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12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269篇
基础理论   89篇
污染及防治   179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粤北岩溶区的石漠化及其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分布有面积广泛的碳酸盐岩发育多种岩溶地貌。由于该地区的特殊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因子的影响,其岩溶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低,敏感度高,抗干扰能力弱。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作用下,易引发出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岩溶生态环境开始恶化,植被走向逆向演替等,最后出现大面积的石山,发生石演化观象。  相似文献   
52.
光助Fenton氧化、化学絮凝法联合处理R盐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光助Fenton氧化、化学絮凝法联合处理生物难降解的R盐废水,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光助Fenton氧化、化学絮凝法联合处理废水,两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在最佳试验条件下,R盐废水经光助Fenton氧化、化学絮凝法联合处理后,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3.
超声-过氧化氢-氧化铜组合技术催化氧化水中苯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超声-H2O2-CuO组合技术对苯酚的降解效果。考察了苯酚初始浓度、溶液温度及鼓入空气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未鼓入空气时相比,连续鼓气时苯酚的降解效果较好;初始浓度低,苯酚去除率高;溶液温度从20%上升到55%时,苯酚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对该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催化剂的影响而不是对超声作用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苯酚降解的中间产物主要为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及其他有机小分子物质,最终产物为草酸、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54.
55.
北京春节期间大气颗粒物污染及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2006年春节期间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及粒径谱分布资料,结合大气能见度及NO2监测数据,分析了北京市鞭炮燃放禁改限后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大气消光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节期间特别是除夕夜大量鞭炮的集中燃放导致了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急剧升高,主要以细粒子为主;颗粒物浓度的升高致使大气能见度明显降低,鞭炮燃放最集中的时段,能见度低于2 km;燃放鞭炮产生的颗粒物是造成大气消光作用的主要因素.估算了北京市鞭炮燃放的颗粒物排放量,2006年除夕0:00~1:00市区排放了大约3.0×104kg PM10,官园监测点PM10小时最高质量浓度超过了800 μg/m3.元宵节夜间燃放鞭炮产生的颗粒物半衰期为2.4 h.  相似文献   
56.
Genotoxicity of two novel pesticides for the earthworm, Eisenia fetida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In this paper, several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genotoxicity of two pesticides, Imidacloprid and RH-5849, for earthworm (Eisenia fetida). Earthworms were exposed in different exposure systems to evaluate their acute toxicity and the genotoxicity of the two pesticides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sperm deformity assessment, micronucleus test of root tip cells in Vicia faba, a mouse bone-marrow micronucleus test, and comet assay. LC(50) (interpolated concentration at which 50% mortality of test population occurs) for earthworms varied in different exposure system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midacloprid was consistently more toxic than RH-5849 in all exposure systems. In this study, sperm deformity tes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otential adverse influences of pesticides on the reproduction of earthworm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significant induction of sperm deformity (p<0.01) and a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displayed at Imidacloprid concentrations higher than 0.5 mg/kg dry soil. However, the sperm deformity frequency of groups exposed to RH-5849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from the control until the dose reached 100 mg/kg dry soil. The results of the V. faba micronucleus tests showed that micronuclei frequency of the exposed group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from the control until the concentration of Imidacloprid and RH-5849 reached 100 mg/ml. The results of the mouse bone-marrow micronuclei test also indicate that two pesticides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effects (p>0.05) on the micronuclei frequency in mice bone-marrow cells until the dose reached 100 mg/kg for Imidacloprid and 300 mg/kg for RH-5849 (2/3 LD(50)). Although no genotoxicity was detected by using the micronucleus tests, the results of the comet assay showed that the two pesticides induce significant DNA damage (p<0.01) in earthworms and dose-effect relationships were displayed. The 'earthworm comet assay' is a rapid and sensitive way to screen chemicals or terrestrial environments for their DNA-damaging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57.
北京市秋冬大气污染传输特征遥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地基遥感、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数据对北京市2016年10月—2017年3月的污染来源及传输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气象数据对污染形成的气象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季重污染发生频率最高,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发生频率均超过30%.平缓型污染以本地来源为主,单峰型和多峰型污染由本地污染与区域传输共同导致.平缓型和单峰型本地污染集中在北京中南部,多峰型扩散至全市.区域传输方向均以西南为主,单峰型和多峰型存在东南传输.单峰型以1次传输为主,多峰型均为多次传输.传输层的高度差异较大,但均在0.3~0.5 km高度存在低空传输层,并且存在高于1.0 km的高空传输.平缓型、单峰型和多峰型污染的垂直延伸高度分别为0.5、0.7和1.0 km.研究污染发生时的气象条件,发现污染发生时风向均以西南风为主,发生频率高于60%,其次为东南风.相对湿度和消光系数随污染等级提升逐渐升高,当相对湿度高于70%时,多峰型污染消光系数高于2.0 km~(-1)的频率达到63.33%.3种类型污染发生时的逆温频率均高于75%,高强度的贴地逆温是造成本地污染的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58.
村镇建设中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废弃物是村镇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污水处理已成为村镇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常规的污水处理设施在村镇难以实施,为此必须采用适合村镇经济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污水处理方式。针对村镇的实施条件,在对几类小型简易污水处理设施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村镇建设中易推行结构简单、费用低廉、便于管理、实施方便的沼气发酵池和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以初步解决村镇污水问题。  相似文献   
59.
详细介绍了国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的管理经验,分析了英国、美国、法国和荷兰等典型管理模式的特点,阐述了中国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历程,调研了目前国内并存的事业体制、企业化管理、委托运营、DBO(设计-建设-运营)、特许经营、股权转让、合资合作、完全私有化、用户和社区资助等模式并逐一进行分析,指出了中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的发展方向,认为应尽量慎重考虑涉及产权的特许经营模式,着力推广DBO模式。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全球100多个国家的环境指数比较研究发现,环境保护与民主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存在统计学的显著性。民主水平无一例外地和5个不同环境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显著性。这表明,民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促进环境治理、环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降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为此,解决环境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为环境可持续发展扫除政治方面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