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271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CuO负载在TiO_2和CeO_2-TiO_2上对NO CO反应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O CO微反流动法、TPR、XRD、BET和NO TPD等技术研究了CuO在TiO2 和CeO2 TiO2 上对NO CO的催化还原作用 .实验表明 ,不同负载量的CuO在TiO2 上 ,其NO CO的反应活性以Cu12 Ti为最佳 ,在反应温度为 4 0 0℃时 ,NO的转化率达到 10 0 % ;且CuO负载在CeO2 TiO2 上其活性随CeO2 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Cu12 Ce10 Ti在 30 0℃时就能使NO达到 10 0 %转化 .XRD和TPR结果显示 ,该体系催化活性的高低 ,与CuO在TiO2 和CeO2 TiO2 上高度分散的Cu物种及形成细颗粒的晶相CuO物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NO TPD结果显示 ,催化剂还原活性的高低和NO在催化剂表面的脱出与分解难易程度有关 .  相似文献   
182.
海水水质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在各类海水水质污染指标浓度区间内生成随机分布样本的方法,生成足够多用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和检验用的样本,并应用基于误差反传原理的前向多层神经网络建立了用于海水水质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根据海水水质标准给出了区分不同类型水质的模型分界样本和模型输出分界值。讨论了确定合理隐层及其节点数的方法,使得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不受网络连接权值初始取值的影响。经训练的评价模型应用于实例的评价结果表明,新的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客观性、通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3.
废弃菌糠资源化过程中的成分变化规律及其环境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废弃菌糠的循环利用工艺,选取杏鲍菇菌糠、平菇菌糠、菌糠有机肥等具有阶段代表性的样品,测定其营养组分、元素含量,分析菌糠在连续栽培和废弃菌糠堆肥处置过程中成分的变化,同时分析了菌糠/菌糠有机肥的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估及淋溶状态下对环境可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栽培后菌糠中水分下降13.8%,蛋白质、糖类则分别上升32.9%和20.4%,仍剩余大量营养物质;废菌糠堆肥后蛋白质、糖类分别下降50%和79%,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无明显变化,C/N比下降,总腐殖酸量增加18.6%.通过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确定菌糠/菌糠有机肥中的As、Hg、Pb、Cd、Cr等重金属指标均低于我国《NY525-2012有机肥料》的限值标准.菌糠/菌糠有机肥所含氮、磷、有机物均有淋出趋势,其中有机肥的氮、有机物淋失累积量相比菌糠下降15.0%和62.8%.  相似文献   
184.
研究了纳米氧化锌(ZnO NPs)对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的长期作用机制,系统分析了EBPR系统在ZnO NPs长期抑制下宏观运行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当进水开始添加ZnO NPs后,系统沉降性能随之降低.厌氧释磷速率与好氧吸磷速率均出现显著降低并降至0 mg·g~(-1)·h~(-1)(以每g MLSS释(吸)P量(mg)计,下同),从而使得系统丧失除磷效果.同时,厌氧段COD开始积累.ZnO NPs浓度增加至10 mg·L~(-1)时,多糖与蛋白质含量在抑制条件下均开始减少.通过高通量技术对微观层面进行分析发现,ZnO NPs将会严重抑制聚磷菌的正常生长.ZnO NPs对系统内不同细菌有截然不同的作用,Proteobacteria门在试验过程中比例减小,而Bacteroidetes门却受到促进作用.恢复阶段,较低浓度(2 mg·L~(-1))抑制条件下,EBPR系统恢复速度与程度均优于高浓度(6、10 mg·L~(-1))抑制条件.然而,即使系统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也难以恢复到初始水平.  相似文献   
185.
186.
187.
为探究超细粉体惰化剂对铝合金抛光伴生粉尘爆炸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标准化实验装置及自行搭建的实验平台,在对爆炸基本参数进行测试的基础上,分别研究超细CaCO3粉体对抛光废弃物粉尘点燃敏感度的钝化作用以及对爆炸火焰传播进程的惰化效果,并在相同条件下与同等粒径高纯度铝粉的实验效果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表明:铝合金抛光废弃物粉尘最小点火能量为280 mJ,而同等粒径高纯度铝粉最小点火能量为35 mJ;在铝合金抛光废弃物粉尘质量浓度为300 g/m3条件下,发生爆炸的火焰传播速度峰值为7.4 m/s,约为高纯度铝粉的57%,铝合金抛光废弃物粉尘的爆炸敏感度及猛烈度均低于高纯度铝粉;当超细CaCO3粉体的惰化比为30%时,可将铝合金抛光废弃物粉尘的最小点火能量钝化至约1 J,爆炸火焰失去持续传播能力,惰化作用效果充分显现。  相似文献   
188.
北京大气中SO2、NOx、CO和O3体积分数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和变化特征,2004年8月—2005年7月对北京大气中SO2、NOx、O3和CO体积分数进行了连续观测,并对比分析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SO2体积分数呈双峰曲线日变化,在08:00和23:00出现峰值。SO2采暖季日振幅明显高于非采暖季日振幅,采暖季SO2体积分数要比非采暖季高出3倍以上。NOx、CO体积分数在早晨07:00和傍晚20:00左右出现峰值,NOx体积分数最大值可达130×10-9,而CO体积分数最大值可达3300×10-9。NO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而NO2白天夜晚都维持在同一水平,且季节变化也不大。O3体积分数夏季远远高于冬季,日变化均呈单峰型分布,午后14:00—15:00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189.
皖浙赣交境地区南华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皖浙赣交境地区南华纪地层发育,出露面积广,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布。因地层分区内不同地段的地层发育程度及沉积特征常有差异可进一步划分出皖浙赣地层小我和广丰地层小区。本文分别介绍了各地层小区的岩石地层单位特征、划分及对比,分析了该区不同时期的古沉积环境及岩相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0.
汽油轿车NEDC循环超细颗粒物排放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胡志远  李金  谭丕强  楼狄明 《环境科学》2012,33(12):4181-4187
以一辆采用电控燃油进气道多点喷射系统的桑塔纳汽油轿车为试验样车,采用排气颗粒数量及粒径分析仪EEPS,对该车NEDC循环的超细颗粒排放数量及颗粒粒径分布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EDC循环中,车辆加速时排放的核模态颗粒、聚集态颗粒数量浓度均增加;车辆启动后40 s及EUDC循环高速工况(≥90 km.h-1)排放的超细颗粒数量浓度较高;NEDC循环的颗粒数量排放呈单峰对数分布,颗粒数量排放峰值的颗粒粒径集中于10~30 nm,几何平均粒径为24 nm;ECEⅠ、ECEⅡ~Ⅳ和EUDC循环,加速、减速、怠速及匀速驾驶工况的颗粒数量排放基本上呈单峰对数分布,颗粒数量排放峰值的颗粒粒径主要集中于10~30 nm,几何平均粒径集中于14~42 nm.该汽油车NEDC循环排放的超细颗粒主要以粒径小于50 nm的核模态颗粒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