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3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827篇
安全科学   382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203篇
综合类   2049篇
基础理论   516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140篇
社会与环境   129篇
灾害及防治   9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林兰稳 《生态环境》2001,10(1):55-56
通过对糯米糍荔枝叶片、果皮、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的研究,探讨矿质营养对荔枝裂果率的影响。初步探明糯米糍荔枝叶片中的钙、镁、硼含量,果皮中的氮钾比,以及土壤中的N/K比、有机质、交换性钙含量影响其裂果率。  相似文献   
952.
通过对 1 970年以来 ,江苏南黄海地区的 9次ML>5 4中强地震发生前的中小震活动分析 ,发现该地区ML>5 4中强地震 (本文称为主震 )发生前 2~ 3年内均有一系列ML3 0左右中小地震发生 ,而且这些中小地震的空间分布与主震在同一断裂带上。根据断裂带上的中小震活动情况 ,运用地震活动性的有关分析方法 ,对未来地震进行外推 ,并进行检验。得出 ,可以将断裂带附近发生的一些ML3 0左右的小震 ,视为该断裂带上将要发生的主震  相似文献   
953.
活性炭纤维吸附苯系物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吸附法去除室内苯系物。实验用活性炭纤维(ACF)作为苯系物的吸附剂,苯、甲苯作为苯系物的代表物。研究苯系物的浓度、气流量及填充密度等条件对活性炭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初始浓度大的苯系物穿透时间短;当两组分气体(苯、甲苯)混合吸附时,吸附能力强的甲苯有置换吸附能力弱的苯的现象发生;气流量加大会较快到达穿透点和吸附饱和点,使穿透曲线发生左移,曲线斜率不变;填充密度对穿透时间与饱和时间都有影响,密度大有利于吸附。  相似文献   
954.
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硫酸铁、硅酸钠、硼砂和聚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采取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以COD去除率为指标,研究了Si/Fe摩尔比、Si/B摩尔比、聚丙烯酰胺浓度三种因子对复合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最优制备条件为:Si/Fe为1.5/1、PAM浓度为250mg/L、Si/B为3.5/1;采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时,最佳投加量(以SiO_2计)为90mg/L,最佳pH值为8.5~9.0,絮凝效果明显好于聚合硅酸硫酸铁。  相似文献   
955.
偶氮染料4BS光解动力学和总氮脱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单独紫外光氧化降解偶氮染料直接耐酸大红(4BS),研究了不同因素对4BS光解效果的影响,并初步考察了光解对4BS溶液总氮的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单独紫外光氧化法对4BS及溶液中的总氮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在非强碱性条件下,4BS的光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速率常数随紫外光强的增强而增大,并且与初始ρ(4BS)呈负相关关系. 溶液pH是影响光解反应的重要因素,速率常数随pH升高而增加显著,强碱性条件下光解速率最快. 光解对溶液中总氮的去除分为三步,含氮结构的发色基团易吸收紫外光,在反应初期被降解而生成气态含氮物,生成的中间产物比较稳定,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能量积累才能继续降解,从而总氮的去除率再次升高.   相似文献   
956.
粘土水泥浆及其在矸石自燃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治露天煤矿矸石自燃,以粘土和水泥为主要固料,以浆液粘度、容重及含水率三个指标为标准,配制出密度为1.48g/cm3、粘度为33s的粘土水泥浆液,并在矸石场进行了注浆试验。通过测量挖掘断面,得到了不同注浆量的浆液扩散范围以及注浆充填矸石空隙的实际效果。试验采用的浆液配方设计方法和浆液配比参数及注浆工艺参数,为矸石自燃治理注浆工艺的现场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57.
二甲基甲酰胺环境标准浓度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外二甲基甲酰胺(DMF)的环境标准浓度值、美国环保局工业环境实验室和苏联学者IO.A.KPOTOB等所建立的环境标准计算公式及DMF的嗅觉阈浓度,遵循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相关方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原则。建议DMF长期(日均)质量标准浓度值为0.1mg/m3,短期(时均)质量标准浓度值为0.15mg/m3,厂界标准浓度值为0.15mg/m3。  相似文献   
958.
序批式接触氧化反应器中细菌多样性及其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通过构建16S rDNA基因文库,对新型剩余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序批式生物砾间接触氧化反应器中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并讨论了多种细菌共存对剩余污泥减量化的贡献.共有72个克隆子用于细菌系统发育分析. 结果表明:填料表面附着细菌与孔隙内细菌由变型菌属、噬纤维菌-屈挠杆菌-拟杆菌组(CFB)、硝化杆菌科、低G+C革兰氏阳性细菌、高G+C革兰氏阳性细菌、疣微菌科和绿菌科等七大类细菌组成. 其中,优势菌群分别是以兼具呼吸/发酵代谢方式的β变形菌纲(分别占生物膜和内泥中克隆子总量的18%和35%)和δ变形菌纲,以及以呼吸/发酵为主要代谢方式的CFB(分别占克隆子总量的24%和23%). 多种细菌对剩余污泥减量化的主要功能可归纳为能量解偶联、共代谢作用、生物溶胞作用和慢性生长种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9.
上海市城区非渗透性地面径流的污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6,他引:11  
林莉峰  李田  李贺 《环境科学》2007,28(7):1430-1434
通过2003~2005年连续3 a对上海市城区非渗透性地表径流的采样与检测,获得了19个采样点56组径流水样污染物(COD、BOD5、SS、NH+4-N、TP、TN)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过程线.据此分析了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降雨特性之间的关系,计算了地表径流水质的事件平均浓度,分析了事件平均浓度的分布规律及其与降雨特性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上海市区非渗透性地面径流事件平均浓度中值(mg/L)为:COD 205,BOD5 68,SS 185,NH+4-N 3.14,TP 0.40,TN 7.23,大大高于法国巴黎同类研究的结果;BOD5与COD的比值约为0.37,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相关监测的结果.结果表明,上海市城区地表径流污染严重,即使实现了理想的分流制也难以控制面源污染对城市水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960.
从湖南省石门县的As矿区附近采集不同程度As污染的农田土壤,通过盆栽添加秸秆和接种蚯蚓等处理来研究蚯蚓对玉米根际As、P形态转化及其吸收的影响,10周后收获玉米,测定了玉米生物量、体内As、P含量以及根际土壤中As、P形态.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不论土壤含As浓度高低,接种蚯蚓或同时施加秸秆增加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最高分别高出对照149%和222%.在中、高As土壤中,玉米地下部As浓度是蚯蚓和同时添加秸秆处理中最高,地上部是单接蚯蚓处理高于单施秸秆处理.不同As浓度下,地下部P浓度是单接蚯蚓处理的最高,地上部是单施秸秆处理的最高.逐级提取法分析根际土壤As、P形态表明,低As土壤中Ca-P影响玉米吸收As(r=0.981),中、高As土壤中晶态的Fe、Al水合氧化物态As不利于玉米吸收Al-P,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53、0.997.接种蚯蚓或同时施加秸秆,促进根际土壤中非专性吸附态的、Fe和Al结合态的As形态含量以及O-P含量升高,在中、高As土壤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