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79篇
安全科学   7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424篇
基础理论   94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类比法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方法。给出了类比法的定义,列举了类比法在环境工艺中的应用实例,对其哲学内涵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提高类比推理可靠性的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662.
介绍了一种革取技术,可在生产过程中处理印制线路板生产的碱性蚀刻废液,使之脱铜后再生,实现碱性蚀刻废液的循环使用;运用反革取技术使苹取剂复活循环使用;反革取提取到的硫酸铜经电解为电解铜,电解液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663.
新疆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废水采用深井曝气工艺处理,工艺适应性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二级标准,其工艺技术可供同类企业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664.
为提高煤尘爆炸危险性评价的准确性,根据煤矿粉尘的物性及开采技术,针对现阶段煤尘爆炸的模糊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特征,构造煤尘爆炸危险性的指标体系,建立优先判断矩阵。首先,应用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其次,借助专家打分法得到各指标的评分值;最后,应用所计算的指标权重和指标的评价值对工程实例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该矿煤尘的安全等级,为矿井防尘提供依据。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减少了确定指标权重时的主观性,评价总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65.
替代法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被广泛用于环境工艺的研发和革新过程中。本文论述了环境工艺替代法的理论含义和实际应用,并讨论其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666.
环境监测站激励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建立公平合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指出了地市级环境监测单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合理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优化配置员工,实行任职激励;以岗定薪、全面完善薪酬体系,实行分配激励;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配合薪酬制度改革;正确构建评价机制,实行评估激励;建立科学培训机制,实行培训激励;推进文化建设,实行环境激励.  相似文献   
667.
目的 研究有机涂层在拉萨试验站户外暴露试验与多因素综合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条件下的相关性。方法 以环氧云铁/丙烯酸有机涂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户外暴露试验和实验室综合模拟加速试验,利用光泽计和色差仪等分析设备,获得用于表征涂层老化性能的色差和失光率变化规律,比较涂层体系在2种试验条件下老化程度。采用ATR-FTIR、EIS等方法研究涂层分子结构变化和不同环境条件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涂层的降解机理。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rhos)法计算涂层体系在2种环境下的相关性。结果 与户外暴露试验12个月相比,综合模拟加速试验60 d,环氧云铁/丙烯酸有机涂层的色差和失光率基本一致,其色差的相关性为0.771 4,失光率的相关性为0.828 6。结论 与拉萨试验站户外暴露试验相比较,环氧云铁/丙烯酸涂层体系在综合加速试验后的色差、失光率、红外光谱、电化学阻抗等关键性能参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老化机理基本相同。多因素综合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装置能够综合模拟高原高寒气候环境下阳辐射、气压、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具有较好的模拟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668.
矿化垃圾中的甲烷氧化-反硝化耦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全因素实验研究了填埋龄10~12年的矿化垃圾中的甲烷氧化反硝化耦合特性.结果表明,每g矿化垃圾中甲烷氧化菌、反硝化细菌可达109个数量级,适合作为甲烷氧化-反硝化耦合反应介质.CH4、O2和NO3--N浓度对CH4去除有明显影响(p<0.01),其大小顺序为CH4>O2> NO3-N,且3种因素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NO3--N对甲烷氧化的抑制或者促进作用主要与环境中的O2浓度和C/O比有关.相对较低的CH4初始浓度和较低的C/O、C/N比有利于甲烷氧化和反硝化作用耦合,而且反应产物中N2O含量较低.当CH4、O2浓度分别为10%,20%时,甲烷去除率能达到97.7%,产生的N2含量为11.5%以上,且N2O的产生量低于0.2%.  相似文献   
669.
数十年来,韩国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也给韩国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经过十多年韩国政府的努力,二氧化硫及一氧化碳污染物的排放量已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控制水平,但是,可吸入颗粒物及二氧化氮排放量却大幅增加。文章介绍和解读了韩国目前的大气污染现状,相关管理政策及未来的大气环境政策方向,为中国大气污染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70.
湘中典型稻田系统Cd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大田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典型稻田系统Cd污染发展趋势.于2015-11~2018-11逐月采集大气沉降及灌溉水样,同时多次采集肥料、土壤及水稻样,监测分析样品中Cd含量,研究湘中典型稻田系统Cd输入输出平衡情况.结果表明,稻田系统Cd通过灌溉水、大气沉降和肥料等途径输入,年均输入量为8. 735 g·(hm2·a)-1,其中大气沉降为主要来源,占总输入的69. 15%~82. 04%,平均为76. 61%,其次是灌溉水占12. 62%~23. 66%,平均为16. 94%,肥料占5. 34%~7. 19%,平均为6. 45%;稻田系统Cd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下渗和水稻地上部分收获途径输出,年均输出量为7. 093g·(hm2·a)-1,水稻地上部分收获占总输出的85. 27%~95. 02%,平均为89. 69%,其次是地表径流4. 57%~13. 96%,平均为9. 41%,土壤下渗输出的Cd最少,为0. 41%~1. 51%,平均0. 90%.结果表明,研究区稻田系统Cd为净输入,土壤Cd污染形势仍在加剧.稻草还田与稻草移除将对土壤Cd平衡产生重要影响,稻草移除可以减缓土壤Cd污染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