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03篇 |
免费 | 373篇 |
国内免费 | 100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31篇 |
废物处理 | 122篇 |
环保管理 | 316篇 |
综合类 | 2076篇 |
基础理论 | 443篇 |
污染及防治 | 562篇 |
评价与监测 | 214篇 |
社会与环境 | 228篇 |
灾害及防治 | 1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80篇 |
2022年 | 172篇 |
2021年 | 151篇 |
2020年 | 184篇 |
2019年 | 146篇 |
2018年 | 129篇 |
2017年 | 188篇 |
2016年 | 157篇 |
2015年 | 181篇 |
2014年 | 220篇 |
2013年 | 231篇 |
2012年 | 308篇 |
2011年 | 309篇 |
2010年 | 269篇 |
2009年 | 254篇 |
2008年 | 255篇 |
2007年 | 218篇 |
2006年 | 229篇 |
2005年 | 189篇 |
2004年 | 140篇 |
2003年 | 101篇 |
2002年 | 115篇 |
2001年 | 93篇 |
2000年 | 70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将聚氨酯硬泡在密闭室中破碎至不同粒径,低温加热后进行氧弹燃烧试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定量每个过程中发泡剂CFC-11(CFCl3)的释放量.结果表明:CFC-11释放量随破碎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增大,过4 mm筛的颗粒释放效果最佳,CFC-11释放量占其总量的67%;泡沫中w(CFC-11)为20%左右,其中77%的CFC-11包裹在泡孔中,23%被泡沫固相吸附;即使将泡沫过1 mm筛,部分未打破泡孔中仍有6%的CFC-11,当破碎粒径接近泡孔平均直径0.3~0.4 mm时,CFC-11释放量保持不变,吸附于泡沫固相中的CFC-11在破碎过程中很难释放. 相似文献
52.
丁草胺在土壤中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丁草胺在三种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中的吸附特性曲线,采用批量平衡法,用三种土壤对丁草胺进行吸附,并通过改变三种土壤的投加量、温度和pH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丁草胺在三种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平衡时间大约为12h,以快速吸附为主,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对农药的吸附呈正相关,土壤的投加量越大固相中的吸附量也越大,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但影响并不明显;碱性条件不利于土壤对丁草胺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53.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过渡金属氧化物CuO为活性组分,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造纸废水,考察Cu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氧气分压在2.5MPa和反应时间3h,催化剂用量为3g,Cu负载量为4%,反应温度为220℃,500mL浓度为3250mg/L造纸废水的COD去除率为90%,色度去除率为89%,pH值由9.6变为7.8。另外,对催化剂进行再生处理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450℃下活化3h,在上述相同反应条件下,对原废水的COD去除率降低为88%,重复使用9次后对废水的COD去除率仍能保持在85%左右。 相似文献
54.
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水溶液中溶解态蒽的光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荧光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溶液以及水溶液中蒽(An)的光降解,初步探讨了Brij35溶液中An的光降解机理.结果表明,An在不同表面活性剂胶用中的增溶位点不同,对其光降解的影响显著.实验证实An在Brij35溶液中的光降解是一个由激发三重态发生且无自由基产生的过程,与其在水溶液中的光降解机理一致. 相似文献
55.
底泥扰动对上覆水中磷形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通过室内试验模拟底泥受持续和间歇扰动的过程.探讨了扰动作用对上覆水中不同形态磷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扰动和间歇扰动显著促进了上覆水中的溶解态磷向底泥迁移.持续扰动与间歇扰动作用下,上覆水中溶解性无机磷(DIP)分别在第6h和第24h达到平衡状态,为0.014mg.L-1和0.015mg.L-1.显著低于对照试验(0.04mg.L-1);而溶解性总磷(DTP)则在第6h和第48h达到平衡状态,为0.047mg·L-1和0.045mg.L-1,显著低于对照试验(0.065mg.L-1).持续扰动促进了颗粒态磷(PC)的释放,扰动6h后,PP达到最大值(9.18mg·L-1).随后下降.第24h后,PP稳定在2.18mg·L-1左右;而间歇扰动作用下,第2h,PP达到最大值(2mg·L-1),随后下降,第96h后,PP稳定在0.093mg·L-1左右.扰动作用下,TP的变化规律与PP一致.与初始状态相比,持续扰动和间歇扰动作用下,DIP/DTP、DIP/TP、DTP/TP显著下降,而上述该值在对照试验中则基本保持不变,说明扰动导致的底泥再悬浮有利于降低上覆水中溶解态磷的含量. 相似文献
56.
