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424篇
安全科学   275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848篇
基础理论   244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72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岩溶地下河水中多环芳烃、脂肪酸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重庆青木关岩溶地下河水中多环芳烃(PAHs)和脂肪酸的含量组成、分布特征、来源及污染水平,2013年雨季和旱季分别于地下河中进行水样采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水样中PAHs和脂肪酸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青木关地下河水中PAHs和脂肪酸的含量范围分别为77.3~702 ng·L~(-1)和3 302~45 254 ng·L~(-1).组成上,PAHs以2~3环为主,其比例高于90%,脂肪酸碳数范围为C10~C28,以饱和直链脂肪酸为主,其次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布特征上,雨季:地下河水中各采样点PAHs的含量差异较小,脂肪酸的含量在入口、出露处和出口呈现依次降低的趋势,其中出露处和出口脂肪酸的含量较为接近;旱季:地下河水中PAHs含量在入口、出露处和出口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脂肪酸含量在各采样点较为接近.总体上,地下河水中PAHs和脂肪酸的含量都表现为雨季显著高于旱季.来源分析表明,青木关地下河水中PAHs主要来源于该河流域煤和木材、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的燃烧;脂肪酸主要来自该河流域内硅藻、绿藻等水生藻类和细菌,其中以水生藻类的贡献占主导.地下河水受到PAHs中轻度污染,相对于旱季,雨季污染更严重.  相似文献   
72.
分别于2014年10月,2015年1、3、5月采集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出口的水样,过滤取水悬浮物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量分析悬浮物中甾类物质的成分与质量浓度;利用多指标综合分析对南山老龙洞地下河粪便污染进行判断并追溯粪便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样品中共测出10种甾类物质,其中包括9种醇类和1种酮类.总甾类物质的质量浓度为1 573~5 007 ng·L-1,且3、5月均大于10、1月.虽然各月间地下河的组成存在差异,但以胆固醇、β-谷甾醇和粪醇为主要成分,三者的质量浓度之和占总甾类的50.8%~80.4%.另外,(差向异构粪醇+粪醇)/(粪醇+差向异构粪醇+二氢胆固醇)的值均大于0.7,指示各月均受到粪便污染;10月差向异构粪醇/粪醇的值小于0.2,指示污水主要来自上游污水处理厂;1、3、5月的粪醇/ΣSteroids、粪醇/24-乙基粪醇的值分别为0.109~0.254、6.3~10.3,指示地下河主要受到人类粪便的影响;3月的24-乙基粪醇/24-乙基胆甾烷醇为0.86,小于1月的5.4和5月的2.3,说明该月地下河受家禽类动物粪便的影响较1月和5月严重.  相似文献   
73.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了青木关地下河中溶解态类脂物的含量.研究了其在地下河中的来源、组成及迁移特征.结果表明,7~11月,各溶解态类脂物的平均含量随着青木关地下河运移距离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中以溶解态饱和直链脂肪酸的下降最为显著,即由最初的5 704 ng·L~(-1)下降到1 043 ng·L~(-1),减少了约81.71%.正构烷烃能够较为详尽地指征地下河中溶解性有机质来源,而饱和直链脂肪酸、脂肪醇则对藻类和细菌等微生物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随着地下河运移距离增加,有机质输入类型呈现多样化,可能与岩溶地表不均一性有关.正构烷烃三端元图解中,水生植物的输入为地下河中溶解性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其次分别为陆地高等植物和藻类、细菌等微生物,但随着地下河运移距离的增加水生植物的相对贡献量逐渐减少.青木关地下河中正构烷烃TAR值对降雨有一定的指示意义,而饱和直链脂肪酸CPI、L/H值则指示细菌降解活动.  相似文献   
74.
