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9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974篇
安全科学   402篇
废物处理   60篇
环保管理   214篇
综合类   2210篇
基础理论   525篇
污染及防治   170篇
评价与监测   149篇
社会与环境   142篇
灾害及防治   10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长江旅游带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是旅游产业规划、布局的重要基础。本文选择长江旅游带9省2市世界遗产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A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12类共计4 729处旅游资源单体的空间分布数据,借助Arc GIS软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法对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旅游带总体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均具有明显的聚类特征。总体旅游资源沿北纬30°线、G318国道以及沪昆、沪汉蓉高铁等交通主干线分布趋势明显;高级别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沪汉蓉及沪昆高铁沿线及其中间地带;人文旅游资源主要集聚在长江以南的长江三角洲、古徽州地区、滇西北地区以及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依据得出的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特征和分布规律,建议依托长江水道、G318国道和沿线高铁,打造东西向快速旅游通道和精品旅游线路;依托政策优势,联合多方组织机构形成跨区域旅游合作共同体。  相似文献   
922.
根据非线性科学理论,建立人类环境影响与人口增长系数、富裕增长系数、其它综合因素增长系数、技术指标四者之间的二次、三次非线性动力学模式,并运用稳定性分析理论对其求解、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技术对人类环境影响的线性作用下,当技术先进时,技术进步所起的缓解作用十分显著;但在技术落后情况下。能够降低环境影响的因素首先是人口增长,其次是富裕增长和其他综合因素增长。②在技术对人类环境影响的非线性作用下,同样的技术进步使人类的环境影响降低了接近一倍,即技术进步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环境影响。③在技术对人类环境影响的线性和非线性作用下,人口增长或富裕增长、其它综合因素增长均能放大技术进步在缓解环境影响中的作用,只是非线性作用下的放大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92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家电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由于废旧电器的不当处置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保障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废旧电器回收体系,实现废旧电器的资源最大化和环境无害化处置是当前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主要面对和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青岛市电器产品的生产和保有状况、废旧电器排放和资源化利用状况调查为基础,分析了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对促进废旧电器“3R”化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建立合理的回收体系是青岛市废旧电器循环利用的主要因素。结合“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提出青岛市废旧电器循环利用的对策及各相关方责任。为青岛市制订废旧电器相关地方性法规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国家相关立法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924.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榆林市夏季臭氧污染来源,提出科学的治理建议,利用WRF-CMAQ模型对2019年7月榆林市和周边地区(包含太原市、西安市、银川市和呼和浩特市等省会城市)的O3浓度进行模拟;利用ISAM模块,对榆林市一次重污染过程的O3和其前体物NOx、 VOCs来源进行量化.结果表明,重污染日榆林市的O3主要来自模拟区域外的远距离传输(55.5%),其次是模拟区域内前体物的光化学反应生成(20.6%,榆林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依次为10.0%、 5.0%、 2.3%和2.1%,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河南省合计为1.2%)和初始条件(0.3%),剩余来源(23.6%)未能被成功标记;榆林市处于VOCs控制区,其VOCs由烷烃(76.5%)、酮类(9.2%)和其它种类的VOCs(14.3%)构成,VOCs来源有模拟区域内的污染源排放(45.6%,榆林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依次为22.0%、 11.4%、 6.3%和5.1%,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河南省合计为0.8%)和模拟区域外...  相似文献   
925.

采用免烧工艺以钢渣为主要原料制备陶粒滤料,并用其替代高炉底滤法水冲渣工艺过滤池中的鹅卵石,为钢渣资源化利用提供新思路。在确定基础配比(钢渣:水泥为2.0)后,选取石膏和水玻璃作为激发剂研究其对滤料性能的影响。最终选取石膏添加量为8%作为滤料的最优制备参数,此时滤料颗粒强度为4.14 MPa,1 h吸水率为9.05%,颗粒密度为1.49 kg/m3,25次抗冷热冲击后强度降幅仅为3%,过滤速度为5.92 mm/s。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滤料进行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表征,发现所使用的激发剂可促进钢渣中主要矿物C3S和C2S的水化反应,生成C—S—H类凝胶,这些水化产物相互交织黏结,使滤料内部孔隙率降低,滤料颗粒强度和25次抗冷热冲击性能不断提升。该系列滤料同时也可作为建筑陶粒应用于建材骨料等。

  相似文献   
926.
