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1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865篇
安全科学   185篇
废物处理   145篇
环保管理   203篇
综合类   1251篇
基础理论   439篇
污染及防治   899篇
评价与监测   123篇
社会与环境   94篇
灾害及防治   1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黄河水体沉积物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黄河水体沉积物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吸附能力,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沉积物与DMP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得出20℃和15℃DMP在黄河水中的等温方程Cs=0.3488×Ceq0.7799和Cs=0.3354×Ceq0.7849。因指数项常数小于1,说明沉积物对DMP的吸附不随溶液中DMP的浓度成正比例增加。黄河水体沉积物对DMP有一定的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802.
水生植物对地热废水净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803.
废弃酸碱精制实现变压器油清洁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糠醛精制代替酸碱精制实现变压器油清洁生产,每年减少废渣排放5454t,减少加工损失5454t,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04.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气浮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树林  周如禄  郭中权 《环境科技》2002,15(4):13-14,16
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气浮组合工艺改造某印染废水处理工程,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等优点,是处理该类印染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05.
通过采用不同pH值的浸出剂对淮南上窑贮灰场中粉煤灰进行了室内浸泡试验研究,得出粉煤灰中微量元素的浸出规律.结果表明:微量元素Cu,Mn,Cd,Ni,Zn随着pH值的增大析出浓度减少,而Cr随着pH值的增大溶出浓度增大,B的溶出与pH值的关系不明显;粉煤灰中微量元素溶出率很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806.
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区域性环境政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因素逐渐成为影响全球和各国经济的重要因素,以北自由贸易区和欧盟为代表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在环境态度及政策取向上已日趋一致,在对这2个区域性经济集团的环境制度性安排的特点进行分析后,探讨了在未来可持续增长模式下,世界环境政策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分析了我国应积极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07.
西昆仑造山带包括西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部分地区,是青藏高原有机组成部分.它位于古亚洲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结合部位,大地构造位置特殊,研究意义重要.区内岩浆活动强烈,花岗岩广泛出露.已有许多学者对该区花岗岩作过研究,但以往的研究基本沿中巴公路和新藏公路进行,并侧重于年代学方面,还没有从花岗岩岩石系列和成因类型(前人主要报道过钙碱性系列和Ⅰ型花岗岩)以及构造-岩浆演化等方面作深入研究.本次工作深入到西昆仑造山带腹地,对区内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22个花岗岩体进行了地质、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取得了如下重要进展和创新认识:  相似文献   
808.
土壤石油生物降解影响因子正交实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油污染物进入土壤之后,多种因素同时制约着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为了定量化各因素对彼此的影响,探求促进正向作用,抑制负向作用的途径,为各因素制定适宜的施用时间顺序以及施用量,以最大限度地加快降解速度,笔者设计了本文中的复合生物降解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多因素复合处理方法可以在土壤石油处理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土壤石油含量为64g/kg水平下,三周内的降解率可以高达48%,在实验初期,表面活性剂和氧化剂的投加是影响降解速率的重要因素,它们的最优水平均为各受试水平中的最大值,到了实验的中后期,污染强度上升为降解的首要影响因子,并且在受试样品范围内,污染度越大降解率越高。  相似文献   
809.
蔬菜对大气汞和土壤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田间观测和盆栽试验研究了蔬菜富集汞的特性及土壤、大气对蔬菜汞的贡献。对田间 11种蔬菜的研究发现 ,蔬菜根和叶的含汞浓度高于茎和果 ;在自然条件下 ,蔬菜所吸收的汞 60 %以上分布于地上部的可食部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在气汞浓度为 5 7.6± 14.7ng· m- 3条件下 ,红萝卜、莴苣叶 (可食部分 )的含汞浓度超过了食品卫生标准 ;气汞、土壤汞对蔬菜汞的贡献率分别为 70 .4~ 90 .7%、9.3~ 2 9.6% ,气汞较土壤汞是蔬菜更为重要的汞源  相似文献   
8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