Airsolution液体在净化有机废气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irsoluton是一系列植物提取液复配而成的,这些植物提取液是含有气味的有机物,它们是从树、草和花等植物中提取的。这些有味的液体含有大量复杂的化合物,它们是绝大多数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本文根据Airsolution液体的氧化性,对处理含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有机工业废气进行了净化研究,结果表明:Airsolution液体用于处理有机废气是可行的,处理后的苯、甲苯和二甲苯可实现达标排放。且该工艺具有运行费用低,投资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57.
砷酸根在可变电荷土壤颗粒表面的配位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砷在3种可变电荷土壤颗粒表面的吸附对土壤胶体Zeta电位的影响及砷酸根吸附过程中羟基的释放特征.在酸性条件下,土壤胶体吸附砷酸根后土壤表面的负电荷增加,Zeta电位下降.这说明砷酸根在土壤颗粒表面发生了专性吸附,吸附的砷酸根离子进入土壤胶体双电层的紧密层中.亚砷酸根吸附对土壤胶体Zeta电位的影响很小,说明它在土壤颗粒表面主要通过形成外圈型表面络合物而发生非专性吸附.砷酸根在土壤颗粒表面的吸附过程中有羟基释放,说明砷酸根与表面羟基发生了配位交换反应.羟基释放量随砷酸根加入量的增加和pH值的升高而增加.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砷酸根吸附量和羟基释放量随时间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开始的20min内,二者均随时间迅速增加,随后变化较小.羟基释放量与砷酸根吸附量的摩尔比也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羟基释放反应滞后于砷酸根吸附反应.土壤体系中羟基释放量与砷酸根吸附量的摩尔比小于针铁矿体系,说明除铁铝氧化物外,土壤的其它固相组分也参与了对砷的吸附反应. 相似文献
58.
超声处理对剩余污泥的粒径和溶出物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有效地发挥微型动物摄食对剩余污泥的减量作用,研究了超声声能密度和超声时间对剩余污泥的粒径和溶出物(蛋白质、多糖、DNA、COD及BOD)溶出的影响.在脉冲比2:1和超声时间10min的条件下,声能密度为0.2W·mL-1时出现一个污泥粒径变化的转折点,当小于转折点时污泥粒径随声能密度增加明显下降,而当大于转折点时污泥粒径几乎不受声能密度影响.在脉冲比2:1和声能密度0.8W·mL-1的条件下,超声时间5min是个转折点.上清液中溶出物的浓度随超声波声能密度或超声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各溶出物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溶出物指标中蛋白质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污泥破解状态.为了得到既能使污泥粒径变小到微型动物可摄食的程度又能使污泥中溶出物的溶出量最少的效果,建议声能密度或超声时间取上述转折点为限值.个数平均粒径(Dn)和重量平均粒径(Dw)分别反映了污泥的几何粒径变化和溶出物的溶出状况,因此,在超声破解污泥-微型动物摄食污泥的污泥减量工艺中可通过Dn和Dw的并用来决定剩余污泥超声处理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9.
低强度超声波与酸、碱协同对污泥溶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能量密度为0.05W·mL-1和pH范围3.0~12.0条件下,研究了超声波辐射与酸、碱协同对污泥溶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溶解性磷(SP)和溶解性糖(SA)含量随pH增大均呈先降后升趋势.当pH为3.0时,污泥溶胞效果不高,随污泥溶液碱性增强,SCOD、SP和SA含量随pH呈指数增长,说明强碱性环境有利于污泥溶胞.超声波辐射可显著提高污泥溶胞率,而且pH越大超声波辐射改善的溶胞效率越高.pH=11.0时超声波辐射60min以内,SCOD、SP和SA含量与时间均呈线性关系,超声波/碱协同污泥溶胞为一级反应.pH大于9.0的碱性条件下,超声波辐射和提高pH均可降低VSS/TSS.依据实验数据,应用非线性优化技术得到SCOD与pH和超声波辐射时间的数学模型,其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6%. 相似文献
60.
废啤酒酵母吸附去除水溶液中活性红4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废啤酒酵母作生物吸附剂吸附水溶液中活性红4(RR4),并对吸附性能进行了评价。通过电位滴定和FTIR分析表明废啤酒酵母上主要存在磺酸基、羧基及氨基等官能团。对溶液pH值、RR4浓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废啤酒酵母对RR4的吸附速率快,320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酸性条件利于吸附,碱性条件下则会发生解吸附,pH=11条件下解吸附率高于86%;等温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模式,pH=2条件下废啤酒酵母对RR4的最大吸附量为103.36mg/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