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592篇 |
免费 | 7114篇 |
国内免费 | 382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738篇 |
废物处理 | 268篇 |
环保管理 | 1481篇 |
综合类 | 14896篇 |
基础理论 | 3327篇 |
污染及防治 | 1493篇 |
评价与监测 | 1116篇 |
社会与环境 | 1351篇 |
灾害及防治 | 86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709篇 |
2023年 | 982篇 |
2022年 | 1580篇 |
2021年 | 1543篇 |
2020年 | 1750篇 |
2019年 | 1305篇 |
2018年 | 1191篇 |
2017年 | 1368篇 |
2016年 | 1128篇 |
2015年 | 1200篇 |
2014年 | 1069篇 |
2013年 | 1354篇 |
2012年 | 1676篇 |
2011年 | 1616篇 |
2010年 | 1439篇 |
2009年 | 1433篇 |
2008年 | 1244篇 |
2007年 | 1274篇 |
2006年 | 1341篇 |
2005年 | 963篇 |
2004年 | 656篇 |
2003年 | 451篇 |
2002年 | 377篇 |
2001年 | 346篇 |
2000年 | 275篇 |
1999年 | 143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采用微米气泡系统(平均粒径约为58μm)和普通的鼓泡系统进行对比研究微米气泡对臭氧氧化的强化作用机理.在相同的进气流率下,采用微米气泡体系臭氧在水中的传质系数和利用率是鼓泡系统的1.6—2.7倍和2.3—3.2倍.利用臭氧氧化模拟活性艳蓝KN-R废水(100mg·l-1)的实验结果表明,染料在微米气泡体系中的脱色速率高于鼓泡系统,二者达到99%脱色效率所需的时间分别为30min和60min.在同样的脱色速率下,染料在微米气泡系统中的TOC去除率较大,说明微米气泡不仅能够提高臭氧的传质速度,而且可以强化臭氧的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02.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废旧电容器存放地点附近的土壤和植物中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分析了羊茅草(Festuca.L)的叶和根中PCBs的变化,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定量判别了PCBs污染类型,进而探讨了PCBs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存放点PCBs污染水平较高,污染类型与Aroclor 1248相似.随着离污染点距离的增加,PCBs浓度急剧下降.污染类型逐步偏离Aroclor 1248,二氯和三氯联苯的百分比升高,四氯和五氯联苯下降.表现出水相和气相传输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水相传输起主导作用.另外,PCBs在羊茅草的叶和根中浓度的比值有上升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和PCBs大气传输过程相关联,大气传输的贡献随着距离的增加PCBs浓度水平逐步下降而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803.
804.
805.
货物装载对货物本身与装载车辆的安全非常重要.货物装载的长度问题是货物装载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运输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决货物装载的长度问题,以车辆的弯曲力矩为工具,对装载货物车辆进行力学模型分析,最终得到货物装载最小长度的数学公式. 相似文献
806.
807.
水禽产业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的贡献。准确审视水禽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进规律,探讨不同阶段水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策略十分重要。基于中国水禽体系产业经济团队的调研数据和固定观测点数据,结合有关年鉴整理出水禽的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GIS技术分析后得出结论:2010—2018年水禽产业时空演进特征为“东退西进,北向南移”。结合永续盘存法和索洛余值,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Malmquist)估算全国29个省份水禽TFP指数,比较各地区的TFP增长率和贡献率,进而分析此期间的时空演进规律,结果显示:2014年TFP增长率大幅下跌,2015年又逐渐上升,2016年以后才趋于平稳增长,概括水禽TFP增长率的时空变化规律为先降后升的“U”型走势。运用Tobit模型分析其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H7N9突发事件影响,水禽产业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发生了改变,主要影响因素为水电及燃料动力投入、基础设施维护及新增投入、疫苗防疫及医疗投入等,这些因素对水禽TFP增长的时空变动影响显著,进一步说明水禽技术效率有待提升,风险规避机制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808.
809.
以聚丙烯酸(PAA)和壳聚糖(CTS)作为络合剂,耦合孔径200 nm的陶瓷膜处理模拟低浓度含铜废水,采用ICP-MS、TOC、SEM表征与Darcy膜污染模型对处理效果和膜污染情况进行表征;对比研究不同络合剂对Cu2+截留效果与资源化回用效率的影响;并探讨对应的膜污染机理。结果表明:溶液pH通过影响聚合物络合活性位点对Cu2+截留率起决定性作用;在pH=6、P/M≥5或C/M=10的优化条件下,Cu2+截留率接近100%;PAA相对于CTS对Cu2+的络合效率更高,而CTS具备更好的抗杂质离子干扰能力;酸解、循环回用的PAA与CTS对Cu2+截留率稳定在99%以上。膜污染阻力分布计算和SEM、EDX微观表征表明,滤饼污染为膜污染主要形式,CTS更易造成不可逆的膜孔堵塞污染。 相似文献
810.
燃煤电厂烟气中可凝结颗粒物(CPM)主要由无机成分组成,其排放会影响大气环境。为有效捕集烟气中CPM并研究其无机组分排放特性,采用自主优化设计的CPM采样装置,就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3台600 MW等级以上超低排放燃煤机组开展了烟气中CPM实测研究,同时对采样装置的有效性、可靠性进行了探讨。该装置利用半导体材料进行制冷,与常规采样装置相比体积轻巧、便于携带、捕集效率高、冷凝效果好,且使用成本低。研究结果表明:燃煤电厂中A、B、C 3个机组烟囱排口的CPM质量浓度分别为2.22、3.02、3.83 mg·m−3;CPM无机水溶性离子中,阴离子主要有SO42−、Cl−等,阳离子主要有Ca2+、Na+、NH4+等;其中,SO42−质量浓度占比均大于50%,在水蒸气存在的情况下,会与NH4+产生硫酸氢铵和硫酸铵;而硫酸氢铵易与烟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酸雾,会腐蚀烟气管道,还会因其黏附性较强附着飞灰等杂质在管道表面沉积附着,加剧管道的腐蚀和结垢。本研究结果可为探究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烟气中CPM的排放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