作层,在20-40cm深度范围内,铅含量呈下降趋势,最大降幅达50%。  相似文献   
119.
环境模型参数识别与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在对水文模型实例的参数不确定性分析基础上,分别采用传统灵敏度分析方法、HSY算法、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模型参数特性进行了识别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参数优化算法与传统灵敏度分析方法不能解释模型结构复杂性特征,采用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对环境模型参数进行识别提供了深入分析与理解模型系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0.
西安地区土壤CO2 释放量和释放规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Zhao J  Du J  Yuan D  Yue Y  Zhang X 《环境科学》2002,23(1):22-25
根据碱溶液吸收法,对西安地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CO2释放量进行了昼夜观测,观测资料显示,西安地区各月份土壤CO2释放量在一昼夜内具有明显的变化,从当日上午到次日上午,CO2释放量表现出由低变高再变低的规律,土壤CO2释放量变化与温度变化具有相同的特征,但释放量的变化具有滞后性,相对于温度的变化滞后4-6h左右,温度是决定土壤CO2释放量昼夜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它的升高和降低分别造成了土壤CO2和放量的增加和减少,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CO2释放量不同,林地释放量大于草地,草地释放量大于裸地,夜间12h释放量大于白天12h释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