沘江两岸耕地土壤重金属径流迁移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在暴雨径流条件下是否存在水环境风险,对亚洲最大铅锌矿所在地,即沘江两岸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Zn、Cd、Pb累积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并选择上游、中游、下游污染程度不同的3个代表性供试土壤,通过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不同坡度(5°、15°和25°)和不同降雨强度(30 mm/h和60 mm/h)下沘江流域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Zn、Cd、Pb随地表径流迁移流失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1)沘江两岸耕地土壤重金属累积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流域内中风险组As、Zn、Pb、Cd的含量超标率分别为7.69%~85.71%、7.69%~100%、23.08%~46.67%和38.46%~60%,高风险组Pb和Cd的含量超标率分别为53.33%~71.43%和40%~100%,流域不同位置耕地土壤中重金属As、Zn、Cd、Pb平均累积量从大到小表现为上游、中游、下游;2)模拟研究结果显示,沘江流域耕地土壤的地表径流水中出现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上游耕地土壤的径流中As、Zn、Cd、Pb均被检出,中游耕地土壤的径流中Zn、Cd、Pb被检出,下游耕地土壤的径流中只有Cd被检出,其中Cd和Pb质量浓度在地表水Ⅳ-劣V类之间波动,径流中As和Zn质量浓度均未超过I类水质标准;3)地表径流水中As、Zn、Cd、Pb的质量浓度和迁移量都随着坡度和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沘江两岸耕地土壤中存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程度、降雨强度和坡度都可能对研究区域耕地土壤重金属径流迁移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27.
为探索有机农药滴滴涕和毒死蜱相应降解酶的微观降解机制,用分子对接方法模拟了滴滴涕(DDT)与漆酶(laccase)、毒死蜱(chlorpyrifos)与有机磷水解酶(organophosphorus hydrolase)的相互作用,得到它们复合物结构的理论模型,根据打分函数最低原则筛选出的最佳构象打分函数分别为-103.134和-111.626,二次打分函数分别为-72.858和-80.261.并应用LPC/CSU server研究这些最佳构象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表明,滴滴涕与漆酶之间以疏水作用数量最多,毒死蜱与有机磷水解酶以氢键和疏水作用数量最多.漆酶的Tyr224和有机磷水解酶的Arg254在催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8.
野生和栽培粗毛淫羊藿苷含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淫羊藿苷在野生及人工种植的粗毛淫羊藿地上、地下各部位及夏、秋、冬三季的动态分布规律,指导栽培和收获。方法:分别在6月、9月、12月中旬取样测定苷在叶片、地上茎、地下根状茎及须根中的含量,分析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在叶片中含量最高,在地上茎中最低,栽培上要注意提高叶片及须根产量。  相似文献   
929.
电子垃圾是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固体废物之一,对其不合理处置和利用已引起了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文章从电子废物的危害及回收利用的角度,概述了当前国内外数量巨大的电子废物的污染现状及其回收利用处理技术,并结合国内实际,从电子废物的回收系统和资源化处理利用技术方面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930.
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化学防护服(CPC)气密性的影响,以3种不同材质(聚乙烯、丙烯、氯化丁基橡胶)的化学防护服为研究对象,利用气密性测试仪和环境实验舱,在10~66 ℃温度条件下处理2 h后,分析环境温度对3种化学防护服样品气密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工况处理后化学防护服气密性能在10~25 ℃段上升,在25~50 ℃段下降;聚乙烯材质化学防护服失效温度为66 ℃,其他2种材质的服装失效温度为50 ℃。研究可为防护装备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