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1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623篇
安全科学   208篇
废物处理   78篇
环保管理   207篇
综合类   1358篇
基础理论   353篇
污染及防治   460篇
评价与监测   135篇
社会与环境   103篇
灾害及防治   7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军用飞机结构局部环境谱编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根据实测得到的某型飞机典型结构温、湿度数据,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飞机结构类型进行归并分析,当模糊矩阵阈值λ=0.7时,飞机结构可归并为开式、半开式、封闭式3类典型结构.选取典型开式结构,使用回归法建立开式结构温、湿度预测模型,根据预测模型计算结果对某机场环境谱进行修正计算,编制开式结构局部环境谱,得到的局部环境谱较机场环境谱潮湿空气作用时间比例增加了1.78%.  相似文献   
952.
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明确规定了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进行经济损益分析。目前,国内许多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开展了经济分析专项,但基本上是对环保措施进行的经济分析,对环境外部性影响仅限于定性分析,因此存在指标体系不完善、不能进行经济定量分析等问题。本文针对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特点,提出按照实体将环境影响划分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人类福利的影响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三大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了指标的算法设计。  相似文献   
953.
Fenton反应是H2O2在Fe^2+催化作用下产生氧自由基并氧化污染物的高效方法。但影响Fenton反应过程H2O2分解及其有效利用率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Fe^2+]要求控制在3mmol/L以上。酚类体系H2O2的有效利用率不受H2O2浓度变化的影响,但受初始COD的影响,一般表现为随COD的增加,H2O2有效利用率迅速增加。当初始COD一定时,H2O2浓度在600mg/L和1800mg/L时,一元酚与二元酚体系的H2O2有效利用率均出现了两个峰值,前者的峰值分别为11.83gCOD/gH2O2和12.99gCOD/gH2O2,后者的峰值分别为9.01和11.95gCOD/gH2O2。而醇类体系H2O2的有效利用率受H2O2浓度的影响较大,但与初始COD的关系不明显。当H2O2浓度低于300mg/L时,乙醇比对照体系H2O2的分解率高1-3%,而有效利用率仅为0.6gCOD/gH2O2;随H2O2用量的继续增加,其有效利用率趋于0gCOD/gH2O2。而二元醇体系H2O2有效利用率与其浓度间呈“倒U”型规律,H2O2低于300mg/L时,其有效利用率仅为1.25gCOD/gH2O2;H2O2浓度在300mg/L~900mg/L之间时,其有效利用率可达8.96gCOD/gH2O2;其后随着H2O2的增加,有效利用率迅速下降到与乙醇体系相当。在混合体系中,醇羟基和酚羟基所占比例对H2O2有效利用率也有显著的影响,当乙醇比例小于60%时,H2O2有效利用率稳定在13.0gCOD/gH2O2;随乙醇比例的增加,其对H2O2的分解抑制效应表现出剂量依赖关系,H2O2有效利用率也逐渐下降到近于0gCOD/gH2O2,说明这部分H2O2并没有得以有效地分解用于氧化废水中的COD,这在工程实践中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954.
污水处理厂达标外排水对受纳水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模拟实验发现污水处理厂达标外排水对受纳水体具有明显的生态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水中有机物与叶绿素都随接纳水量而增加,COD除3#比对照低32%外,2、4和5#中COD分别比对照高93%、46%和46%;叶绿素除3群比对照低51.7%外,2、4和5#中叶绿素分别比对照高129.9%、106.5%和81.8%。总氮随接纳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水中总磷与接纳废水量的关系并不显著。根据Redfield比值。判断,对照体系1#中氮磷相对平衡,而接纳水量最少的2#系统N起限制作用,随着接纳水量的进一步增加,磷则成为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同时,外排水对受纳水体溶解性无机盐的积累贡献明显,2#~5#体系在45d内TSS的相对积累率分别达到153.9%、118.3%、243.3%和312.6%。外排水对受纳水体底泥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也十分显著,2#-5撑体系底泥中的有机物比对照体系都显著降低,分解速率平均提高3倍。这说明接纳水中的有机物并没有引起水体中有机物的沉降与积聚,反而促进了底泥中有机物的矿质化过程。  相似文献   
955.