为了研究江汉平原土壤中有机磷农药(OPPs)的分布特征,项目组于2015年9月在地下水监测场所在区域,采集了78个剖面土和7个表层土土样,通过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PD)分析OPPs的含量,研究江汉平原土壤中OPPs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普遍存在OPPs,其中地表土中OPPs的含量范围为89.80~193.85 ng·g-1,平均值为140.05 ng·g-1;剖面土中OPPs的整体含量范围为19.81~138.28 ng·g-1,平均值为40.99 ng·g-1.地表土和剖面土中OPPs主要检出成分均为甲胺磷、氧化乐果、二嗪农和喹硫磷等,并且根据美国土壤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研究区土壤中10种OPPs的残留量已对农产品的安全构成威胁.研究区剖面土中∑OPPs分布为:水平方向,沿河农田剖面土 > 沿河非农田剖面土 > 中部农田剖面土,即:GS1-1 > GS4 > GS2 > GS3;垂直方向,大部分剖面土随着深度的增加整体上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研究区土壤中OPPs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OPPs的量、土壤对OPPs的吸附、解吸附作用、地下水的垂直运动、研究区的地形环境、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等.  相似文献   
75.
比较研究了H103树脂、活性炭、沸石、硅藻土和膨润土等5种吸附剂对土壤淋洗液中TX-100与PAHs的吸附性能.批实验结果表明,H103树脂、活性炭、沸石、硅藻土和膨润土吸附后,淋洗液中T-PAHs及TX-100浓度分别为0.03和0 mg·L~(-1)、0.16和3623 mg·L~(-1)、15.21和6175 mg·L~(-1)、15.98和6555 mg·L~(-1)、9.49和4332 mg·L~(-1),选择性吸附系数排序依次为活性炭膨润土沸石硅藻土H103树脂.其中,活性炭能够去除淋洗液中99%的PAHs,同时保留51.33%的TX-100回收再利用,选择吸附系数达到109.5.活性炭固定床实验中,由淋洗液溶质的穿透曲线计算出物质的吸附容量.当空隙体积为2.5-7PV时,活性炭能够去除淋洗液中72%的PAHs,同时保留81%的TX-100,平均选择吸附系数为10.08.由此可见,活性炭固定床可有效处理含表面活性剂土壤淋洗液中的多环芳烃,同时实现表面活性剂的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76.
Soil properties,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enzyme activities were studied in soil amended with replicase (RP)-transgenic or non-transgenic papaya under field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non-transgenic papaya,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were observed in total nitrogen in soils grown with transgenic papaya. There were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in the total number of colony forming units (CFUs) of bacteria, actinomycetes and fungi between soils amended with RP-transgenic plants and non-transgenic plants. Compared with non-transgenic papaya, the total CFUs of bacteria, actinomycetes and fungi in soil with transgenic papaya increased by 0.43-1.1, 0.21-0.80 and 0.46-0.73 times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CFUs of bacteria, actinomycetes and fungi resistant to kanamycin (Km) were obtained in soils with RP-transgenic papaya than those with non-transgenic papaya in all concentrations of Km. Higher resistance quotients for Km' (kanamycin resistant) bacteria, actinomycetes and fungi were found in soil planted with RP-transgenic papaya, and the resistance quotients for Km' bacteria, actinomycetes and fungi in soils with transgenic papaya increased 1.6-4.46, 0.63-2.5 and 0.75-2.30 times. RP-transgenic papaya and non-transgenic papaya produc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nzyme activities in arylsulfatase (5.4-5.9x), polyphenol oxidase (0.7-1.4x), invertase (0.5-0.79x), cellulase (0.23-0.35x) and phosphodiesterase (0.16-0.2x). The former three soil enzymes appeared to be more sensitive to the transgenic papaya than the others, and could be useful parameters in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transgenic papaya. Transgenic papaya could alter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enzyme activi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77.
通过四川省眉山市“三线一单”编制试点工作的开展,探索出适合四川省情、尺度得当、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管控单元划分方法和适用技术方法以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制定原则,为全省“三线一单”编制工作的顺利推进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8.
过去4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也留下了很多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高质量发展缺乏指标体系和具体路径。“三线一单”是一套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其主要目的是统筹地方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四川省在“三线一单”编制过程中,通过建立指标体系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量化标准,通过差异化管控要求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体路径,从生态环境角度助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