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76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三峡库区消落带农用坡地磷素径流流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落带是三峡库区重要的生态交错带,但自发农用和无序开发可能会造成更多的氮磷流失,进而加剧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通过对库区连续3 a的定位监测(2011~2013年),研究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农用坡地的磷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次降雨事件中常规施肥处理的地表径流、壤中流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0.848±0.153、0.140±0.006 mg/L,其中地表径流中磷的形态以颗粒态为主,壤中流以溶解态的生物可利用磷为主。常规施肥下,地表径流、壤中流磷素年均流失通量分别为0.236±0.004、0.100±0.003 kg·hm 2,地表径流、壤中流磷素流失通量分别占总流失通量的70.2%、29.8%,地表径流是坡地磷素流失的主要途径,但壤中流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量施肥处理地表径流、壤中流磷素流失量分别降低了45.3%、40.0%。建议采取减量施肥的方式,以降低营养盐负荷,保护水环境。  相似文献   
22.
壳聚糖改性粘土对高藻水中藻类的絮凝去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恋  陈兵  王志红 《环境工程学报》2010,4(6):1296-1300
对壳聚糖改性粘土用于天然高藻水中藻类的絮凝去除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经壳聚糖改性后的粘土对高藻水中藻细胞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粘土的种类对除藻效果有一定影响,其中以高粘凹凸棒石为最佳,其最佳投加量为66mg/L(壳聚糖6 mg/L),此时的叶绿素去除率达到95.45%。相比单独投加壳聚糖,粘土的加入增加了絮体密实度,减少了絮体体积,并使絮体分布更均匀。粘土的粒径对絮凝效果基本没有影响,粒径范围在25~74μm时,改性粘土对藻细胞的凝聚效果是一致的。经壳聚糖改性的粘土在酸性条件下絮凝效果较好,当pH值大于7时,其絮凝能力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23.
基于事故树的三峡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蓄水后对长江水体自净能力的极大削弱,沿江聚集的各类生产、生活活动对长江水质的多渠道污染极易引发库区各类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结合对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多维度诱发因素的调研结果,运用事故树的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逐级诱发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存在13条诱发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路径以及3条防治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路径;在不考虑诱因发生概率的情况下,排污因素是诱发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促成库区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的回水区变长,水流紊动减弱和水位抬升三方面因素是次重要的诱发因素。只有对不同的诱因施行不同的监测和控制策略,才能对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开展有效预警、预控.  相似文献   
24.
水污染突发事件:演化模型与应急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突发事件演化研究的现状,总结了现阶段中国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典型案例,研究了事件的演化过程,提出把社会因素和全过程干预作为水污染突发事件演化动因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污染突发事件演化的主要动力因素,运用灾害学、应急管理、环境科学等相关理论构建了事件演化的动力因素体系,最后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构建了水污染突发事件演化模型。研究表明:社会因素和应急干预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演化具有推动作用;事件演化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的动力因素存在差异;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具有多目标性,单一目标应急管理不能有效控制水污染突发事件演化。研究水污染突发事件演化机理可为政府有效地预警与事件初期的应急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26.
Hu X  Zhang Y  Luo J  Xie M  Wang T  Lian H 《Chemosphere》2011,82(10):1351-1357
Foliar uptake of airborne lead is one of the pathways for Pb accumulation in plant organs. However, the approximate contributions of airborne Pb to plant organs are still unclear. In the present study, aerosols (nine-stage size-segregated aerosols and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a wild plant species (Aster subulatu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ils were collected and Pb contents and isotopic ratios in these samples were analyzed.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Pb was 96.5 ± 63.5 ng m−3 in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SP) and 20.4 ± 5.5 ng m−3 in the fine fractions of size-segregated aerosols (SSA) (<2.1 μm),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arser fractions (>2.1 μm) (6.38 ± 3.71 ng m−3). Enrichment factors show that aerosols and soils suffered from anthropogenic inputs and the fine fractions of the size-segregated aerosols enriched more Pb than the coarse fractions. The order of Pb contents in A. subulatus was roots > leaves > stems.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of Pb isotope ratios (206Pb/207Pb and 208Pb/206Pb) among soil, plant and aerosol samples were found. Based on the simple binary Pb isotopic model using the mean 206Pb/207Pb ratios in TSP and in SSA, the approximate contributions of airborne Pb into plant leaves were 72.2% and 65.1%,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at airborne Pb is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for the Pb accumulation in leaves. So the combination of Pb isotope tracing and the simple binary Pb isotope model can assess the contribution of airborne Pb into plant leaves and may be of interest for risk assessment of the exposure to airborne Pb contamination.  相似文献   
27.
研究沸石、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胶质芽孢杆菌与沸石联合以及黑曲霉与沸石联合对模拟废水中Fe3+的吸附等温曲线,分析它们对Fe3+模拟废水的吸附及絮凝作用。结果表明:沸石对Fe3+吸附作用符合Freundlich方程;胶质芽孢杆菌分泌含...  相似文献   
28.
综述了高铁酸盐去除水中藻类、细菌、烃类衍生物、药品、农药、染料等有机污染物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对高铁酸盐的高效利用进行了探讨。高铁酸盐可破坏藻类和细菌细胞的完整性,将大分子芳香烃衍生物氧化为低毒的小分子中间体,将小分子链烃衍生物矿化,破坏药品、农药及染料的不饱和双键。无机矿物在溶液中负载高铁酸盐或将高分子有机物与固体高铁酸盐混合造粒,将是高铁酸盐高效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