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413篇
安全科学   265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833篇
基础理论   243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72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我国4种重要海水经济鱼类热忍受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明我国重要海水经济鱼类的热忍受能力,分别采用急性升温和缓慢升温两种方法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鲈鱼Lateolabrax joponicus、真鲷Pagrosomus major、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进行了室内热效应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自然起始水温为28.5℃条件下,大黄鱼,鲈鱼和黑鲷的急性升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34.2,33.9和36.4℃;大黄鱼,鲈鱼,真鲷和黑鲷的临界热最大值(critical thermal maxima,CTmax)分别为35.0,34.7,32.7和36.8℃.  相似文献   
92.
应用动力通量箱(Dynamic Flux Chamber,DFC)与高时间分辨率的RA-915+自动汞分析仪联用技术,在消落带沉积物出露期,野外现场监测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同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范围为-6.80±12.35~28.17±36.17 ng/(m2·h)晴天库区消落带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从早晨开始沉积物-大气界面汞的交换通量逐渐增加,到正午左右达到峰值,之后交换通量逐渐减小,但阴天这一趋势不明显。暖季白天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都以释放为主,冷季白天则以沉降为主。暖季晴天,沉积物-大气汞交换通量与气温、沉积物温度、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大气汞浓度都与沉积物-大气汞交换通量呈负相关关系。白天,光照强度和大气汞浓度是影响消落带沉积物/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主要因素,而在夜间,沉积物温度和大气汞浓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3.
2011年利用样线法对长江上游向家坝库区夏、秋季鸟类进行了实地考察,共记录110种鸟类,隶属15目39科。通过5个调查点、2个对照点不同生境鸟类的多样性研究发现:(1)夏、秋季库区不同生境鸟类的Shannon Wiener 指数较低,几乎均未超过1.5,鸟类物种多样性相对贫乏;(2)库区各生境鸟类Pielou指数均超过了0.75,说明库区环境虽以人工植被为主,但并不单调;(3)阶地疏林灌丛、竹林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鸟类相似性差异最小〖JP2〗,而二者与芦苇、荩草丛滩地的差异最大,库区鸟类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存在着显著不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物种多样性和河流景观保护的角度,对库区鸟类的不同生境类型进行多要素综合分析,结果显示: 山地森林生境的物种多样性相对丰富,生态价值最高,而河滩和阶地疏林灌丛、竹林生境具备一定的景观特色,也有相当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94.
近52年来洞庭湖流域气象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洞庭湖流域84个气象站点1962~201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综合干旱指数(CI)对洞庭湖流域气象干旱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52 a,区域性干旱强度较强的时段以夏季、秋季、夏秋和秋冬时节为主;区域干旱强度在春季、夏季、夏秋、冬季呈上升趋势;秋冬时节和年干旱强度变化不明显;春夏时节、夏秋时节、秋冬时节和冬春时节的平均干旱强度比春、夏、秋、冬单个季节的平均干旱强度大。小波分析表明,区域干旱强度的周期以10a为主周期,5 a和22 a为次周期。近52 a来,历年干旱站次比主要集中于10%~30%之间,多表现为区域性干旱,以夏季和秋季的干旱范围较大;干旱频率高发时期主要为夏季、夏秋时节和秋季。干旱频率高发地主要以流域的南部山地和北部的洞庭湖平原为主,西北部的山地发生干旱相对较少,衡邵盆地随季节变化干旱频率易发生高低值转换。  相似文献   
95.
微波萃取肉类样品中的多氯联苯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丙酮和正己烷(1+1)的混合溶剂做萃取剂,采用微波萃取的方法提取动物肉类中的9个多氯联苯(PCBs)单体,通过弗罗里硅土和氧化铝净化后,在带EC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上测定。取样量为2g时,多氯联苯(PCBs)在GC—ECD上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1~100ng/g,研究的样品加标测定范围为11—500ng/g,检出限从5.3—13.3ng/g,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8.7%-118%。  相似文献   
96.
煤基活性炭生产与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煤基活性炭生产过程中的炭化、活化机理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分析了制备工艺中影响煤基活性炭质量的各种因素,从经济和环保角度出发,介绍了活性炭再生及其评价方法.最后,根据活性炭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介绍了我国活性炭生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7.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金相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蓬  蒋勇  邱榕  廖光煊 《火灾科学》2009,18(3):163-167
采用和改进了人际交互式图像分割算法Live-wire,对电气火灾中的典型火烧金相图和一次短路金相图进行处理,结合数字形态学操作,精确提取了两类金相图中的典型胞状晶和柱状晶结构;分析和讨论了多种结构描述子对晶格分类的作用,结果表明,离心率和晶格标记方差两个描述子能有效区分两类晶格结构;采用聚类分析和Fisher判别法,实现了对两类金相图的自动分类.  相似文献   
98.
为探寻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气相色谱保留行为与结构的关系,应用三维原子场全息作用矢量(3D-HoVAIF),对39个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逐步回归对变量进行筛选,建立了8变量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QSRR)模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R-1=0.985; 进而将3D-HoVAIF矢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结合,建立了9变量QSRR模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R-2 = 0.991; 采用留一法交互检验,结果分别为RCV,1 = 0.970、RCV,2 =0.978,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
镉胁迫对大豆生长及籽粒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Cd胁迫下大豆生长发育及籽粒中Cd的积累和污染状况,采用土壤盆栽实验方法,研究了在两种土壤(红壤和河潮土)中添加不同质量比的Cd对大豆籽粒中N、P、K和Zn含量的影响,并对籽粒中Cd的累积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中添加低质量比Cd(0.25 mg/kg)均可促进大豆的生长,高质量比Cd则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同质量比Cd的处理均降低大豆籽粒中N的质量分数.其下降幅度随Cd质量比的升高而增加;低质量比(0.25~0.50 mg/kg)Cd胁迫下,大豆籽粒中Cd-P表现为协同作用,高质量比Cd时则表现为拮抗作用;Cd-K在低质量比Cd胁迫下表现为拮抗作用;Cd-Zn在籽粒中表现为协同作用,叶片中则表现为拮抗作用.将土壤与大豆籽粒中Cd的质量比进行回归分析,表明在红壤中种植大豆,籽粒未受Cd污染(<0.20 mg/kg)的土壤的Cd临界质量比为0.157 mg/kg,河潮土则为0.769 mg/kg.  相似文献   
100.
选用超细滑石粉作混凝剂,考察其对造纸废水混凝效果的影响,影响因素有投加量、pH值、水力条件等.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的最佳取值分别为:S盯投加量5g/L,pH值2,混合转速175 r/min,混合时间为50 s,反应转速50 r/min,反应时间15min.在单因素影响研究的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SFT混凝效果的最佳条件为:投加量为2.5 g/L,pH值为2,混合转速为175 r/min,反应时间为5 min;各因素的影响顺序为:pH值>投加量>混合转速>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