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62篇
  免费   8912篇
  国内免费   8726篇
安全科学   4961篇
废物处理   1268篇
环保管理   2825篇
综合类   24194篇
基础理论   6194篇
污染及防治   6817篇
评价与监测   1849篇
社会与环境   1942篇
灾害及防治   1650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902篇
  2023年   1383篇
  2022年   2407篇
  2021年   2277篇
  2020年   2342篇
  2019年   1832篇
  2018年   1842篇
  2017年   2108篇
  2016年   2040篇
  2015年   2255篇
  2014年   2340篇
  2013年   2927篇
  2012年   3026篇
  2011年   2978篇
  2010年   2555篇
  2009年   2531篇
  2008年   2418篇
  2007年   2353篇
  2006年   2416篇
  2005年   1626篇
  2004年   1134篇
  2003年   1035篇
  2002年   911篇
  2001年   744篇
  2000年   730篇
  1999年   534篇
  1998年   335篇
  1997年   352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187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4-氨基安替比林(简称4-AAP)萃取光度法测酚是灵敏度很高的标准分析方法。该方法要求使用无酚水。本文经过实验分析提出以蒸馏水代替无酚水测定地面水中挥发酚,结果表明,本方法检出限为0.017mg/l,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本法省略了制备无酚水的程序,从而使实验分析得到简化。  相似文献   
142.
自然界中的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和非恒定性的特点。为了模拟典型泥石流现象,在流团模型的 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基于欧拉─拉格朗日(E—L)观点的PIC(Parcel In Cell)算法,细化了流元结 构,建立了能够模拟典型阵性泥石流发生、运动和堆积的准结构两相流模型。求解该模型不仅可以 模拟泥石流运动过程,而且可以对泥石流的堆积过程、停积形态、冲刷特征及泥石流中多组分颗粒 的分选特征进行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43.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 In order to reveal the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law of downwind and upwind coal cutting, total dust (TD) and respirable dust (RD)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144.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 by using an intermittent connection period without power output. Connecting two MFCs in parallel improved the voltage output of both MFCs until the voltage stabilized. Electric energy was accumulated in two MFCs containing heavy metal ions copper, zinc, and cadmium as electron acceptors by connection in parallel for several hours. The system was then switched to discharge mode with single MFCs with a 1000-Ω resistor connected between anode and cathode. This method successfully achieved highly efficient removal of heavy metal ions. Even when the anolyte was run in sequencing batch mode, the insufficient voltage and power needed to recover heavy metals from the cathode of MFCs can be complemented by the developed method. The average removal ratio of heavy metal ions in sequencing batch mode was 67 % after 10 h. When the discharge time was 20 h, the removal ratios of zinc, copper, and cadmium were 91.5, 86.7, and 83.57 %,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removal ratio of these ions after 20 h was only 52.1 % for the control group. Therefore, the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y of heavy metal ions increased by 1.75 times using the electrons stored from the bacteria under the open-circuit conditions in parallel mod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data showed that the anode had lower solution resistance and polarization resistance in the parallel stage than as a single MFC, and capacitance increased with the length of time in parallel.

  相似文献   
145.
在流化床反应器中,以含铜废水为处理对象,重点考察了诱导条件改变对结晶系统运行效率及结晶产物形貌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200 mg/L,进药比([Cu2+]/[CO32-])1:1.2,pH为10.2的条件下,铜离子去除率可接近100%,诱导晶种表面平滑,诱导颗粒生长成致密杆状晶体结构,以碳酸盐为沉淀剂的诱导结晶系统依赖于体系的pH,高pH体系下发生的共结晶现象是影响系统运行的主要原因;随着进药摩尔比的增加,结晶产物由短杆状向球状转化,晶体机械强度显著降低大量破碎,影响出水水质;进药比1:1.2,pH为11的条件下,含铜废水浓度为500 mg/L时,系统去除率可达95%以上,微晶产率低于5%。  相似文献   
146.
河南省自然灾害的地域空间分异,主要遵循水平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与垂直地带性规律。水平地带性主要影响以致控制灾害的不同类型,非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则主要影响各种灾害的成灾强度。它们相互联系与制约,从而形成该省域灾害的三维分异。  相似文献   
147.
对某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系统进行采样分析,研究飞灰中的Pb、Zn在水洗脱氯预处理及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中的迁移转化特性。结果表明,水洗预处理过程中,飞灰中0.15%Pb和0.015%Zn进入结晶盐,94.05%的Pb和93.17%的Zn留存在水洗灰中,且赋存形态基本不变。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过程中,进入窑内的Pb和Zn少部分在窑内和预热器系统形成内循环,93.84%Pb和81.38%的Zn进入水泥熟料,0.002 7%的Pb进入窑尾烟气,0.001 4%的Pb和0.001 1%的Zn进入窑灰。热力学平衡计算表明,水泥熟料中Pb的主要存在形态是PbO、PbSiO3,Zn的主要存在形态是ZnO、ZnFe2O4、ZnAl2O4。窑尾烟气排放指标和水泥熟料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这说明Pb和Zn在水泥窑中实现了良好的固化,环境风险可接受。本研究结果可为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工艺系统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8.
在广东西江林业局仙菊林场湿地松(Pinus elliotii)种子园对13年生母树分别于每年雌花期和坐果期喷施两次不同浓度的稀土“常乐”,三组处理为(花-果期)0.25—0.25gL~(-2)、0.25—0.50gL~(-1)和0.50—1.00gL~(-1),并以喷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三组稀土处理都使母树的球果和种子产量提高,单株产果量平均提高3ε.9%,产种量平均提高35.1%;种子的饱满度和生活力改善,千粒重提高3.9—26.4%,发芽率提高6.2—18.5%;各观测项都以喷施0.50—1.00g L~(-1)浓度的效果最显著。这一研究成果为优化松树品质与提高经济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9.
观测表明,辽北庭院生态系统中日光温室、养猪暖舍、厕所、沼气池四位一体模式具有较好的增温保温效应,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日光温室,可创造良好的养殖业环境,保证模式中沼气池在冬季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50.
为有效去除水中的全氟烷基醚磺酸盐(F-53B),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二维Ni-MOFs和三维Ni-MOFs材料。采用XRD、FTIR、SEM、N2吸/脱附实验和热重分析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采用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以及对比分析,考察了Ni-MOFs对水中F-53B的吸附性能,并进一步结合理论计算探究了可能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2种材料均具有明显的晶型,其中Ni是以双齿配位模式与有机骨架进行结合,二维Ni-MOFs呈现分散片层结构,三维Ni-MOFs则呈现出块状结构,二维Ni-MOFs比三维Ni-MOFs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热稳定性。2种材料对F-53B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二维Ni-MOFs的吸附速率常数和吸附容量分别达到0.002 4 g·(min·mg)−1和451.2 mg·g−1,比三维Ni-MOFs分别高出20%和16%,吸附过程以非均质多层吸附为主,受共存阴离子的影响较小。对F-53B的吸附性能与2种材料的构效有关,活性吸附位点和限域作用决定了二维Ni-MOFs比三维Ni-MOFs更优的吸附特性,吸附过程主要受静电作用控制。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二维Ni-MOFs对F-53B的吸附性能较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