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1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944篇
安全科学   238篇
废物处理   100篇
环保管理   216篇
综合类   1593篇
基础理论   310篇
污染及防治   619篇
评价与监测   152篇
社会与环境   113篇
灾害及防治   11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该文根据某柴油污染场地调查和污染物检测结果,利用GMS中MODFLOW和SEAM3D模块建立研究区地下水流模型和典型非水相液体(NAPL)苯、甲苯及乙苯的运移模型研究了NAPL的运移规律,模型中考虑了对流-弥散、溶解、吸附和微生物降解等过程。研究结果显示,NAPL污染羽在100 d内运移较快,呈中心向四周均匀扩散趋势,随后逐渐沿地下水流向扩散,甲苯的污染羽面积大于苯和乙苯。敏感性分析表明,组分质量分数、溶解速率和Fe(Ⅲ)初始浓度是影响NAPL运移的关键因素。组分质量分数越大,其在地下水中的平衡浓度越高;溶解速率主要影响NAPL到达平衡的时间,溶解速率越大,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Fe(Ⅲ)初始浓度主要影响甲苯的微生物降解过程,Fe(Ⅲ)初始浓度越高,微生物降解作用越强,但对于苯和乙苯,微生物降解几乎不受Fe(Ⅲ)初始浓度的影响。该研究可为场地污染范围的确定、风险管控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2.
373.
374.
为分析2019年11月5-10日在上海召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前后吴江地区的污染物变化特征与污染来源,该文采用吴江气象局的气象数据和环境监测数据对进博会前后污染物的变化趋势、气象条件影响和各种气团传输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博会期间,吴江地区实施的管控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本地污染物的生成,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下降了31.0%和47.3%,最大程度排除本地污染对外来传输分析的干扰。气象条件分析显示,在风速<3 m/s时,南风容易导致SO2传输,当风速>4 m/s,西风容易导致颗粒物和SO2浓度升高。HYSPLIT4.9模型显示,来自江苏和安徽中部地区(高度500 m左右)的污染气团,出现频率虽较低,却是导致吴江地区污染物浓度短时上升的重要原因;激光雷达监测结果显示,会议期间吴江地区出现2次污染传输过程,与气象条件分析以及轨迹聚合分析结果相一致。研究结果排除了本地污染对传输分析的干扰,客观评价了外来传输的影响,对于加强长三角区域联防联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5.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 Promoting&nbsp;Plug-In Hybrid Vehicles (PHEVs) is viewed as a promising strategy to mitigat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reenhouse gas...  相似文献   
376.
In this work, a series of Cu-ZSM-5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SiO2/Al2O3 ratios(25, 50, 100 and200) were synthesized and investigated in n-butylamine catalytic degradation. The n-butylamine can be completely catalytic degradation at 350 °C over all Cu-ZSM-5 catalysts. Moreover, Cu-ZSM-5(25) exhibited the highest selectivity to N2, exceeding 90% at 350 °C. These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by several characterizations to illuminate the ...  相似文献   
377.
The degradation of plastic debris may result in the generation of nanoplastics(NPs). Their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for the sorption of organic pollutions and toxic heavy metals and possible transfer between organisms at different nutrient levels make the study of NPs an urgent priority. However, there is very limited understanding on the occurrence, distribution, abundant, and fate of NPs in the environment, partially due to the lack of suitable techniques for the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  相似文献   
378.
使用2004~2015年的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科技创新投入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间的非线性关系、内部影响机理和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科技创新投入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倒N型关系,两个拐点的位置分别为7.722(2257.47万元)和9.610(14913.17万元);在外部资本进入、污染治理、市场规模效应3种影响路径中,科技创新投入影响下的外部资本进入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依然存在污染避难所的负向效应,科技创新投入与外部资本间效应为0.1363,外部资本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间效应为-0.0065;科技创新投入能够增强企业的污染治理技术并提高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三者间前后效应分别为-0.0277和-0.0311;科技创新的投入与高效益增强了市场规模效应,有效促进生产结构的转型进而提高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三者间前后效应为0.0186和0.4346.空间异质性中,外部资本进入与溢出效应带来的污染避难所负效应在中部地区显著,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不显著,而污染天堂正效应在东部地区存在但不显著;污染创新治理投入的技术正溢出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效应显著,在中部和东北部不显著;科技创新投入与市场需求规模效应在空间区域无差异且显著为正.建议依据科技创新投入的不同影响路径来实施空间差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379.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erodynamic diameter less than 2.5 μm(PM2.5) fraction in road dust(RD2.5) of oasis cities on the edge of Tarim Basin,30 road dust(R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Kashi,Cele,and Yutian in the spring,2018,and RD2.5 was collected using the resuspension approach.Eight watersoluble ions,39 trace elements and 8 fractions of carbon-containing species in PM2.5 were analyzed.Ca  相似文献   
3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