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篇
  免费   482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安全科学   132篇
废物处理   68篇
环保管理   137篇
综合类   851篇
基础理论   266篇
污染及防治   373篇
评价与监测   78篇
社会与环境   76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技术中试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新的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中试装置,其烟气处理量达3500m3/h.首先进行了进料钙硫比(Ca/S)、过饱和温度对装置脱硫效率影响实验,进一步研究了脱硫塔内固体颗粒物循环和烟气流速等因素对脱硫装置性能的影响.对比实验研究表明:在Ca/S=1.2时,固体颗粒物的循环使系统脱硫效率提高15% 左右;脱硫塔内烟气设计流速可以偏高一些.本文同时对系统脱硫过程进行了机理分析,指出了延长脱硫剂有效停留时间的途径.  相似文献   
252.
2种形态稀土在水稻幼苗体内的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La、Gd、Y轻、中、重稀土离子和稀土-EDTA配合物2种不同形态稀土元素的根、茎叶中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水稻的根及茎叶对稀土元素的培养液叶中的稀土含量呈正相关;稀土的离子形态为根利用的有效形态,其在水稻幼苗中的分布为根〉茎叶,当以稀土-EDTA配合态存在时,其在根部富集明显低于离子态,在茎叶中富集则显著增大,显示出稀土-EDTA配合态为植物茎叶利用的有效形态。  相似文献   
253.
对北京市地面监测站点的CO浓度进行分析,探讨其浓度水平、变化趋势和时空分布特征。2014年春、夏、秋、冬四季北京市CO平均浓度分别为1.06、0.87、1.34、2.17 mg/m3。CO浓度均呈双峰型变化,第一个峰值出现在07:00-09:00,主要由交通早高峰的排放引起;第二个峰值出现在23:00左右,主要受交通晚高峰排放和夜间边界层高度降低的挤压效应的共同影响。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年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尤其是秋、冬季较为明显,体现了工业布局和区域传输对CO的影响。从全年来看,湿度对CO浓度的影响最大。对2014年冬季北京市的一次高CO浓度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由本地排放和区域传输共同造成的,气象要素中地面气压对CO浓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54.
以湖南省长株潭3市为研究区域,分析其在2013年第4季度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与上年同期进行对比,同时研究PM2.5质量浓度和AQI值与气象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M10和PM2.5是长株潭3市的主要大气污染物;2013年第4季度中,长株潭3市在11月份的空气质量最好;总体上,3市中,湘潭市的空气质量最差,而3市2013年第4季度的环境空气质量较上年同期明显下降,复合污染特征越来越明显。PM2.5质量浓度和AQI值与气象参数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与能见度显著负相关,与风速、湿度和气压微弱负相关,而与温度微弱正相关。与上年同期相比,长株潭3市在2013年第4季度的气温偏高,湿度较小,平均风速小,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因此,尽管3市的污染治理力度大,减排成效明显,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反而较上年同期下降。在大气环境容量基本利用殆尽的情况下,不利气象条件随时可能直接诱发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55.
针对跨座式单轨交通列车遭受雷击时列车内的人员安全性,本文通过对列车内人员不接触与列车金属外壳直接连接的金属构件和接触与列车金属外壳直接连接的金属构件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第一种情况下,人员是完全安全的;第二种情况下,人员可能会有像蜜蜂刺痛或烟头灼痛的感觉,但不威胁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56.
为了研究进料油脂含量(5%~25%)和有机负荷(40~60 kg VS/m3)对餐厨垃圾中温干式厌氧消化的共同影响,采用软件Design-Expert 8.0.6设计进料参数,以容积产甲烷率作为响应值,对14组序批式实验的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容积产甲烷率与油脂含量和有机负荷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当有机负荷为40 kg VS/m3时,甲烷产率随油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有机负荷为50 kg VS/m3时,甲烷产率随油脂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有机负荷为60 kg VS/m3时甲烷产率随油脂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序批式实验中进料的最佳油脂含量和有机负荷分别为18.7%和42.9 kg VS/m3,对应响应面的理论容积产甲烷率最大值为32.74 L CH4/L。研究结论可以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为餐厨垃圾干式厌氧消化技术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7.
以北京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重度火烧1年后林下植被(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叶功能性状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与对照样地相比,重度火烧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极显著降低(P <0.01),但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以及Pielou指数虽呈下降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P> 0.05);草本层除Pielou指数外,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增加(P <0.05).(2)重度火烧样地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叶厚度(LT)、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碳含量(LCC)、叶磷含量(LPC)均高于对照样地,而比叶面积(SLA)、叶氮含量(LNC)、叶片氮磷比(N:P)、叶绿素含量(CHL)低于对照样地,除灌木层LPC和N:P及草本层SLA、LCC和LPC外,其他各叶功能性状在火烧与对照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对于不同生活型而言,对照样地的LDMC、LNC、LCC、CHL存在显著差异,而在重度火烧后差异不显著;LT、SLA在重度火烧和对照样地上均呈现显著差异;而LPC、N:P在重度火烧与对照样地上均无显著差异.(3)重度火烧后1年,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叶功能性状均仅与土壤含水率、容重和非毛管孔隙度密切相关.本研究表明在油松人工林重度火烧后1年,灌木层物种多样性降低,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增加,灌草层的各叶功能性状主要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图4参45)  相似文献   
258.
太湖西岸河网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博  周燕  张琴 《环境科学》2017,38(4):1442-1450
为研究太湖西岸河网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调查了丰-平-枯3个水期19个点位8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顺序为ZnCrCuPbNiAsCdHg,其中Cd、Cu、Zn、Pb、Ni明显高于其环境背景值,除As外,其余7种重金属平水期含量高于丰水和枯水期.地累积指数(I_(geo))和潜在生态指数(RI)评价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中Cd属于中等污染程度和中等生态风险,Cd对RI贡献率为35%,重金属生物毒性不利影响评价值(mP EC-Q)范围为0.12~0.76,平均值0.30,表明研究区发生生物毒性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为15%~29%,工业与生活混合区点位S2从污染程度、生态风险、生物毒性不利影响和主成分评价的污染及风险均最大,表现出多种重金属的协同污染,这与其周围污染排放特征一致,为该区域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9.
珠穆朗玛峰北坡绒布冰川区水体的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7-05在珠峰地区绒布冰川采集的4类水样的实测资料表明,本区各类水体都呈碱性,PH值的大小顺序为:湖水〉湖水〉表层雪。河水和湖水的阴离子以SO^2-4为最大,而表层雪样品以Cl-最大;  相似文献   
260.
宋永朝  舒秦  金程容  郑少鹏  罗亮 《环境科学》2025,46(4):1995-2008
区域交通减排是实现全局减排和交通低碳发展的关键.为助力中国交通运输业提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发展目标,利用2000~2021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多种机器学习回归算法,构建了区域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预测模型,其中Lasso回归模型与支持向量机算法相结合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表现最佳.以粤沪鲁川4省(市)的交通运输业为例,设定了基准、节能减排和技术减排这3种未来发展情景,并运用预测模型(Lasso_SVM)对粤沪鲁川2022~2035年交通运输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基准、节能减排和技术减排情景下,粤沪鲁川最早实现交通碳排放达峰时间节点分别为2029年、2028年、2030年和2029年,其峰值分别为73.59、52.16、55.08和33.46 Mt.最后,结合4省(市)在不同情景下的碳排放预测结果,制定了科学可行的减排路径,为促进中国交通运输业提前实现碳达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