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73篇 |
免费 | 3206篇 |
国内免费 | 672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563篇 |
废物处理 | 303篇 |
环保管理 | 1584篇 |
综合类 | 15428篇 |
基础理论 | 2736篇 |
污染及防治 | 1554篇 |
评价与监测 | 1178篇 |
社会与环境 | 1446篇 |
灾害及防治 | 9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0篇 |
2023年 | 704篇 |
2022年 | 1471篇 |
2021年 | 1498篇 |
2020年 | 1802篇 |
2019年 | 1209篇 |
2018年 | 1104篇 |
2017年 | 1297篇 |
2016年 | 1130篇 |
2015年 | 1297篇 |
2014年 | 1142篇 |
2013年 | 1502篇 |
2012年 | 1828篇 |
2011年 | 1747篇 |
2010年 | 1546篇 |
2009年 | 1530篇 |
2008年 | 1332篇 |
2007年 | 1357篇 |
2006年 | 1411篇 |
2005年 | 1019篇 |
2004年 | 689篇 |
2003年 | 469篇 |
2002年 | 397篇 |
2001年 | 370篇 |
2000年 | 291篇 |
1999年 | 159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3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刘东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5):161-165
根据生活生产现状,设计了一种能够对温度、粉尘、人员、瓦斯等多种因素实施监控的多功能无线报警平台,本平台以A789C52芯片为程序载体,通过汇编语言编程实现数据判断处理后,向特定手机发送短信息以及进行现场应急处理。其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键盘等,并通过监控主程序,短信发送程序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等软件系统,共同实现现场报警与应急处理、数据显示、远程短信报警。经实验证实,该平台工作稳定、功耗低、安装方便、非常适合生活生产安全领域。 相似文献
53.
电磁辐射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监测煤岩动力灾害的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提高监测数据的利用率,更加准确的预测冲击地压,从千秋煤矿的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等方面分析了其发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电磁辐射技术的冲击地压区域监测预报方法.结果表明,区域性电磁辐射不仅能够在较大尺度上反映煤岩体内部应力分布及演化规律,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单个测点数据异常的干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冲击地压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研究成果对千秋煤矿及相似条件矿井的冲击地压监测预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又由于环境和资源禀赋方面的制约,提高能源效率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能源强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现状,采用完全因素分解法,从产业结构的角度人手对全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因素是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推动力,第二产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远远大于第一和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我国企业近年来在海外地区的发展态势,简要说明了在海外高风险地区项目面临的安全威胁和挑战,分析了海外高风险地区项目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种类和危害,阐述了海外项目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海外高风险地区项目应对突发事件的通用应急管理模式,并通过相关实例进行了说明,总结了海外高风险地区项目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和经验. 相似文献
56.
57.
58.
59.
采用以废弃桑枝制备的活性炭吸附水中Pb(Ⅱ)和Cr(Ⅵ)。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活性炭用量和Pb(Ⅱ)、Cr(Ⅵ)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对等温吸附规律和吸附动力学作了数学模拟。结果表明,活性炭对Pb(Ⅱ)和Cr(Ⅵ)的吸附性能良好,等温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在温度25℃、活性炭用量0.01 g/100 mL、Pb(Ⅱ)溶液pH值为6且初始质量浓度20 mg/L、Cr(Ⅵ)溶液pH值为2且初始质量浓度10 mg/L、以200 r/min的速率恒温振荡120 min的条件下,Pb(Ⅱ)和Cr(Ⅵ)的平衡吸附量分别可达136.3 mg/g和74.32 mg/g。 相似文献
60.
水下生产系统最近几年被广泛用于海洋深水油气田的开发.与传统陆上油气田相比,水下生产系统维护困难,系统故障可能导致更严重后果,能源公司越来越重视水下生产系统的可靠性.总结了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以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深水油气田开发项目为例,给出了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技术的应用过程,并根据结果优化了基本设计方案,确保了导管架平台与水下生产系统的总体可靠性和可用性,同时从可靠性观点出发,针对设计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今后海上油气开发项目的设计的选择和运行维护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