黑河下游的额济纳绿洲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当地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片绿洲正在衰败并且有消亡的危险.胡杨是典型的潜水旱中生植物,它虽然有较强的耐大气干旱、耐盐碱能力,其生长发育与水分条件的优劣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研究额济纳天然胡杨的叶水势、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综合分析其水分利用效率与叶水势的相关关系,了解胡杨树体内水分运移关系,为揭示胡杨生存现状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为合理保护额济纳绿洲胡杨林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956.
通过实验研究了Fe2+对H2O2降解苯酚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Fe2+作催化剂时CODCr去除率随Fe2+浓度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当废水中Fe2+浓度为6.4mmol/L时,CODCr去除率高达91.25%;有Cu2+或PO3-4存在时,会对H2O2氧化苯酚废水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57.
不同品种黑麦草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浮床植物系统研究了不同品种黑麦草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特性和净化效果差异.结果表明,12个黑麦草品种在冬春季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良好生长,净化效果非常明显,对TN、TP、CODMn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高达73.68%、84.69%、87.87%和75.85%;同时,还能使富营养化水体中pH值降低,溶解氧浓度明显升高.室内试验植物地上部N、P积累量分别在46.86~145.25 mg·m-2·d-1之间和11.39~42.74mg·m-2·d-1之间;室外试验植物地上部N、P积累量分别为61.5~168.2 mg·m-2·d-1和11.9~47.2mg·m-2·d-1;且植物体内N、P积累量与其生物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r≥0.90).品种同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邦德、安格斯2号和牧杰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的综合能力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958.
珠江广州段水体微表层与次表层中多环芳烃的分布与组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9年3月对珠江广州段微表层与次表层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与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广州段微表层和次表层水中16种溶解态PAHs浓度为622.0~2132.2ng·L-1,与DOC存在正相关关系;颗粒态为316.7~639.5ng·L-1,与颗粒物浓度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PAHs的组成以2~3环为主,溶解态中2~3环PAHs占总量的86.0%~95.7%,明显高于颗粒态中2~3环PAHs占总量的(68.8%~84.0%)百分比,PAHs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微表层对PAHs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富集因数EF在1.1~1.5之间(溶解态1.2~1.5,颗粒态1.1~1.3).  相似文献   
959.
采用GC-ECD内标法测定了三亚沉积柱状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并以210Pb同位素法对柱样定年,探讨了柱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HCHs和DDTs的含量分别为0.04~1.46和0.01~0.59ng.g-1(以干重计,下同);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使用OCPs后,沉积柱中OCPs在1965年、1971年和1975年分别出现了3个峰值;在我国禁止生产和使用OCPs后,柱样中OCPs含量自1986年后略有降低;自1990年起,OCPs含量明显增加,变化幅度较大,其含量变化与三亚发展建设有关.研究区域调查显示,近年来有林丹的输入,HCHs在沉积柱样表层富集较明显;在该偏氧化的沉积环境中,(DDD+DDE)/DDTs的值逐渐变小,且大部分均小于0.5,说明可能有新的DDTs输入.  相似文献   
960.
利用GIMMS和MODIS两种遥感数据,分析了1982~2008年东北冻土区植被生长季平均NDVI的时空特征,并探讨不同类型冻土区和不同植被类型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对气候变化和CO2体积分数增加的响应.研究表明,不同冻土类型区植被生长季NDVI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连续多年冻土区大片多年冻土区季节性冻土区岛状多年冻土区.东北冻土区不同植被类型生长季平均NDVI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森林灌丛沼泽农田草地,其中森林植被生长季平均NDVI值为0.61,草地为0.46.过去27年间,东北冻土区植被生长季平均NDVI年际变化曲线可分为3个变化阶段:①1982~1990年,小幅上升阶段;②1990~2000年,缓慢下降阶段;③2000~2008年,明显上升阶段.1982~2008年期间,连续多年冻土区及大片多年冻土区植被生长季平均NDVI值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对于不同植被类型而言,除森林植被NDVI呈显著上升趋势外(p0.05),其它植被类型NDVI值无显著变化趋势.过去27年间,东北冻土区年均气温显著升高,年降水量显著下降,CO2浓度显著升高.研究区全区平均NDVI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气温是影响东北冻土区生长季植被NDVI的主要气候因子.森林和沼泽湿地植被生长季平均NDVI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5种植被类型中仅森林植被受CO2浓度影响显著.年平均气温对不同植被类型的影响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森林沼泽湿地灌丛农田草地;降水的影响为:森林沼泽湿地草地灌丛农田;CO2浓度的影响为:森林沼泽湿地草地农田灌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