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3篇
  免费   588篇
  国内免费   1385篇
安全科学   590篇
废物处理   111篇
环保管理   323篇
综合类   3111篇
基础理论   71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54篇
评价与监测   239篇
社会与环境   221篇
灾害及防治   17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In 1999 China adopted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Program" (CCFGP), a nationwide ecological recovery program, to minimize wide-scale soil erosion and vegetation degradation in China, as well as to improve water budgeting results. In the 10 yr since implementation, the CCFGP has resulted in the recovery and reforestation of >100,000 km of cropland and bare land, though the quantitative effect of this program on catchment water budget is not entirely clear. Therefore, we used the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to evaluate and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the CCFGP on the water budget of the Jinghe River catchment, a tributary of the Yellow River covering the central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recipitation had dropped by 12.0% from the 1970s (611.6 mm) to the 2000s (538 mm) and that there was a corresponding 25.2% decrease in humidity index from 0.48 to 0.36. Before the CCFGP's implementation, forest and grassland had been decreasing, while bare land, cropland, and shrub land had been increasing.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CFGP, the opposite trend was observed. Moreover, streamflow increased by about 15 and 20% for the upstream and middle stream subbasins, respectively, while soil water content also showed an obvious increase. Over the same period, evapotranspiration decreased by 5.2 and 13.5 mm and runoff decreased by 37.5 and 38.6% in the two subbasins. The same trends were obtained in the downstream subbasin, where changes were even greater. As a result of the reduced runoff and evapotranspiration,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as more effici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improved under the CCFGP policy. Our results indicate the CCFGP resulted in a favorable ecological impact and should therefore be maintained.  相似文献   
992.
航运企业风险评估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运业历来就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业,随着航运科技和安全管理手段的不断发展,全球航运安全形势呈现了良好的态势,尤其自1998年7月1日国际海事组织公布了以ISO9002为基准的《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 CODE)以来,航运业的安全管理进入了国际标准化时代。为进一步完善航运业的标准化管理,国际海事组织在85届海安会上通过了MSC.237(85)决议批准了ISMCODE的修正案,并要求航运企业自2010年7月1日起针对安全和防止污染的任何活动都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为保证航运企业能够正确进行安全活动的风险评估,以满足该修正案的要求,应用风险决策法系统分析了航运企业进行船舶、人员和环境风险评估所涉及的各个要素。提出一套合理、实用和系统的航运企业风险评估方法,并对风险评估实施过程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进行阐述。对进一步提高船舶安全操作水平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用臭氧催化氧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臭氧催化氧化体系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催化剂载体、催化剂配伍体系以及臭氧的投加方式进行了优化筛选。根据实验,多元催化掺杂体系较一元催化体系氧化效果好,CODCr的去除率可由一元催化时的20%提高到多元催化时的33%;在臭氧的投加方式上,分段投加要优于单级投加,臭氧投加分配比例为6∶3∶1时,CODCr的去除率可由单一投加时的9%提高到分级投加时的19%。  相似文献   
994.
论述了<"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以下简称"双高"产品名录)制定的背景、依据与原则,以及演化过程,重点介绍了农药行业"双高"产品名录制定的意义、进展,以及对农药行业发展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995.
贵阳市中心城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贵阳市中心城区五大功能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文教区、居民区)的土壤为对象,研究土壤中重金属(Hg、As、Cu、Cr和Zn)污染的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N.L.Neiow)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检测与初步评价,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法评价了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其结...  相似文献   
996.
对广东省罗定市泗纶镇沙罗竹人工林生长与地形因子和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形部位、坡型、坡向、土壤质地、立竹密度等对沙罗竹平均胸径有显著影响;沙罗竹平均胸径与土壤水分、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有效硅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有效镁质量分数及其组合是影响沙罗竹生长的主要养分因子。研究结果对沙罗竹林地选择和制定营林管理措施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森林土壤储存着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大约45%的碳,在维持全球碳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不断加剧的全球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吸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改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物量积累。本文以欧洲和北美温带地区开展的有关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为基础,提炼出最可能决定加氮影响碳输入、输出效应方向和大小的因素:凋落物分解、细根周转、外生菌根真菌、土壤呼吸及可溶性有机碳淋失,并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对氮沉降响应的不确定性。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密切相关,由于氮循环的复杂性,尽管以往碳循环研究都考虑了氮对碳循环的限制作用,但在碳氮循环耦合机理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在未来研究中,应通过探寻森林土壤碳氮相互作用特征,及土壤微生物、土壤酶等与土壤碳氮过程的互动机制,来增进氮沉降对森林碳储量和碳通量的理解。  相似文献   
998.
贵屿电子垃圾处理对河流底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电子垃圾处理场为对象,主要研究了电子垃圾场附近河流的底泥和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底泥中Cd、Cr、Cu、Pb、Zn质量分数分别为52.9-67.1、309-359、79.2-1485、391-449、37.5-111 mg.kg^-1;土壤中Cd、Cr、Cu、Pb、Zn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是54.1-57.1、278-320、93.5-116、382-415、46.2-68.1 mg.kg^-1。底泥和土壤中Cd、Cr、Cu、Pb均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其中以Cd和Cu污染最为严重。底泥及土壤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形态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重金属具有较高迁移性,重金属的迁移性为Cd〉Cr〉Pb〉Zn〉Cu。  相似文献   
999.
裸柱菊(Soliva anthemifolia(Juss.)R.Br.),菊科(Compositae)裸柱菊属(Soliva Ruiz et Pavon.)植物,原产南美洲、大洋洲,1912年在香港发现,现在已经在中国南部广泛分布,其中包括台湾、广东、海南、福建、湖南、浙江、安徽、江西、广西和贵州等地区,为区域性外来恶性杂草。2002年,裸柱菊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列为中国主要外来杂草及中国重要外来有害植物。裸柱菊的生物学特性表现为地上茎极短,头状花序无梗,直接生于茎基部,花果期全年。裸柱菊的入侵扩散特性为具"湿生性",藉水流入侵、扩散,又适宜沙质性土壤,生活史策略为r-选择,随植物引种扩散蔓延,具强"杂草性"。裸柱菊在菜地生境的生态重要值较大,与鼠麴草(Gnaphalium affine)、鳢肠(Eclipta prostrata)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高,与一年蓬(Erigeron annuus)呈正联结,与野茼蒿(Gynura crepidioides)呈负联结,呈现"地域性"。本文对裸柱菊的杂草生态学展开了深入探讨,切断藉水流、植物引种的传播扩散途径,加强预警、监测,有效狙击裸柱菊的进一步蔓延扩散是控制其入侵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00.
大型固定监测森林样地已成为研究森林群落组织机制的一个重要平台。群落里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群落的构建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于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用群落里单个物种与其它所有个体之间相互关系来解释群落构建的研究还很少。采用单个物种-面积关系(ISAR)这一指标对鼎湖山20 hm2样地和BCI 50 hm2样地数据分析,来研究不同样地单个物种是如何对森林群落进行构建的。结果显示,与BCI样地和Sinharaja样地不同,鼎湖山样地大树对周围其它个体的作用几乎是中性的;而对于小树(胸径小于10 cm)来说,鼎湖山样地和BCI样地一样,随着尺度的增加"吸引型"物种减少,而"中性"物种增加。说明了不同的群落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单个物种对群落结构的构建有重要的作用不同,将来的研究应该结合群落其它方面的因素来分析群落内个体之间相互作用,例如从时间尺度的谱系和空间因素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