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3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853篇
安全科学   390篇
废物处理   59篇
环保管理   201篇
综合类   2106篇
基础理论   520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142篇
社会与环境   130篇
灾害及防治   10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探究白水江表层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DOM)荧光特性,2018年3月采集研究区深度为0~20cm的沉积物,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区域积分法和荧光指数法,确定主要荧光物质种类,并结合表层水基本参数等数据分析荧光组分的来源、转化过程与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白水江表层沉积物DOM以类蛋白有机物为主,其中可溶性微生物降解产物占总体荧光物质相对含量的64.56%~73.06%;各断面均出现明显的可溶性微生物降解产物荧光峰;相比上游,中、下游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并出现类酪氨酸与类色氨酸荧光峰。(2)上游至下游,总荧光组分、各荧光组分含量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人类活动可能是造成白水江表层沉积物DOM荧光组分存在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52.
污泥暂存库区面临减量增容的严峻问题。由于暂存库中的污泥已经发生了较大程度的降解,其固结性质与新鲜污泥相比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直接影响到原位处理效果,故选用FeCl_3和芬顿试剂对上海某污泥暂存库区的长期填埋污泥进行了调质改性,并对调质后污泥的固结压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药剂调质后污泥的排水固结时间大大缩短,在初始低固结应力水平时压缩量较大,在后期高固结应力水平下沉降量较小;在初始低固结应力水平下,调质污泥的固结系数在10~(-3) cm~2·s~(-1)数量级范围内变化;添加FeCl_3的实验组对应的C_(v,max)=2.91×10~3 cm~2·s~(-1),芬顿调质实验组对应的C_(v,max)=9.88×10~(-3) cm~2·s~(-1)。渗透系数受固结应力影响较大,当FeCl_3的掺量为40%时,初级固结应力下样品的渗透系数k=4.439×10~(-6) cm·s~(-1);在400 kPa固结应力作用下,渗透系数减小为3.796×10~(-8) cm·s~(-1);经芬顿试剂调质的污泥在初级固结应力下,渗透系数k=6.48×10~(-6) cm·s~(-1);在400 kPa下,渗透系数k=9.94×10~(-8) cm·s~(-1)。以上结果对现场污泥真空固结法处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3.
郑州市PM2.5组分季节性特征及来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郑州市大气PM_(2.5)组分的季节性特征及来源,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对郑州市5个点位进行采样,共采集有效环境受体样本1 166个。通过研究受体样本PM_(2.5)中的碳组分、水溶性离子和无机元素信息,获取各组分的季节特征,并结合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郑州市PM_(2.5)平均浓度为69.6μg/m~3,占比较高的化学组分为NO_3~-、有机碳(OC)、SO_4~(2-)和NH_4~+,占比之和为86.7%。其中,NO_3~-、OC和NH_4~+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性浓度分布规律,SO_4~(2-)则是秋冬季稍高于春夏季。此外,Al、Si、Fe和Ca的浓度在春秋季略高于冬夏季。PMF模型解析结果显示,二次源为郑州市PM_(2.5)首要污染源,分担率为50.9%,其次是移动源(分担率12.0%)、燃煤源(分担率11.4%)和扬尘源(分担率10.2%)。其中,燃煤源在冬季较高、夏季较低,移动源在夏季最高,扬尘源在春季和秋季较高。  相似文献   
154.
介绍了一起某变电站7530断路器内部闪络故障,结合现场检查、电气试验、故障录波情况确认故障点,通过气体成分及放电产物分析、故障部件电场仿真等手段综合分析800 kV罐式断路器故障原因,并提出了处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5.
船舶涂料海洋大气暴露与室内加速试验模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两年海洋大气环境暴露试验、盐雾/紫外冷凝老化交替试验和氙灯老化试验。对比聚氨酯涂料、丙烯酸涂料涂层的色差和失光率,研究了3种试验对涂层表观性能的影响。发现紫外/冷凝老化加速试验对海洋大气暴露试验有很好的模拟性。  相似文献   
156.
太阳热反射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涂料反射太阳热的原理,以丙烯酸树脂为基料,以金红石型钛白粉、云母粉及空心玻璃微珠为原料,制备了隔热性能和耐候性能均良好的太阳热反射隔热涂料,并研究了颜料、填料种类、粒径、涂层厚度对涂料隔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7.
铝材Sn-Ni混合盐电解着枪色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铝片试样进行预处理,随后在恒定的电流密度和相同的氧化时间下,在铝材表面形成厚度均匀的阳极氧化膜,然后采用方波交流电,对铝试样进行电解着色处理,通过改变铝材电解着色工艺的着色时间、电流密度、正负电流比、占空比等因素来研究这些因素与铝材明度值和色差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获得枪色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着色时间6m in左右,着色电流密度为1.40 A/dm2左右,正向电流比负向电流大7%左右,占空比55%左右。  相似文献   
158.
气态甲醛对大鼠肺组织影响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大鼠吸入甲醛后其肺组织病理结构的改变并探讨其损伤机理,以雌性Wisar大鼠为实验材料,采用动式吸入方式染毒15d(暴露组甲醛浓度32~37mg·m-3,每日暴露4h)后,取肺组织进行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光镜观察结果表明,甲醛暴露后,大鼠肺组织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和肺泡性肺炎的病理学特点,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严重,个别区域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肺内细支气管和肺泡腔内见大量血细胞,部分肺泡腔内有透明膜形成,内含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甲醛暴露后,大鼠肺泡上皮细胞损伤严重,线粒体嵴断裂、肿胀、空泡化,部分肺泡上皮细胞胞膜溶解,细胞器丢失,细胞坏死、脱落.推测甲醛吸入可致大鼠肺病理损伤,损伤机理可能与自由基损害和醛糖还原酶(AR)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9.
改性沸石(Na-Y型)对Ni2+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尔余  林峰 《环境化学》2006,25(4):420-424
将天然沸石熔融制得新型改性沸石(Na-Y型),研究Na-Y型沸石对Ni2 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对Ni2 的饱和吸附量,Na-Y型沸石为31.04mg·g-1,而天然斜发沸石和Na型沸石(NaCl改性)仅为3.60mg·g-1和7.64 mg·g-1.Na-Y型沸石对Ni2 的等温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方程.对溶液中Ni2 的吸附量在初始阶段(0-5h)快速上升,而后趋于平缓.共存阳离子对Na-Y型沸石吸附Ni2 的影响为:Co2 》Ca2 》Fe3 》 K .  相似文献   
160.
丹江流域水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径流泥沙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准确把握其变化趋势对水资源管理及水土保持工作意义重大。该文基于荆紫关水文站1958~2015年径流和悬移质输沙量资料,运用Mann-Kendall 检验法、距平累积法、滑动t检验法以及双累积曲线法,阐明了丹江流域近60年径流量和悬移质输沙量变化特征,定量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在径流泥沙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丹江流域径流量与悬移质输沙量年际变化大,呈显著下降趋势,1958~1972、1982~1989年为丰水丰沙期,1972~1981年与1990~2015年处于枯水枯沙期,径流量和悬移质输沙量分别在1983年与1989年发生突变。人为因素和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58.8%和41.2%,说明人为因素特别是水利水土保持工程是引起丹江流域输沙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