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22篇 |
免费 | 3934篇 |
国内免费 | 43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77篇 |
废物处理 | 320篇 |
环保管理 | 839篇 |
综合类 | 6985篇 |
基础理论 | 1859篇 |
污染及防治 | 1769篇 |
评价与监测 | 643篇 |
社会与环境 | 550篇 |
灾害及防治 | 45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4篇 |
2024年 | 316篇 |
2023年 | 397篇 |
2022年 | 713篇 |
2021年 | 709篇 |
2020年 | 697篇 |
2019年 | 535篇 |
2018年 | 531篇 |
2017年 | 639篇 |
2016年 | 609篇 |
2015年 | 684篇 |
2014年 | 673篇 |
2013年 | 871篇 |
2012年 | 825篇 |
2011年 | 846篇 |
2010年 | 818篇 |
2009年 | 794篇 |
2008年 | 717篇 |
2007年 | 629篇 |
2006年 | 606篇 |
2005年 | 425篇 |
2004年 | 297篇 |
2003年 | 221篇 |
2002年 | 216篇 |
2001年 | 202篇 |
2000年 | 183篇 |
1999年 | 116篇 |
1998年 | 111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2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以水培的方式研究了稀土元素镧及其配合物La(POA)3(HPOA=苯氧乙酸)对绿豆幼苗的生理生态影响。结果表明,单一镉(10mg/L)胁迫时,NR、CAT及POD活性下降,而MDA、Pro含量上升;较低浓度(5~30mg/L)的镧及其配合物能明显地促进绿豆幼苗生长,并且可以缓解镉对绿豆幼苗的胁迫作用,经镧及其配合物作用后,上述生理指标皆比单一镉胁迫时有明显的改善,而高浓度(100mg/L)的镧及其配合物对镉污染的缓解作用都减弱;另外,较低浓度(10、15、30mg/L)的La(POA)3对镉胁迫的缓解作用较镧更明显;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镧及其配合物对绿豆幼苗镉污染的缓解作用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93.
以复合微生物菌剂、马粪、成熟堆肥、果园土、污泥为接种剂,采用在线监测堆肥设备,通过温度传感器、出口气体O2-H2S监测仪,研究堆肥过程中温度、耗氧速率、有机物分解速率、H2S气体浓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接种剂堆肥与对照组比,堆料能达到理想的温度,且高温停留时间长,堆肥反应速率加快及堆肥腐熟时间缩短,并能很好地控制出口H2S气体浓度.特别是以复合微生物菌剂或马粪作为接种剂,能明显加速堆料的腐熟进程,其腐熟时间分别比对照组提前210h和180h. 相似文献
994.
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段水质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5-2010年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段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及采取方差分析对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段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对京杭大运河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段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氨氮浓度在2006-2010年间虽有明显下降,但仍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要求,为劣Ⅴ类水,总磷亦有明显下降,但在2008-2010年3年间其浓度略有波动,在Ⅳ类和Ⅴ类水质之间浮动;2005-2008年间其水质处于污染状态,2009-2010年水质较好,为轻污染.该研究结果可为苏州高新区河流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不同接种条件下处理薯蓣素废水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比较了在5种不同接种条件下,利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处理薯蓣素生产废水的污染物去除和产电效果. 结果表明,该种废水可以用作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底物,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能够获得电能;采用全混合接种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在350 h时CODCr去除率达到90%;采用污水处理厂厌氧污泥和薯蓣素废水驯化菌液混合接种的产电效果最好,在1 000 Ω的外电阻下得到了370 mV的输出电压,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达到10.32 mW/m2;不同菌属在MFCs中的作用差别显著,产电与去污功能可能由不同优势菌属承担;初步富集到优势菌菌b,菌d和菌e;PCR-DGGE和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菌d和菌e与β-变形菌具有较好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996.
997.
为了解决膜生物反应器(MBR)运行成本高、膜污染的问题,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微生物燃料电池(MFC)-MBR耦合系统,通过MFC回收污水中的能量,同时控制膜污染。研究结果表明,耦合系统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94.6±3.0)%和(90.9±6.9)%,出水水质稳定。由于MFC的耦合作用,使MBR的运行周期由18 d延长至36 d,膜污染得到了明显的减缓。耦合系统中MFC产电性能稳定,电流密度稳定在5.7 A/m3,最大功率密度达到了928.0 mW/m3,循环伏安法(CV)表明,阴极附着的微生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催化作用。MFC-MBR耦合系统将污水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了膜污染的减缓及能量的回收,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8.
999.
Xu Y Wu Z Yu B Peng X Yu G Wei Z Wang G Li 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arking, Essex : 1987)》2008,156(1):162-167
It is well known that several morphospecies of Microcystis, such as Microcystis aeruginosa (Kützing) Lemmermann and Microcystis viridis (A. Brown) Lemmermann can produce hepatotoxic microcystins.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 gave contradictory conclusions about microcystin production of Microcystis wesenbergii (Komárek) Komárek. In the present study, ten Microcystis morphospecies were identified in waterblooms of seven Chinese waterbodies, and Microcystis wesenbergii was shown as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se waters. More than 250 single colonies of M. wesenbergii were chosen, under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to examine whether M. wesenbergii produce hepatotoxic microcystin by using multiplex PCR for molecular detection of a region (mcyA) of microcystin synthesis genes, and chemical analyses of microcystin content by ELISA and HPLC for 21 isolated strains of M. wesenbergii from these waters were also performed. Both molecular and chemical methods demonstrated that M. wesenbergii from Chinese waters did not produce microcystin. 相似文献
1000.
本研究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2b-RAD)技术,对浙江省三门湾海域定居性优势无脊椎动物(哈氏仿对虾、口虾蛄、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曼氏无针乌贼、棒锥螺和牡蛎)进行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评估三门湾海域水生无脊椎动物资源现状,并为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种遗传资源监测依据。7个物种共获得12336~108139个SNP位点,变异位点比例为0.168%~1.571%。遗传分析结果显示,7个物种的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i)为0.147~0.306,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142~0.289,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124~0.234,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18~0.246。本研究表明,三门湾水域7种代表性无脊椎动物中,生物群体变异位点比例较低,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且相同种群个体间的遗传分化较小, 结合本次对三门湾海域渔业资源调查分析,这可能与人工增殖放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