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8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827篇
安全科学   381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200篇
综合类   2045篇
基础理论   516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141篇
社会与环境   129篇
灾害及防治   9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棉田种植苘麻诱集B型烟粉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的诱集作用是防治棉田烟粉虱的有效手段,本文报道了关于苘麻和棉花叶片颜色、气味、叶毛密度、细胞液pH值及营养等影响诱集作用因子的差异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苘麻叶片的叶毛密度(197.7根/cm2)和棉花叶片(19.6根/cm2)有显著的差别;苘麻叶片在波长560 nm 下的光反射率达到0.2,显著高于棉花叶片(0.09).此外,苘麻叶片细胞液的pH值在整个生长季节均较棉花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5.8~6.2).研究还表明,烟粉虱成虫对苘麻叶片颜色和挥发性气味表现出正趋性,但与棉花相比较差异不显著;苘麻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总氨基酸的含量与棉花没有显著的差别.因此,苘麻植株叶片较高的叶毛密度、光反射率和细胞液pH值可能是引起烟粉虱强选择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探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对策.参5.  相似文献   
993.
双孢菇培养基废料对绿豆生长及AM真菌侵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添加不同比例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培养基废料(菇渣)对绿豆(Vigna radiate)生长及其根系受AM真菌侵染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接种AM菌剂条件下,添加菇渣在基质中所占质量分数为5%~50%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AM真菌对绿豆根系的侵染率,促进了植株生长与绿豆经济产量的提高,AM真菌侵染率在35 d左右达到高峰.添加20%菇渣的处理效果最佳,60 d收获时比对照植株高58%,生物量增加128%,豆荚干重增加598%,绿豆干重增加577%,经济产量(绿豆干重)与35 d时AM真菌对绿豆根系的侵染率呈显著线性回归关系(P<0.05).这说明添加20%左右的菇渣最有利于促进AM真菌对绿豆根系的侵染以及绿豆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最适菇渣比例(20%)条件下接种AM菌剂,基质灭菌(包括土壤与菇渣)处理的AM真菌侵染率与非灭菌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双孢菇培养基废料可以应用于AM菌剂的扩繁.  相似文献   
994.
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抑制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光照条件下赖氨酸可以有效地抑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为了探讨其抑制机理,研究了不同含量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毒理效应.结果表明:赖氨酸对不同品系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果为无毒藻株>低毒藻株>高毒藻株,抑制率为95.52%~49.69%.在抑制前期.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细胞抗氧化系统(SOD、MDA)和细胞膜完整性都没有显著影响,但对细胞色素(叶绿素a和藻胆蛋白)以及细胞酯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在抑制后期,铜绿微囊藻细胞破碎死亡,各种指标都发生显著性变化.铜绿微囊藻对赖氨酸的响应并不产生细胞脂质过氧化等一般的毒理效应,它可能是一种有序变化的死亡过程.  相似文献   
995.
植物根系细胞壁在提高植物抵抗金属离子毒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根系细胞壁在抵抗金属离子毒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对金属胁迫下植物细胞壁对金属离子的固定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金属离子胁迫下,细胞壁提高植物抗性的机制:其一是细胞壁对金属离子的"区隔机制";其二是细胞壁对金属离子的"适应机制".两种机制对于提高植物对金属离子的抗性均具有重要作用.在探讨细胞壁提高植物对金属离子的抗性机制的同时,还对通过外加手段在细胞壁水平来调节植物对金属离子的抗性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指出通过利用丛枝菌根真菌与大多数植物可以形成菌根共生体的特性,可以从细胞壁角度入手更好地阐述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对金属离子的抗性机制.  相似文献   
996.
为进一步研究水产养殖动物功能基因的表达调控,采用RT-PCR及RACE法,分离、克隆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肝脏β-肌动蛋白基因cDNA全序列.结果表明,近江牡蛎β-肌动蛋白基因cDNA全长1343bp,其中5′、3′非翻译区(UTR)分别长68bp、144bp,开放阅读框(ORF)为1131bp,编码376个氨基酸.实验同时成功获得了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hayensis)、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斑鳢(Channa maculata)、胡子鲶(Clarias fuscus)、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6种重要淡水养殖动物肝脏β-肌动蛋白基因cDNA的核心序列及氨基酸序列.所获基因与其它动物类群的β-肌动蛋白基因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6%以上,表明软体类、节肢类、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等不同类群动物β-肌动蛋白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软体类、节肢类、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脊椎动物β-肌动蛋白分类与传统的分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7.
一株高效产氢突变体RF-9的筛选与产氢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从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内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厌氧产氢菌Ethanologenens sp.ZGX4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和亚硝酸复合诱变,从大量的突变体中筛选出一株稳定的高效产氢菌株RF-9.磷酸盐浓度在120mmol/L、温度37℃、初始pH6.0、葡萄糖浓度10g/L培养条件下,RF-9的单位体积产氢量和氢气产率为139.7mmol/L和2.52mol H2/mol葡萄糖,分别是对照的1.50倍和1.43倍.在发酵时间为15h、pH4.1、细胞干重0.722g/L时,RF-9获得其最大产氢速率345mLH2/(h·L),是对照ZGX4的1.41倍.RF-9的主要液相末端产物为乙醇和乙酸,为典型的乙醇发酵细菌,与对照相似.  相似文献   
998.
菜园土壤磷素解吸模型与淋溶流失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减少菜园土壤P面源污染,通过土壤解吸试验和种植叶菜的盆栽渗漏水收集试验,得到土壤P解吸模型,并建立解吸特征值与土壤渗漏水P浓度的关系.6种供试土壤的解吸试验表明,土壤镉解吸模型需经过修正才能较好地拟合土壤P解吸曲线,并求得土壤P可解吸量Q、土壤溶液初始P浓度和缓冲系数等解吸特征值.提出"双速率转折点"概念预测土壤P流失潜能,当耕层土壤P解吸特征值超过"双速率转折点"时,土壤渗漏水P浓度将以非线性形式显著增加.若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3mg/L)作为土壤渗漏水P的限值,则Q(水土比为20:1时的水溶性P)应<10.5mg/kg,并进一步得出各土壤的"环保施肥量".  相似文献   
999.
北京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环境激素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方法,分析研究北京地区重点污染源排水(包括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中主要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酯、有机氯农药、有机氮农药、有机磷农药、菊酯类农药、烷基酚和双酚A)的残留状况. 调查分析了分布在北京市10个区县的污水处理厂、化工行业、冶金焦化行业、医院及其洗涤中心、印钞行业、食品加工行业和制药行业等7类22个单位排水中的8种邻苯二甲酸酯,17种有机氯农药,7种有机氮和有机磷农药,4种菊酯类农药,4种烷基酚及双酚A共40种环境激素类物质的质量浓度. 并着重分析了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的环境激素的浓度水平. 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中广泛存在着环境激素污染,但其质量浓度并未超过现行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00.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用来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的高新技术。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的概念和去除污染物的机理,阐述了该技术在国内外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